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龙式种子脱粒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636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绞龙式种子脱粒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绞龙式种子脱粒机,包括筒体、辊子、收集槽和抽吸风机,所述筒体横截面为圆形,一端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筒体下方,所述抽吸风机安装在所述筒体另一端端面底部,所述辊子安放在所述筒体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筒体的两端端面转动配合,还包括若干根弹性棒,所述弹性棒设置在所述辊子表面沿所述辊子径向延伸,八个所述弹性棒环绕所述辊子的一个横截面均匀分布形成一个弹性棒环,多个所述弹性棒环沿所述辊子的轴向均匀分布。本发明绞龙式种子脱粒机,能够保证较高的脱粒效率的前提下,不损伤种子。
【专利说明】绞龙式种子脱粒机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绞龙式种子脱粒机。

【背景技术】
[0003]农业生产中对水稻、小麦等种子的要求越来愈高,但这些种子带有颖壳,在播种前必须脱去,现有的脱粒方式容易对种子造成损伤,且脱粒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绞龙式种子脱粒机,能够保证较高的脱粒效率的前提下,不损伤种子。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绞龙式种子脱粒机,包括筒体、辊子、收集槽和抽吸风机,
所述筒体横截面为圆形,一端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筒体下方,所述抽吸风机安装在所述筒体另一端端面底部,
所述辊子安放在所述筒体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筒体的两端端面转动配合,
还包括若干根弹性棒,所述弹性棒设置在所述辊子表面沿所述辊子径向延伸,八个所述弹性棒环绕所述辊子的一个横截面均匀分布形成一个弹性棒环,多个所述弹性棒环沿所述辊子的轴向均匀分布。
[0006]进一步地,所述抽吸风机的进风口的端面底部边缘与所述筒体内底面贴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辊子一端伸出所述筒体端面与电动机通过同步带连接。
[0008]本发明绞龙式种子脱粒机,能够保证较高的脱粒效率的前提下,不损伤种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所述绞龙式种子脱粒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1]如图1所示的绞龙式种子脱粒机,包括筒体4、辊子2、收集槽9和抽吸风机6,
所述筒体4横截面为圆形,一端顶部设有进料口 I,底面8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收集槽9设置在所述筒体4下方,所述抽吸风机6安装在所述筒体4另一端端面底部,
所述辊子2安放在所述筒体4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筒体4的两端端面转动配合,还包括若干根弹性棒3,所述弹性棒3设置在所述辊子2表面沿所述辊子2径向延伸,八个所述弹性棒3环绕所述辊子2的一个横截面均匀分布形成一个弹性棒环,多个所述弹性棒环沿所述辊子2的轴向均匀分布。
[0012]所述抽吸风机6的进风口 7的端面底部边缘与所述筒体4内底面8贴合。
[0013]所述辊子2 —端伸出所述筒体4端面与电动机10通过同步带11连接。
[0014]使用时,将种子从进料口 I倒入筒体4中,电动机10带动辊子2转动,带皮的种子在弹性棒3与筒体4内壁之间以及种子之间摩擦脱皮,脱掉皮的种子通过筒体4底面8上的通孔掉入收集槽9中,种子皮通过经过风机的进风口 7和出风口被排出筒体4。
[0015]本发明绞龙式种子脱粒机,能够保证较高的脱粒效率的前提下,不损伤种子。
【权利要求】
1.绞龙式种子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辊子、收集槽和抽吸风机, 所述筒体横截面为圆形,一端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筒体下方,所述抽吸风机安装在所述筒体另一端端面底部, 所述辊子安放在所述筒体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筒体的两端端面转动配合, 还包括若干根弹性棒,所述弹性棒设置在所述辊子表面沿所述辊子径向延伸,八个所述弹性棒环绕所述辊子的一个横截面均匀分布形成一个弹性棒环,多个所述弹性棒环沿所述辊子的轴向均匀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绞龙式种子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风机的进风口的端面底部边缘与所述筒体内底面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绞龙式种子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一端伸出所述筒体端面与电动机通过同步带连接。
【文档编号】A01F12/22GK104472119SQ201410701883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梁远雄, 赖学庆 申请人:广西高农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