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288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包馅类食品的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包括模架和伺服电机,在模架下方设置有两相对设置有的左模块安装板和右模块安装板,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连接座与模架相连,所述两相对设置的左模块安装板和右模块安装板分别安装在螺纹反向设置的两丝杆上,所述两丝杆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使用两根单独的丝杆,这样即使其中一根丝杆出现问题需要更换,也不会影响到另一根丝杆,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两根丝杆的角度、螺纹等分别进行微调。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包馅类食品的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环形工位食品包馅设备上的成型装置多采用水平直接一次合模的方式来实现合模动作。但是现有的压合装置动力来源多来自于气缸或机械凸轮传动。气缸的缺点在于受气压以及换气时间的影响,导致在不同的压合速度下,饺子的包合力不一样,也即是说在不同的生产速度下做出来的饺子是有区别的。气缸的气压不可能一直非常恒定,因为机器上用气的工位比较多,当别处用气量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压合用气。
[0003]而机械凸轮存在的缺点主要在于1.噪音大;2.各传动件之间存在间隙致使压合不稳定;3.不同的生产速度下,所压合的饺子保压时间也在发生变化,从而使不同生产速度下生产的饺子在包合上也会产生差异。因为凸轮的动力来自于机器内使转盘运动的同一电机,当转盘快时,凸轮块;在同一压合周期内,保压时间就缩短了 ;反之,保压时间就延长了。不同的保压时间包合出来的饺子必有区别。
[0004]如专利号为CN201120387278.0,专利名称为“自动饺子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饺子机,包括机架(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机架(I)上的制皮机构(3)、供料机构(4)、包合机构(5)、顶推机构(6)、传送机构(7)、旋转工作台(8)、成型机构(9)和传动机构(2);所述成型机构(9)环绕安装在旋转工作台(8)上,所述的制皮机构
(3)、供料机构(4)、包合机构(5)按工序依次固定在旋转工作台(8)四周,所述的顶推机构
(6)设置在成型机构(9)下方,所述顶推机构(6)与传送机构(7)安装在旋转工作台(8)的同一工位,所述的顶推机构(6)和旋转工作台(8)均与设置在机架(I)底部的传动机构(2)相连。
[0005]上述自动饺子机的包合机构就是通过凸轮结构带动工作的,所以仍然会存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保证饺子包合压力的统一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和伺服电机,在模架下方设置有两相对设置有的左模块安装板和右模块安装板,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连接座与模架相连,所述两相对设置的左模块安装板和右模块安装板分别安装在螺纹反向设置的两丝杆上,所述两丝杆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0008]所述两丝杆包括右滚珠丝杆副和左滚珠丝杆副,所述右滚珠丝杆副一端和左滚珠丝杆副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右滚珠丝杆副另一端和左滚珠丝杆副另一端则通过轴承与模架相连,所述左滚珠丝杆副的另一端还通过另一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相连。
[0009]所述模架下方设置有接渣板,所述左模块安装板和右模块安装板位于所述接渣板下方。[0010]所述左模块安装板通过左过渡安装板与左滚珠丝杆副螺纹相连,所述右模块安装板通过右过渡安装板与右滚珠丝杆副螺纹相连。
[0011]所述模架两侧下端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左过渡安装板和右过渡安装板的两侧上端均设置有导向槽,直线导轨位于导向槽内。
[001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伺服电机带动两螺纹反向设置的丝杆转动,两丝杆在转动的同时,与其相连的左模安装板和右模安装板会随着丝杆的转动实现分离和压合的动作,由于采用了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机构,所以在控制左模安装板和右模安装板的压合和分离时,能精确控制其速度的变化,降低了误差的产生。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4]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机构,所以在控制左模安装板和右模安装板的压合和分离时,能精确控制两安装板速度的变化,利用电器程序控制伺服电机的速度以及其速度的变化曲线,从而使包馅食品在被压合时的被压时间和压力保持恒定,所得到的包馅食品成品外形保持一致,降低了误差的产生。并且使用两根单独的丝杆,这样即使其中一根丝杆出现问题需要更换,也不会影响到另一根丝杆,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两根丝杆的角度、螺纹等分别进行微调。
[0015]2、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并且螺纹丝杆做为传动结构噪音低,丝杆与其配合的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小;传动时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0016]3、本实用新型的模架下方设置有接渣板,可以接住在压合过程中掉落的废渣。
[0017]4、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槽和导轨相互配合能使左过渡安装板和右过渡安装板在运动时沿预设路径稳定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B-B’剖视图。
[0024]附图中:模架1,伺服电机2,左模块安装板3,右模块安装板4,电机连接座5,右滚珠丝杆副6,左滚珠丝杆副7,联轴器8,轴承9,接渣板10,左过渡安装板11,右过渡安装板12,直线导轨13,导向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包括模架I和伺服电机2,在模架I下方设置有两相对设置有的左模块安装板3和右模块安装板4,所述伺服电机2通过电机连接座5与模架I相连,所述两相对设置的左模块安装板3和右模块安装板4分别安装在螺纹反向设置的两丝杆上,所述两丝杆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伺服电机2带动两螺纹反向设置的丝杆转动,两丝杆在转动的同时,与其相连的左模安装板和右模安装板会随着丝杆的转动实现分离和压合的动作,由于采用了伺服电机2作为驱动机构,所以在控制左模安装板和右模安装板的压合和分离时,能精确控制其速度的变化,降低了误差的产生。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I和伺服电机2,在模架I下方设置有两相对设置有的左模块安装板3和右模块安装板4,所述伺服电机2通过电机连接座5与模架I相连,所述两相对设置的左模块安装板3和右模块安装板4分别安装在螺纹反向设置的两丝杆上,所述两丝杆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两丝杆包括右滚珠丝杆副6和左滚珠丝杆副7,所述右滚珠丝杆副6 —端和左滚珠丝杆副7 —端通过联轴器8相连,所述右滚珠丝杆副6另一端和左滚珠丝杆副7另一端则通过轴承9与模架I相连,所述左滚珠丝杆副7的另一端还通过另一联轴器8与伺服电机2相连。所述模架I下方设置有接渣板10,所述左模块安装板3和右模块安装板4位于所述接渣板10下方。所述左模块安装板3通过左过渡安装板11与左滚珠丝杆副7螺纹相连,所述右模块安装板4通过右过渡安装板12与右滚珠丝杆副6螺纹相连。所述模架I两侧下端设置有直线导轨13,所述左过渡安装板11和右过渡安装板12的两侧上端均设置有导向槽14,直线导轨13位于导向槽14内。
[0029]伺服电机2带动两螺纹反向设置的丝杆转动,两丝杆在转动的同时,与其相连的左模安装板和右模安装板会随着丝杆的转动实现分离和压合的动作,由于采用了伺服电机2作为驱动机构,所以在控制左模安装板和右模安装板的压合和分离时,能精确控制其速度的变化,降低了误差的产生。采用了伺服电机2作为驱动机构,所以在控制左模安装板和右模安装板的压合和分离时,能精确控制两安装板速度的变化,利用电器程序控制伺服电机2的速度以及其速度的变化曲线,从而使包馅食品在被压合时的被压时间和压力保持恒定,所得到的包馅食品成品外形保持一致,降低了误差的产生。并且使用两根单独的丝杆,这样即使其中一根丝杆出现问题需要更换,也不会影响到另一根丝杆,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两根丝杆的角度、螺纹等分别进行微调。传动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并且螺纹丝杆做为传动结构噪音低,丝杆与其配合的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小;传动时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模架I下方设置有接渣板10,可以接住在压合过程中掉落的废渣。导向槽14和导轨相互配合能使左过渡安装板11和右过渡安装板12在运动时沿预设路径稳定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I)和伺服电机(2),在模架(I)下方设置有两相对设置有的左模块安装板(3 )和右模块安装板(4 ),所述伺服电机(2 )通过电机连接座(5)与模架(I)相连,所述两相对设置的左模块安装板(3)和右模块安装板(4)分别安装在螺纹反向设置的两丝杆上,所述两丝杆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丝杆包括右滚珠丝杆副(6)和左滚珠丝杆副(7),所述右滚珠丝杆副(6) —端和左滚珠丝杆副(7) —端通过联轴器(8)相连,所述右滚珠丝杆副(6)另一端和左滚珠丝杆副(7)另一端则通过轴承(9)与模架(I)相连,所述左滚珠丝杆副(7)的另一端还通过另一联轴器(8)与伺服电机(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I)下方设置有接渣板(10 ),所述左模块安装板(3 )和右模块安装板(4 )位于所述接渣板(10 )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块安装板(3)通过左过渡安装板(11)与左滚珠丝杆副(7)螺纹相连,所述右模块安装板(4)通过右过渡安装板(12)与右滚珠丝杆副(6)螺纹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I)两侧下端设置有直线导轨(13),所述左过渡安装板(11)和右过渡安装板(12)的两侧上端均设置有导向槽(14),直线导轨(13)位于导向槽(14)内。
【文档编号】A23P1/08GK203446498SQ201320476254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黄松, 张伟, 彭涛 申请人: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