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141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实现核桃破壳、保证核桃仁完整性及其壳仁分离的功能,使性能指标大幅提高,对处理不同尺寸的核桃实应性能强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它包括:喂料斗;接收喂料斗送来物料的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它接收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送来的初步破壳的物料,并进行二次锤击破壳;在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下部设有核桃壳与核桃仁分离装置;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核桃仁分离装置与传动系统连接,传动系统与动力源一连接;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与动力源二连接;上述各设备均安装在机架上。
【专利说明】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工艺与装备,即一种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核桃栽培面积大,产量高,但是加工技术落后,没有成熟的核桃破壳机械。由于核桃形状不规则,壳仁间隙小,为实现核桃机械破壳取仁,现有核桃剥壳机采用常用的碾搓、挤压、撞击的破壳方法原理剥壳取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性能指标不高(剥壳率80%左右,高露仁率约60%),对不同种类尺寸的核桃适应性差,自动化程度低。
[0003]经检索,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定向对刀挤切原理剥壳取仁装置,由于核桃结合线截面与两半仁的结合面(横隔膜平面)交叉成90度,壳上沟纹方向与纵径方向一致。因此,采用两把刀头沿纵径两端作用(挤压兼切割),每把刀头均匀地镶入五块刀片,刀片做成弧形轮廓,以尽可能接触核桃外壳。挤切的两刀头,其刀片相对错开,使得碎壳瓣小而数多,有利于壳的完全破裂,提高剥壳质量。但是该装置对不同尺寸的核桃适应性差。另一种是山西核桃剥壳机采用挤搓原理剥壳取仁的装置。挤搓原理剥壳取仁石磙半径120mm,凹板形状曲线由圆弧段和直线段联接而成,圆弧半径140mm,直线长度即工作行程为30mm。由于石硫以50r/min的转转动,凹板固定,核桃本身将产生转动。这样,核桃不是在一点而是在一条线或一个区域上受到挤搓作用,有利于壳的完全破裂。但是该装置中的石磙为硬性材料,容易将核桃仁压碎并且对不同尺寸的核桃适应性差。
[0004]发明专利一核桃壳仁分离机(CN200810072908.8)提出一种由电动机带动,壳和仁分离间隙可调的核桃破壳取仁装置。该装置调节间隙后,并不能调节带的松紧,可能导致带过松而不能有效将壳破碎,或者带过紧导致在破壳过程中导致工作带的损坏。通过调整间隙来实现破壳后的核桃壳仁混合体落入锤击系统。下落时被绕中心轴转动的螺旋钉齿不断敲击、碰撞,最终将结合的壳仁分离开来。但是螺旋钉齿为硬性材料,锤击易将原本完整的核桃仁锤碎。分离过程需要不断的敲击碰撞核桃壳仁,降低了核桃仁完整率、出仁率,因此该专利破壳取仁性能指标低,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实现核桃破壳、保证核桃仁完整性及其壳仁分离的功能,使性能指标大幅提高,对处理不同尺寸的核桃实应性能强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
[0006]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它包括:
[0008]喂料斗;
[0009]接收喂料斗送来物料的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
[0010]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它接收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送来的初步破壳的物料,并进行二次锤击破壳;
[0011]在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下部设有核桃壳与核桃仁分离装置;
[0012]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核桃仁分离装置与传动系统连接,传动系统与动力源一连接;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与动力源二连接;
[0013]上述各设备均安装在机架上。
[0014]所述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由差速的上工作平带和下工作平带组成,两者成楔形布置;上工作平带分别与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和上工作平带从动轴连接;下工作带则分别与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和下工作平带从动轴连接,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和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分别设有相应的套筒;上工作平带主动轴、下工作平带主动轴与传动系统连接。
[0015]所述上工作平带设有一个上托辊和一个下托辊,上托辊和下托辊两端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轴承座内,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和下工作平带从动轴也安装在各自的轴承座内;
[0016]上托辊、下托辊、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和下工作平带从动轴的轴承座均安装在机架相应位置的通槽内;
[0017]上托辊和下托辊两端的轴承座与工作平带高度调节装置连接,从而使上托辊和一个下托辊上下位移并使上工作平带和下工作平带的间隙及楔形角度可调;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和下工作平带从动轴的轴承座与松紧调节装置连接,在水平方向前后移动调节带的松紧度;
[0018]上托辊和下托辊分别设有相应的套筒。
[0019]所述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包括叶片锤击圆筒,在所述叶片锤击圆筒内安装有叶片锤击尚心主轴,叶片锤击尚心主轴与动力源二连接;叶片锤击圆筒下部设有倾斜接盘,倾斜接盘带有一个核桃壳仁喂料斗,核桃壳仁喂料斗与核桃仁分离装置配合。
[0020]所述柔性螺旋叶片1、柔性螺旋叶片II和柔性螺旋叶片III间的螺距为400mm,起始角为30°,旋向为顺时针方向,轴向距离为280mm,叶片外径为150mm,叶片厚度为5mm?7mm。
[0021]所述核桃仁分离装置为一个螺旋叶片滚筒,其内部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安装在螺旋叶片滚筒长轴上,螺旋叶片滚筒长轴设有螺旋叶片滚筒长轴锥齿轮,螺旋叶片滚筒长轴锥齿轮与短轴的短轴锥齿轮啮合传动,短轴则与传动系统连接;在与螺旋叶片滚筒进口对应的机架上还设有鼓风机。
[0022]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一个换向器,它通过星型弹性联轴器与动力源一连接,在换向器输出轴上设有换向器主轴链轮1、换向器主轴链轮I1、换向器主轴链轮III ;
[0023]上工作平带主动轴的端部设有上工作平带主动轴链轮,上工作平带主动轴链轮与换向器主轴链轮I连接;
[0024]下工作平带主动轴的端部设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安装在中间轴上的小齿轮啮合,同时在中间轴的端部还设有中间轴链轮,中间轴链轮与换向器主轴链轮II连接;
[0025]短轴的轴端设有短轴链轮,短轴链轮与换向器主轴链轮III连接。
[0026]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传动比为2.24。
[0027]所述上皮带的线速度VQ=3.23?3.95m/s ;下皮带的线速度V1=L 23?2.12m/s,两个皮带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在(16?20)mm之间。
[0028]工作时,依次启动动力源一即主电动机,动力源二即副电动机,鼓风机。然后开始进料,核桃通过传送带进入楔形间隙中。核桃在套筒及金属托架的作用下,受到的挤压力和剪切力逐渐增强进而核桃壳逐渐破裂,由于上下工作平带之间存在速度差并且工作带是柔性带,核桃在两工作平带之间滚动而破裂均匀并且可以保证核桃仁不被压碎。这一过程结束后,核桃壳基本破碎,大部分核桃仁露出,部分核桃仁还嵌在破碎的核桃壳中。
[0029]此后核桃壳仁的混合物料进入柔性叶片锤击离心筒(结合图1、6)内,锤击离心主轴的转动带动柔性螺旋叶片一起转动。物料落入后与旋转的螺旋叶片以及筒壁碰撞,这一过程中物料受到叶片锤击,嵌着在碎壳中的核桃仁会被从壳中震出,进而进一步实现核桃壳和核桃仁的分开。
[0030]之后物料由出口处落入倾斜接盘和核桃壳仁喂料斗中,然后滑落螺旋叶片滚筒中。滚筒旋转过程中,因核桃壳与核桃仁的比重及体积不同,核桃壳受到鼓风机调整后的风力作用后从滚筒一侧落出,落入核桃壳接盘中。核桃仁在螺旋叶片的输送作用下从滚筒另一侧落出,落入核桃仁接盘中,实现壳仁分离。
[003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套筒、金属托架及两条具有速度差工作带的作用下,对核桃产生剪切和挤压的作用力,使核桃壳破碎,核桃仁露出,由于带是柔性的,这样会减轻对核桃仁的破坏,并且通过柔性叶片锤击系统等作用,可以使嵌在核桃壳里的核桃仁进一步分离,由于叶片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螺旋曲面,锤击过程中即可减轻了对核桃仁的破坏又可起到对混合物料的输送的作用,避免物料直接落下而核桃仁摔碎。分离系统可实现壳仁分离的自动化。采用高度调节装置,使装置可以适应处理不同尺寸的核桃,因而可以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作业中,缩短劳动时间及节约劳动力,降低加工成本,较好的解决了核桃剥壳取仁难,依赖手工的问题,并使破壳率和高露仁率有所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轴侧视图;
[0033]图2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主视图;
[0034]图3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左视图(无链条);
[0035]图4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俯视图(无链条);
[0036]图5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机架轴侧图;
[0037]图6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柔性叶片捶击系统剖视图;
[0038]图7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柔性捶击叶片轴测图;
[0039]图8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副电动机转轴与螺旋叶片杆连接的局部剖面图;
[0040]图9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装有大齿轮和套筒的下工作平带主动轴的剖面图;
[0041]图10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装有套筒的下工作平带从动轴的剖面图;
[0042]图11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装有链轮和套筒的上工作平带主动轴的剖面图;
[0043]图12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装有套筒的上工作平带从动轴的剖面图;[0044]图13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装有小齿轮和链轮的中间轴的剖面图;
[0045]图14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装有锥齿轮和链轮的短轴的剖面图;
[0046]图15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上托辊的剖面图;
[0047]图16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主电动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换向器,换向器主轴上装有3个链轮)的轴测图;
[0048]图17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螺旋叶片滚筒的轴测图;
[0049]图18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螺旋叶片滚筒的左视图;
[0050]图19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传送带结构的轴测图;
[0051]图20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可调节轴承座与机架用丝杠螺母机构调节高度及调节传送带松紧的示意图;
[0052]图21为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置中倾斜接盘和喂料斗轴测图;
[0053]1.机架,2.中间轴,3.下工作平带主动轴,4.叶片锤击离心主轴,5.副电动机,
6.上工作平带主动轴,7.下托辊,8.上工作平带,9.上托辊,10.下工作平带,11.上工作平带从动轴,12.喂料斗,13.下工作平带从动轴,14.金属托板,15.上工作平带主动轴传动链条,16.主电动机,17.星型弹性联轴器,18.主电动机托板,19.换向器,20.换向器托板,21.挡板,22.中间轴传动链条,23.短轴传动链条,24.核桃壳接盘,25.螺旋叶片滚筒,26.核桃仁接盘,27.短轴,28.鼓风机,29.短轴锥齿轮,30.螺旋叶片滚筒长轴,31.螺旋叶片滚筒长轴锥齿轮,32.倾斜接盘,33.叶片锤击圆筒,34.橡胶层,35.核桃壳仁喂料斗,36.鼓风机固定横梁,37.长轴前轴承固定横梁,38.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横梁,39.中间轴前轴承固定横梁,40.中间轴后轴承固定横梁,41.副电动机固定前横梁,42.副电动机固定后横梁,43.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固定竖梁,44.下托辊套筒后轴承固定竖梁,45.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固定竖梁,46.下托辊套筒前轴承固定竖梁,47.上托辊套筒后轴承固定竖梁,48.上托辊套筒前轴承固定竖梁,49.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固定横梁,50.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固定横梁,51.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固定横梁,52.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固定横梁,53.叶片锤击圆筒后固定横梁,54.叶片锤击圆筒前固定横梁,55.短轴前轴承固定横梁,56.短轴后轴承固定横梁,57.长轴后轴承固定横梁,58.大齿轮,59.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套筒,60.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座,61.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62.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挡油圈,63.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座,64.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65.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弹性挡圈,66.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67.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座,68.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69.下工作平带从动轴挡油板,70.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座,71.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72.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弹性挡圈,73.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座,74.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75.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弹性挡圈,76.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套筒,77.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座,78.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79.上工作平带主动轴挡油板,80.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座,81.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82.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弹性挡圈,83.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84.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85.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座,86.中间轴后轴承座,87.中间轴后轴承,88.中间轴挡油板,89.中间轴前轴承座,90.中间轴前轴承,91.小齿轮,92.中间轴链轮,93.短轴链轮,94.短轴前轴承座,95.短轴前轴承,96.短轴后轴承座,97.短轴后轴承,98.短轴挡油板,99.换向器主轴链轮I,100.换向器主轴链轮II,101.换向器主轴链轮III,102.螺旋叶片,103.工作带上盖胶,104.工作带芯胶,105.工作带钢丝绳,106.工作带下盖胶,107.轴承支板,108.丝杠,109.丝杠螺母,110.通槽,111.螺栓,112.螺母,113.副电动机转轴,114.固定螺栓,115.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116.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螺母,117.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螺栓,118.叶片锤击离心主轴弹性挡板,119.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座,120.叶片锤击离心主轴挡油板,121.上托辊后轴承座,122.上托辊后轴承,123.上托辊挡油板,124.上托辊前轴承座,125.上托辊前轴承,126.柔性螺旋叶片I,127.柔性螺旋叶片II,128.柔性螺旋叶片III。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0055]图1为设备整体的轴测图,包括机架1、传动系统、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工作平带高度及松紧调节装置、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和分离装置。
[0056]所说机架I是用于固定连接和装配机器各零件的结构,固定连接和装配有主电动机16、副电动机5、换向器19、各工作带的转轴等零件、金属托板14、喂料斗12,焊接有叶片锤击圆筒33、倾斜接盘32、主电动机托板18、换向器托板20。
[0057]所说的传动系统是主电动机16与换向器19通过星型弹性联轴器17连接,主电动机16转速为720r/mm。换向器主轴链轮I 99,换向器主轴链轮II 100,换向器主轴链轮III101分别与上工作平带主动轴链轮72、中间轴链轮92、短轴链轮93通过上工作平带主动轴传动链条15、中间轴传动链条22、短轴传动链条23连接,各链轮直径均为100mm。大齿轮58与小齿轮91之间啮合,其传动比为2.24。短轴锥齿轮29与螺旋叶片滚筒长轴锥齿轮31之间啮合。其中电动机及换向器底座相对应的螺孔为长径通孔,可以实现主电动机16以及换向器19的位置微调节。
[0058]所说的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是由下工作平带主动轴3、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套筒59、下工作平带从动轴13、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66、上工作平带主动轴6、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套筒76、上工作平带从动轴11、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83、上托辊9、下托辊7、上工作平带8、下工作平带10,金属托板14构成。下工作平带10紧套在下工作平带主动轴3、下工作平带从动轴13上;上工作平带8紧套在上工作平带主动轴6、上工作平带从动轴11、上托辊9、下托辊7上。其中,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套筒59、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66、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套筒76、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83的直径均为100mm。下工作平带主动轴3与下工作平带从动轴13的水平轴距为1000mm。上工作平带主动轴3与下托辊7的轴线水平平行,间距为300mm。所述两托辊的水平距离为270mm,竖直距离为可调值N,上工作平带8的线速度%=3.23?3.95m/s ;下工作平带10的线速度V1=L 23?2.12m/s。所述两个平带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在(16?20)mm之间,它们的结构相同,如图14所示,均包括多根工作带钢丝绳105,工作带钢丝绳105与工作带芯胶104连接,工作带芯胶104上、下侧则有工作带上盖胶103和工作带下盖胶106。上工作平带8与下工作平带10间形成一个楔形间隙,核桃由喂料斗12送到下工作平带10并被向前输送,在输送进入楔形间隙后一方面受到上工作平带8和下工作平带10沿运动方向的挤压,同时也受到相应套筒和金属托板14的挤压,随着挤压力和剪切力逐渐增强进而核桃壳逐渐破裂,由于上下带之间存在速度差并且工作带是柔性带,核桃在两带之间滚动而破裂均匀并且可以保证核桃仁不被压碎。
[0059]所说的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由叶片锤击离心主轴4、柔性螺旋叶片I 126、柔性螺旋叶片II 127、柔性螺旋叶片III128、橡胶层34、叶片锤击圆筒33、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横梁38、副电动机5构成。叶片锤击圆筒33高度为400mm,内径为330mm,壁厚3mm,焊接连接在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横梁38上,叶片锤击圆筒33内壁粘有一层橡胶层34,起一定缓冲作用,橡胶层34厚度为4mm?6mm。叶片锤击圆筒33内壁底端焊接有叶片锤击圆筒前固定横梁54。叶片锤击离心主轴4直径为20mm,与叶片锤击圆筒33同心,下端通过调心球轴承定位在叶片锤击圆筒33底端的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115上,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115通过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螺栓117、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螺母116固定在叶片锤击圆筒前固定横梁54上。柔性螺旋叶片I 126、柔性螺旋叶片II 127、柔性螺旋叶片III 128的材料为电木,螺距为400mm,起始角为30°,旋向为顺时针方向,轴向距离为280mm,螺旋叶片外径为150mm,叶片厚度为5mm?7mm。由于柔性螺旋叶片I 126、柔性螺旋叶片II 127、柔性螺旋叶片III 128是用柔性材料制成,这样在锤击过程中会对核桃仁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及柔性螺旋叶片I 126、柔性螺旋叶片II 127、柔性螺旋叶片III128是螺旋曲面,下落的物料会在螺旋曲面上滑落,减少对核桃仁的破坏。副电动机5转速为1440r/min,副电动机转轴113插入叶片锤击离心主轴4顶端圆柱槽中通过固定螺栓114固定。
[0060]所说的工作平带高度及松紧调节装置是由轴承68,轴承支板107,丝杠108,丝杠螺母109及位于相应梁上的通槽110组成。轴承68和轴承支板107用螺栓111、螺母112固定在通槽10处,通槽10长度为120mm。丝杠108焊接在轴承支板107上,丝杠108长度为60mm。丝杠108穿过相应梁上的螺纹孔,用丝杠螺母109连接的方式进行竖直方向的高度调节或水平方向调节,从而通过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83、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66水平位置和所述两个托辊的高度调节,使所述两平带的间隙可调,以便对不同尺寸的核桃加工时调节带间距以及楔形角度;通过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66或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83的水平移动来调节所述两平带的松紧。
[0061]所说的分离装置是由螺旋叶片滚筒25、螺旋叶片102、螺旋叶片滚筒长轴30、鼓风机28、挡板21、核桃壳接盘24、核桃仁接盘26构成。经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二次破壳的核桃通过倾斜接盘32、核桃壳仁喂料斗35送出,滑落到螺旋叶片滚筒25中。螺旋叶片滚筒25旋转过程中,因核桃壳与核桃仁的比重及体积不同,核桃壳受到鼓风机8调整后的风力作用后从螺旋叶片滚筒25 —侧落出,落入核桃壳接盘24中。核桃仁在螺旋叶片102的输送作用下从螺旋叶片滚筒25另一侧落出,落入核桃仁接盘26中,实现壳仁分离。
[0062]各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0063]图1、图2、图5中,主电动机16与换向器19通过星型弹性联轴器17连接并且分别固定在机架I的主电动机托板18和换向器托板20上。
[0064]结合图1、图2、图16可见,换向器主轴链轮I 99、换向器主轴链轮II 100和换向器主轴链轮III101与换向器19同轴连接,换向器主轴链轮I 99与短轴链轮93通过短轴传动链条23连接,换向器主轴链轮II 100与中间轴链轮92通过中间轴传动链条22连接,换向器主轴链轮III 101与上工作平带主动轴链轮72通过上工作平带主动轴传动链条15连接。
[0065]结合图1、图5、图6可见,柔性叶片锤击系统中的叶片锤击圆筒33与中间轴前轴承固定横梁39、中间轴后轴承固定横梁40、叶片锤击圆筒后固定横梁53、叶片锤击圆筒前固定横梁54焊接,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横梁38与叶片锤击圆筒33内壁焊接,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115与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横梁38固连。橡胶层34粘接在圆筒33内壁。叶片锤击离心主轴4末端安装在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115上,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115与叶片锤击离心主轴4间设有叶片锤击离心主轴弹性挡板118和叶片锤击离心主轴弹性挡板120,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115安装在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座119内。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座119通过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螺栓117和叶片锤击离心主轴轴承固定螺母116安装在叶片锤击圆筒33底部。
[0066]结合图1、图2、图5、图6、图7、图8可见,副电动机5与副电动机固定前横梁41、副电动机固定后横梁42通过固连,副电动机5的副电动机转轴113插入叶片锤击离心主轴4顶端圆柱槽中,通过固定螺栓114固定,柔性螺旋叶片I 126,柔性螺旋叶片II 127,柔性螺旋叶片III 128焊接在叶片锤击离心主轴4上。
[0067]图9所示,大齿轮58与下工作平带主动轴3固定连接,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套筒59通过下工作平带主动轴3的轴肩定位和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弹性挡圈65固定在下工作平带主动轴3上,下工作平带主动轴3两端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各自相应的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挡油圈62、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64、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61,其中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座63,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座60分别固定在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固定横梁52、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固定横梁51上。
[0068]图10所示,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66通过下工作平带从动轴13的轴肩和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弹性挡圈72固定在下工作平带从动轴13上,下工作平带从动轴13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各自相应的下工作平带从动轴挡油板69、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71、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68,其中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座70、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座67分别固定在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固定横梁52、下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固定横梁51上。
[0069]图11所示,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套筒76通过上工作平带主动轴6的轴肩和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弹性挡圈75定位在上工作平带主动轴6上。上工作平带主动轴6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各自相应的上工作平带主动轴挡油板79、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74、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78,其中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座73、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座77分别固定在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固定竖梁45、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后轴承固定竖梁43上。上工作平带主动轴6轴端还与上工作平带主动轴链轮72连接。结合图20可见,轴承支板107上开有螺纹孔,螺栓111穿过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前轴承固定竖梁45的通槽110由螺母112紧固。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固定横梁50开有螺纹孔,丝杠108穿过螺纹孔,丝杠螺母109安在丝杠108上。在需要调节轴承座高度时,将螺母112放松,转动丝杠螺母109时,轴承座的高度即可调节,然后再将螺母112旋紧,使轴承座紧固。其他可调轴承座的高度及带松紧的调节方式与此相同,不再赘述。
[0070]图12所示,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套筒83通过上工作平带从动轴11的轴肩和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弹性挡圈82定位在上工作平带从动轴11上。上工作平带从动轴11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各自相应的上工作平带从动轴挡油板、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81、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84,其中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座80、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座85分别固定在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前轴承固定横梁50、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后轴承固定横梁49上。[0071]图13所示为装有中间轴链轮92和小齿轮91的中间轴2的剖面图,可见中间轴链轮92和小齿轮91分别与中间轴2固定连接,其中小齿轮91与大齿轮58啮合实现中间轴2和下工作平带主动轴3之间的传动。中间轴2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各自相应的中间轴挡油板88、中间轴前轴承90、中间轴后轴承87,其中中间轴前轴承座89、中间轴后轴承座86分别固定在中间轴前轴承固定横梁39、中间轴后轴承固定横梁40上。
[0072]图14所示为装有短轴锥齿轮29和短轴链轮93的短轴27的剖面图,可见短轴锥齿轮29和短轴链轮93分别与短轴27固定连接。短轴27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各自相应的短轴挡油板98、短轴前轴承95、短轴后轴承97,其中短轴前轴承座94、短轴后轴承座96分别固定在短轴前轴承固定横梁55、短轴后轴承固定横梁56上。
[0073]图15所示为上托辊9的剖面图,可见上托辊9内向外依次设有各自相应的上托辊挡油板123、上托辊前轴承125、上托辊后轴承122。其中上托辊前轴承座124、上托辊后轴承座121分别固定在上托辊套筒前轴承固定竖梁48,上托辊套筒后轴承固定竖梁47上。由于下托辊7分别与下托辊套筒后轴承固定竖梁44、下托辊套筒前轴承固定竖梁46连接,且整个结构与上托辊9的结构和大小完全相同,只是所在位置不同,因此这里只介绍上托辊9,不再赘述。
[0074]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21可见,鼓风机28固定在鼓风机固定横梁36上,倾斜接盘32与核桃壳仁喂料斗35焊接,倾斜接盘32焊接在叶片锤击圆筒后固定横梁53、叶片锤击圆筒前固定横梁54上。
[0075]结合图1、图5、图17、图18可见,螺旋叶片滚筒长轴30通过轴承固定在长轴前轴承固定横梁37、长轴后轴承固定横梁57上,螺旋叶片102焊接在螺旋叶片滚筒25内部,螺旋叶片滚筒长轴锥齿轮31与螺旋叶片滚筒长轴30固定连接,同时螺旋叶片滚筒长轴锥齿轮31与短轴锥齿轮29啮合实现螺旋叶片滚筒长轴30和短轴27之间的传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它包括: 喂料斗; 接收喂料斗送来物料的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 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它接收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送来的初步破壳的物料,并进行二次锤击破壳; 在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下部设有核桃壳与核桃仁分离装置; 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核桃仁分离装置与传动系统连接,传动系统与动力源一连接;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与动力源二连接; 上述各设备均安装在机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所述平带剪切挤压破壳装置由差速的上工作平带和下工作平带组成,两者成楔形布置;上工作平带分别与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和上工作平带从动轴连接;下工作带则分别与下工作平带主动轴和下工作平带从动轴连接,上工作平带主动轴和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分别设有相应的套筒;上工作平带主动轴、下工作平带主动轴与传动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所述上工作平带还设有一个上托辊和一个下托辊,上托辊和下托辊两端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轴承座内,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和下工作平带从动轴也安装在各自的轴承座内; 上托辊、下托辊、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和下工作平带从动轴的轴承座均安装在机架相应位置的通槽内; 上托辊和下托辊两端的轴承座与工作平带高度调节装置连接,从而使上托辊和一个下托辊上下位移并使上工作平带和下工作平带的间隙及楔形角度可调;上工作平带从动轴和下工作平带从动轴的轴承座与松紧调节装置连接,在水平方向前后移动调节带的松紧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平带高度调节装置和松紧调节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丝杠和轴承支板,轴承座安装在轴承支板上,丝杠推动轴承支板带动轴承座在通槽内移动,分别调整水平位置或高度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螺旋叶片锤击系统包括叶片锤击圆筒,在所述叶片锤击圆筒内安装有叶片锤击离心主轴,叶片锤击离心主轴与动力源二连接;叶片锤击圆筒下部设有倾斜接盘,倾斜接盘带有一个核桃壳仁喂料斗,核桃壳仁喂料斗与核桃仁分离装置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螺旋叶片1、柔性螺旋叶片II和柔性螺旋叶片III间的螺距为400mm,起始角为30°,旋向为顺时针方向,轴向距离为280mm,叶片外径为150mm,叶片厚度为5mm~7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所述核桃仁分离装置为一个螺旋叶片滚筒,其内部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安装在螺旋叶片滚筒长轴上,螺旋叶片滚筒长轴设有螺旋叶片滚筒长轴锥齿轮,螺旋叶片滚筒长轴锥齿轮与短轴的短轴锥齿轮啮合传动,短轴则与传动系统连接;在与螺旋叶片滚筒进口对应的机架上还设有鼓风机,在螺旋叶片滚筒出口侧设有挡板,挡板下部是核桃壳接盘,螺旋叶片滚筒进口侧设有核桃仁接盘。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7 所述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一个换向器,它通过星型弹性联轴器与动力源一连接,在换向器输出轴上设有换向器主轴链轮1、换向器主轴链轮I1、换向器主轴链轮III; 上工作平带主动轴的端部设有上工作平带主动轴链轮,上工作平带主动轴链轮与换向器主轴链轮I连接; 下工作平带主动轴的端部设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安装在中间轴上的小齿轮啮合,同时在中间轴的端部还设有中间轴链轮,中间轴链轮与换向器主轴链轮II连接; 短轴的轴端设有短轴链轮,短轴链轮与换向器主轴链轮III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传动比为2.24。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桃剪切挤压破壳柔性捶击取仁装备,其特征是,所述上皮带的线速度%=3.23~3.95m/s ;下皮带的线速度V1=L 23~2.12m/s,两个皮带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在16~20 mm之间。
【文档编号】A23N5/00GK203590917SQ201320779979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刘明政, 李长河, 张彦彬 申请人:青岛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