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5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前端和后端,该前端设置有进料口,后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壳体内壁后端的摩擦系数小于前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内壁设计为从前端的摩擦系数大于后端的结构,从而使垃圾从进料口进入壳体内后,砸磨件与壳体内壁的摩擦力在前端时较大,壳体在旋转过程中,砸磨件被抛起的幅度较大,对垃圾进行砸、撒裂和挤压等作用也大,可以很好地将垃圾进行破碎,而垃圾移动至壳体后端时,由于砸磨件与壳体内壁的摩擦力小,砸磨件不会抛起,对垃圾仅起到磨的作用,有利于垃圾的排出,且有较好的破碎效果。
【专利说明】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垃圾中的成分复杂,其中有硬质垃圾、复合结构垃圾、腔体结构垃圾、易缠绕的塑料和织物垃圾、有机质及餐厨垃圾,致使垃圾处理一直是困绕大家的难题。垃圾处理的方法众多,如专利号为:200910027505.6公开了一种垃圾破碎机,其是在底座上设置一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两根可旋转的主轴,其一与外部的驱动装置相连接,在主轴上固定有滚刀,并在箱体内形成交错结构的刀排,对垃圾进行破碎,这种结构可以对一些常规的垃圾进行破碎,但针对体积大的垃圾,有一定硬度的垃圾,以及易缠绕的垃圾,仍是无法实现较好的破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对垃圾的破碎效果好。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前端和后端,该前端设置有进料口,后端设置有出料口,其中:所述的壳体内壁后端的摩擦系数小于前端。
[000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壳体内壁设置有内衬,所述的壳体内壁设置有内衬,该内衬表面后端的摩擦系数小于前端。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壳体内放置有对垃圾进行破碎的砸磨件。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内衬表面设置有凸点,该凸点的密度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小。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内衬表面设置有波纹结构,该波纹结构从iu端向后端逐渐变稀。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内衬表面设置有若干不同形状的凸起图案,该凸起图案的密度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少。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内壁前端设置有条形板,后端为光滑的表面。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壳体为筒体结构,该筒体的直径为1.5 - 5米,长度为5- 2 O米。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进料口设置有垃圾传送装置和加水装置。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砸磨件的形状包括球体、锥形体和多面体和异形体。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出料口相邻近的位置设置有排泄口。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内壁设计为从前端的摩擦系数大于后端的结构,从而使垃圾从进料口进入壳体内后,砸磨件与壳体内壁的摩擦力在前端时较大,壳体在旋转过程中,砸磨件被抛起的幅度较大,对垃圾进行砸、撒裂和挤压等作用也大,可以很好地将垃圾进行破碎,而垃圾移动至壳体后端时,由于砸磨件与壳体内壁的摩擦力小,砸磨件不会抛起,对垃圾仅起到磨的作用,有利于垃圾的排出,且有较好的破碎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破碎装置设置有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衬上设置有凸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衬上设置有波纹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衬上设置有正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衬上设置有正六边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壁前端设置有条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后端设置有排泄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排泄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7]参见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基座I,该基座I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和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5,所述的基座I上还设置有支承转动辊6,所述的壳体2的两端设置于该支承转动辊6上,壳体2上设置进行定位的固定装置8,该固定装置8设置于支承转辊6上;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和驱动齿轮10,该驱动齿轮10固定于壳体2外部,其与驱动电机7相连接。驱动电机7可以是变频驱动电机,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驱动机构,能驱动破碎装置转动即可。
[0028]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2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的进料口 3设置于前端,出料口 4设置于后端,该进料口 3设置有前端盖31,出料口 4设置有后端盖4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2为筒体结构,该筒体的直径为1.5-5米,长度为5-2 O米,由于筒体内部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使砸磨件在筒体内实现抛物线运动,当砸磨件落下时,可以有足够的力量对垃圾进行破碎;该筒体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垃圾有足够的破碎时间。所述的壳体2的后端设置有外罩9,其可防止破碎后垃圾排出壳体时飞溅。
[0029]如图3-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2内放置有对垃圾进行破碎的砸磨件,该壳体2内壁前端的摩擦系数大于后端。从而,当垃圾从进料口 3进入壳体2内,由于壳体前端的摩擦系数大,砸磨件在壳体2旋转过程中抛起的幅度大,其落下的力量也大,能将复合结构的垃圾、腔体结构的垃圾、体积较大的垃圾以及硬度较大的垃圾砸开、砸裂和砸实,由于壳体2内壁的摩擦系数越来越小,砸磨件抛起的幅度也越来越小,砸磨件对垃圾起到磨、撕裂等破碎作用,垃圾在壳体2旋转的过程中不断破碎并移动至壳体的后端,从出料口 4排出。
[0030]如图3-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2的内壁设置有内衬5,该内衬5前端的摩擦系数大于后端,该内衬5与壳体2的内壁相适配,形成一体化结构,该内衬5可保护壳体的磨损,同时可在其表面设置不同的结构,使其与砸磨件的摩擦力不同,对垃圾在壳体内破碎各段的效果和作用也不同。
[0031]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衬5表面设置有凸点51,该凸点51的密度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小。
[0032]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衬5表面设置有波纹结构52,该波纹结构52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稀,该波纹结构52可以是圆滑的波纹结构,也可以是具有棱角的波纹结构。
[0033]如图5和图6所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衬5表面设置有若干不同形状的凸起图案,该凸起图案的密度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少,该凸起图案可以是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本实施例以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为例,如图5所示,其内衬5的表面上设置的凸起图案是正三角形53的结构;图6所示,其内衬5的表面上设置的凸起图案是正六边形5 4的结构.[0034]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2内壁前端设置有条形板55,后端为光滑的表面。由于壳体前端内壁的摩擦系数大,砸磨件对垃圾进行砸开、砸裂和砸实,而壳体后端内壁的摩擦系数小,砸磨件对垃圾进行磨细、撕裂等作用。
[0035]如图1所示,所述的进料口 3上,还可以设置有输送垃圾的传送装置,该输送装置是传送带或传送板,该进料口 3上还设置有加水装置,该加水装置可以是水管,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加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该传送装置和加水装置,可以使垃圾破碎连续进行,增加垃圾破碎的效率。
[00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砸磨件的形状包括球体、锥形体和多面体和异形体。该砸磨件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可以是不锈钢,锰钢或其他合金钢等,非金属材料可以是陶瓷、石材等,所述的多面体是指正多面体或非正多面体,可以是六面体,八面体或其他多面体等,由于该砸磨件为多面体结构,其可以跟垃圾多个面或点抵触,有利于将一些垃圾的腔体结构、复合结构砸开、砸裂或砸实。所述的异形体是指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结构,带有棱或尖角,可以将垃圾撕裂或刺破。
[0037]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2后端相邻近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泄口 11,其可以设置在壳体2的端面或侧壁上,该排泄口 1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孔或圆弧形孔,可以是若干个,也可以是阵列排列,阵列排列为最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泄口 11 一方面起到水位的限位作用,当壳体2内的水位高于该排泄口 I I时会自动流出,另一方面,垃圾在壳体内旋转并被破碎过程中,移动至壳体的后端,重物质位于下层,其和水一起从该排泄口排出,而轻物质位于上层,从出料口 4溢出。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没有经过初选的垃圾连续送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破碎装置壳体内,并加入适量水。由于壳体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不停地旋转,由于壳体内壁的摩擦系数从前端向后端变小,垃圾在壳体前端的形状及尺寸得到有效的改变,垃圾在破碎的过程不断移动至壳体2后端,由于后端的摩擦系数小,砸磨件对垃圾进行磨细和撕裂等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可以不断地破碎,并连续地从壳体后端排出,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
[00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重物质包括沙石、泥土、玻璃、金属、陶瓷、骨头;轻物质包括塑料、轻质橡胶,木材等从出料。
[0040]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对内衬5的结构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前端和后端,该前端设置有进料口,后端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壁后端的摩擦系数小于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壁设置有内衬,该内衬表面后端的摩擦系数小于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放置有对垃圾进行破碎的砸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表面设置有凸点,该凸点的密度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表面设置有波纹结构,该波纹结构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表面设置有若干不同形状的凸起图案,该凸起图案的密度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壁前端设置有条形板,后端为光滑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筒体结构,该筒体的直径为1.5 - 5米,长度为5 - 2 O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设置有垃圾传送装置和加水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砸磨件的形状包括球体、锥形体和多面体和异形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破碎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相邻近的位置设置有排泄口。
【文档编号】B02C17/10GK203389711SQ20132032467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6日
【发明者】宋超, 宋艾迪 申请人:长春奥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