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248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有网片、框架和操纵杆,所述网片[2]与框架[1]形成一个有固定形状的容器,所述框架上部安装有浮力装置[3],所述容器前侧开口,且所述开口的两边和下边有向前延伸呈舌状网片[4],所述操纵杆与网片向前延伸部分的前缘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曼氏无针乌贼生理学特性,用舌状的收集网引导幼体向收集框集中,将对幼体的惊扰降到最低,为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分池培养提供了便利,减少了对乌贼幼体的影响,提高了乌贼育苗成活率。
【专利说明】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是一种在曼氏无针乌贼育苗过程中分池培养时,为从密度高的苗池分到其它池试养中防止乌贼幼体喷墨死亡,提高培育成活率而使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俗称墨鱼、目鱼等,口感鲜美浓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海洋水产品。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变化,致使上世纪80年代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开始严重衰退,至今几近绝迹。为修复曼氏无针乌贼资源,满足广大消费者盼望吃到的曼氏无针乌贼迫切要求,2003年以来,中国开展了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研究并取得成功。曼氏无针乌贼育苗过程中的幼体阶段存在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喷墨死亡的现象,特别是在分池培养过程中,如操作不当会造成大批死亡,影响育苗成活率。所述分池过程是用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将幼体从高密度池分到另外的培养池以降低密度进行培养的过程,当所述装置设计不合理,使曼氏无针乌贼感到受到威胁时就会喷墨,由于幼体生命力较低,其喷墨导致的生命力流失是致命的。以往使用的收集装置是兜网,即有一网片制成的袋安装在圆环形框架上,还有一操纵杆与圆环连接。使用时用兜网在水中将乌贼幼体收拢再用水桶连网带幼体一起移到另一池中,由于这种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对幼体造成很大惊扰,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大批死亡。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根据曼氏无针乌贼的生理生态习性,结合曼氏无针乌贼育苗过程中分池培养的技术特点,提供一种在曼氏无针乌贼育苗过程中将从密度高的培养池迁移到新的培养池分养时为防止乌贼幼体喷墨死亡、提高培育成活率而使用的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以提高曼氏无针乌贼育苗生产的经济效益。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有网片、框架和操纵杆,所述网片与框架形成一个有固定形状的容器,所述框架上部安装有浮力装置,所述容器前侧开口,且所述开口的两边和下边有网片向前延伸呈舌状,所述操纵杆与网片向前延伸部分的前缘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状如簸箕,且其后部是有框架支撑的收集框,前部则是无骨的收集网。即该装置具有一个箕状的收集框和舌状的收集网,收集框有浮力装置使其半潜在水中。操作时用操纵杆牵引收集网前缘在水下前行,就可以将池中的幼体收拢到收集框中,待收集的幼体达到一定数量后,即拉起收集网将幼体封闭在收集框中,再用水桶等容器连装置带水捞起放入新的培养池中,放出幼体培养,达到分池的目的。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曼氏无针乌贼生理学特性,用舌状的收集网引导幼体向收集框集中,将对幼体的惊扰降到最低,为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分池培养提供了便利,减少了对乌贼幼体的影响,提高了乌贼育苗成活率。
[0007]所述向前延伸呈舌状网片边缘设置一条尼龙绳,以便连接操纵杆时可以保护网片。
[0008]所述向前延伸呈舌状网片的长度大于培养池的水位高度,使收集网的前缘可以及底,以期将培养池整个垂直高度上的幼苗一次收集到收集框中。但如将收集前先将高密度培养池进行排水降低水位,则可使收集网可以短一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框架,2-网片,3-浮力装置,4-舌状网片;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3_浮力装置,4-舌状网片,5-收集框,6-水面,7-池底,8-操纵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1]1、如图1所示,有一个长方形框架1,框架用边长为0.5cm的不锈钢方管焊接而成,长100cm,宽50cm,高30cm。框架前侧上边无连接杆。在不锈钢框架的底、后侧和左右两侧都用80目的筛絹为网片2包覆,构成收集框。其中,底和左右两侧的网衣向前延伸形成舌状网片4形成收集网,舌状网片延伸长度为150cm且左右两侧逐渐减低成梯形。收集网部分筛絹的边缘缝有一条尼龙绳,以加强舌状网片的牢度。在收集框的左右丙两面及后面的上部各固定一圆柱形浮桶,使收集框上口高于水面。
[0012]使用时,如图2所示,装置以浮力装置3将收集框5浮于水面6,操纵杆8用钩子与收集网(舌状网片)4前缘连接,将收集网前缘压向池底7并牵引前行,使收集框前方的整个垂直高度上的幼体受收集网引导被收集到收集框中。
[0013]2、有一个圆柱形框架,框架用絹布为网片缝合而包覆柱面和后侧,前侧筛絹向前延伸,且延伸部分上部开口并斜向前端下部收缩,形成舌状网片。框架过水平径线的母线上各固定一长条泡沫为浮力装置。操纵杆前端经环与舌状网片前端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有网片、框架和操纵杆,其特征是所述网片与框架形成一个有固定形状的容器,所述框架上部安装有浮力装置,所述容器前侧开口,且所述开口的两边和下边有网片向前延伸呈舌状,所述操纵杆与网片向前延伸部分的前缘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向前延伸呈舌状网片边缘设置一条尼龙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向前延伸呈舌状网片的长度大于培养池的水位高度。
【文档编号】A01K74/00GK203709082SQ201420067010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7日
【发明者】史会来, 余方平, 张涛, 邢雪金, 黄道胡, 俞学军 申请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