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所述杀虫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成份:噻虫胺10.0~40.0份和氟虫腈2.0~10.0份。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将二者组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可用于防治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而且两种有效成分的组合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以达到增强防治效果和延缓抗药性的作用,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优于现有技术。并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成本,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专利说明】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地,涉及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地下害虫指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为害植物地下根、茎、种子或近地面嫩茎的害虫,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寄主范围广、生活周期长、发生与土壤及植被密切相关、为害损失大等特点。许多作物因其造成缺苗断垄、植株大片死亡,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农作物的高产和优质。因此,控制地下害虫的为害是农业生产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
[0003]据近20年来的大量调查,我国大部地区农田地下害虫以蛴螬和金针虫为主,共占地下害虫总虫量的近90%。由于地下害虫发生隐蔽,种类差异大等特点,给其防治造成了很大困难,为控制该类害虫的为害,化学农药仍是重要的防治手段。因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的筛选及其复配使用,已迫在眉节。
[0004]噻虫胺(clothianidin),化学名称为:(Ε)-1_(2_氯-1, 3噻唑_5_基甲基)_3_甲基-2-2-硝基胍,属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其对水稻、果树、蔬菜等多种作物的半翅目、双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等害虫高效,并可有效杀灭对传统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高抗性的害虫。但是,国内应用噻虫胺进行害虫防治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该药剂对地下害虫防治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0005]氣虫臆(fipronil),化学名称为:(RS)_5_ 氛基-1- (2,6-二氣-α, α , α-二氯-对-甲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是一种广谱性有机杂环类杀虫剂,无内吸性,但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其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的氯离子通道(GABA),阻碍昆虫Y-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已对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有抗药性的害虫仍具高效。具触杀、胃毒、内吸作用,杀虫谱广,鳞翅目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地下害虫金针虫具有超高的药效。其缺点是如长期单独使用,易产生抗药性。
[0006]因此,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农药混剂,不仅能提高药效,降低成本,而且能避免和延缓抗药性产生。而将噻虫胺和氟虫腈配合起来使用,目前公开的现有技术有:
[0007]专利申请CN201310015841.5公开了一种含有氟虫腈、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混剂组成(按效成分计)为:噻虫胺0.5-20% ;氟虫腈0.5-20%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0.5-30% ;助剂3-20% ;载体补足至100%。该发明适用于甘蔗、玉米和花生等作物,能够有效防治多种病虫害。
[0008]专利申请CN200980153320.8公开了一种增加植物生产潜力和/或在与相应野生型植物相比具有至少一种与产量增加有关的转基因修饰的植物中控制害虫的方法,包括用有效量的杀虫组合物处理具有至少一种转基因修饰的植物种植或预期种植的地区和/或具有至少一种转基因修饰的转基因植物或具有至少一种转基因修饰的植物的繁殖材料,所述杀虫组合物包括:组分A,选自吡虫啉、噻虫啉、噻虫胺、啶虫脒、呋虫胺、烯啶虫胺和噻虫嗪;以及组分B,选自氟虫腈和乙虫腈。
[0009]上述现有技术预防和杀死的害虫均集中于地上害虫,例如螟虫、蚜虫、介壳虫、叶蝉、褐飞虱、小菜蛾、蝇等,其验证数据也仅证实对于上述地上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0010]现有技术报道的氟虫腈为广谱性杀虫剂,对多种害虫有效,也可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和蛴螬,但是,长期和大量的应用其防治地下害虫,使用其存在着明显的抗药性风险,而且氟虫腈对金针虫防效较高,但对于蛴螬防效一般。现有技术报道的噻虫胺未涉及地下害虫金针虫和蛴螬的用途。
[0011]地下害虫(underground insect)指的是成虫或生活史中某一阶段生活在土中危害花木种子、幼苗地下部分或近表土地主茎的害虫,它们的生活习性、生理结构特性、以及对农药的敏感性等均和地上害虫有着很大差别。地下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
[0012]地下害虫一般栖息、繁殖和生存于土壤中,这对其防治提出了和地上害虫相比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大部分地上害虫均可以通过直接喷施农药的方式杀死,但对于地下害虫来说,由于其受到土壤的庇护,除非喷施高浓度农药(这种情况是不可行的),大部分情况下,难以有效抑制地下害虫。在我国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金针虫和蛴螬,目前对它们的防治方法非常有限。因此,亟需找出适宜的能够有效抑制地下害虫尤其是金针虫和蛴螬的杀虫剂。
【发明内容】
[001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
[0014]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可高效杀灭地下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其中,噻虫胺和氟虫腈的重量份数比为:噻虫胺10.0~40.0份和氟虫腈
2.0 ~10.0 份。
[0015]其中,优选地,噻虫胺和氟虫腈的重量份数比为:噻虫胺15.0~35.0份和氟虫腈
4.0~8.0份。其中,更优选地,噻虫胺和氟虫腈的重量份数比为:噻虫胺10.0~30.0份和氟虫腈2.0~5.0份。
[0016]更优选地,噻虫胺和氟虫腈的重量份数比为:噻虫胺15.0~30.0份和氟虫腈
3.0 ~5.0 份。
[0017]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防治作物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其中,所述杀虫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噻虫胺10.0~40.0份和氟虫腈
2.0 ~10.0 份。
[0018]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所述杀虫组合物,优选地,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噻虫胺10.0~30.0份和氟虫腈2.0~5.0份。
[0019]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所述杀虫组合物,更优选地,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噻虫胺15.0~30.0份和氟虫腈3.0~5.0份。
[0020] 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所述杀虫组合物,最优选的,包含重量配比为4:1或8:1的有效成份噻虫胺和氟虫腈。
[0021]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所述农药混剂中的有效成份(噻虫胺和氟虫腈)占杀虫组合物总重量的
12.0% ~50.0%。
[0022]本发明提供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
[0023]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害虫为作物金针虫和蛴螬。所述杀虫组合物在防治作物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时的有效成份用量为10~20g/亩。
[0024]本发明提供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的农药,所述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份占农药总重量的12.0%~50.0%。
[0025]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农药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农药在防治地下害虫时的有效成份用量为10~20g/亩。
[0026]表1噻虫胺的杀虫谱
[0027]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高效杀灭地下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其中,噻虫胺和氟虫腈的重量份数为:噻虫胺10.0~40.0份和氟虫腈2.0~1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虫胺和氟虫腈的重量份数为:噻虫胺15.0~35.0份和氟虫腈4.0~8.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虫胺和氟虫腈的重量份数为:噻虫胺10.0~30.0份和氟虫腈2.0~5.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虫胺和氟虫腈的重量份数为:噻虫胺15.0~30.0份和氟虫腈3.0~5.0份。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噻虫胺10.0~40.0份和氟虫腈2.0~1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噻虫胺10.0~30.0份和氟虫腈2.0~5.0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噻虫胺15.0~30.0份和氟虫腈3.0~5.0份。
9.含 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份占农药总重量的12.0%~50.0%。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药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在防治地下害虫时的有效成份用量为10~20g/亩。
【文档编号】A01P7/04GK103918698SQ201410116193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李耀发, 高占林, 党志红, 潘文亮 申请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