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三轮耕地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4733阅读:18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用三轮耕地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用三轮耕地机,一种农用三轮耕地机,至少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车架及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前车架呈竖向,后车架呈横向,车架整体呈L型或反L型,其中前车架安装有转向装置和前驱动箱,转向装置连接前驱动箱上部,转向装置下方安装有前驱动轮,前驱动轮与前驱动箱连接;后车架的左右两端的下方设有左后轮和右后轮,左后轮和右后轮中一个为后驱动轮,另一个为行走轮;后车架上安装有后驱动箱;所述的犁为铧式犁,安装于前车架或后车架的尾部的下方,犁的底边与后驱动轮位于同一直线上。该耕地机结构小巧,使用方便、灵活,抗打滑能力强,且不会造成边耕地边压实的情况。
【专利说明】一种农用三轮耕地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耕地机,尤其涉及一种三轮式轻便型耕地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大半。农民在种植农作物前需要对土地进行耕作,在耕地机出现之前,农民只能依靠牲口或者人力来进行耕地,不仅效率低,而且十分劳累。耕地机的出现解决了此问题,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耕地机种类很多,但是可以大致分类为两种,即大型耕地机和小型耕地机,大型耕地机的耕地速度快,效率高,但是无法在一些小面积的农田或套种过后的农田中耕地。这时就需要用到小型耕地机,虽然小型耕地机效率略逊一筹,但是它小巧、轻便、灵活,能够在一些大型耕地机无法作业的农田中进行作业。
[0003]但是目前的小型耕地机存在有以下缺陷:1,由于小型耕地机的发动机动力不强,且均采用前轮或后轮单方驱动,因此在耕作时容易打滑。2、目前的小型耕地机普遍存在有一边耕田一边压实的情况,由于犁的宽度限制,因此将一块农田耕完需要小型耕地机来回耕许多遍,这样导致耕地机的前轮或后轮将相邻的已经更好的土地压实,从而导致耕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用三轮耕地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该耕地机结构小巧,使用方便、灵活,抗打滑能力强,且不会造成边耕地边压实的情况。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农用三轮耕地机,至少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车架及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前车架呈竖向,后车架呈横向,车架整体呈L型或反L型,其中前车架安装有转向装置和前驱动箱,转向装置连接前驱动箱上部,转向装置下方安装有前驱动轮,前驱动轮与前驱动箱连接;后车架的左右两端的下方设有左后轮和右后轮,左后轮和右后轮中一个为后驱动轮,另一个为行走轮,后驱动轮与前驱动轮的横向距离为一犁宽;后车架上安装有后驱动箱,后驱动箱与后驱动轮连接;所述的犁为铧式犁,安装于前车架或后车架的尾部的下方,犁的底边与后驱动轮位于同一直线上;发动机、离合器以及变速箱均安装于车架上,三者依次连接,变速箱通过传动装置与前驱动箱和后驱动箱连接并驱动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
[0007]所述的前车架上设有送料斗和车座,其中送料斗为漏斗状,且送料斗位于车座的前方。
[0008]所述的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均为扒地轮,扒地轮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呈放射状的扒地片。
[0009]所述的传动装置为皮带和传动轴。[0010]所述的后驱动箱中设有一个副离合器,副离合器与转向装置连接并由转向装置控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申请中提供的农用三轮耕地机,由于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均由发动机带动,因此两者共同为驱动轮,另外此两轮均为扒地轮,扒地轮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呈放射状的扒地片,所以能够从根源上杜绝打滑的情况发生。
2、在本申请中,由于铧式犁的底边与后驱动轮位于同一直线上,因此铧式犁耕出的沟槽刚好在后驱动轮的前进方向上。又因为前驱动轮与后驱动轮之间的横向距离为一犁宽,因此当调过头来继续耕作此沟槽旁边的田地时,前驱动轮刚好可以在上一轮耕出的沟槽中前行,后轮中的后驱动轮在新耕出的沟槽中前行,而行走轮虽然在耕作后的土地上前进,但是由于其承受的压力较小,因此不会对土地造成压实。因此,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的小型耕地机中存在的边耕作边压实的问题。3、由于前车架上设置有送料斗,在耕作的同时,可以将种子或肥料从送料斗中撒至地面上,随后犁翻土后将种子或肥料埋在土壤中,从而实现耕田、施肥、播种一体化作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用三轮耕地机的整体结构图;
[0013]图2为农用三轮耕地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发动机,2-前车架,3-后车架,4-犁,5-转向装置,6-前驱动轮,7-行走轮,8-后驱动轮,9-前驱动箱,10-皮带,11-送料斗,12-车座,13-扒地片,14-变速箱,15-后驱动箱,16-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用三轮耕地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车架由前车架2和后车架3组成,前车架2呈竖向,后车架3呈横向,车架整体呈L型或反L型,在本实施例中车架为反L型,如图2所示。所述的前车架2上设有送料斗11和车座12,其中送料斗11为漏斗状,且送料斗11位于车座12的前方。
[0017]其中前车架2的顶部安装有转向装置5和前驱动箱9,转向装置5采用蜗杆与齿轮控制转向,转向装置5连接前驱动箱上部,转向装置5的下方安装有前驱动轮6,前驱动轮6与前驱动箱9连接;后车架3的左右两端的下方设有左后轮和右后轮,左后轮和右后轮中一个为后驱动轮,另一个为行走轮,在本实施例中,左后轮为行走轮7,右后轮为后驱动轮8,其中后驱动轮8与前驱动轮6的横向距离为一犁宽。后车架3上安装有后驱动箱15,后驱动箱15与后驱动轮8连接。所述的前驱动轮6和后驱动轮8均为扒地轮,扒地轮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呈放射状的扒地片13。
[0018]所述的犁4为铧式犁,安装于前车架或后车架的尾部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在后车架的尾部,犁4的底边与后驱动轮8位于同一直线上,以保证后驱动轮8前行方向位于犁4耕出的沟槽中。
[0019]发动机1、离合器以及变速箱14均安装于车架上,三者依次连接,变速箱14通过皮带10与后驱动箱15连接并驱动后驱动轮8,通过传动轴16与前驱动箱9连接并驱动前驱动轮6。后驱动箱15中设有副离合器,副离合器与转向装置5连接并由转向装置5控制。这样一来,在转向时,转向装置控制副离合器离合,后轮的转速降低,以便于转向。
[0020]在本实施例中,车架还可以采用L型,同时与之对应的将右后轮作为行走轮,左后轮作为后驱动轮。
【权利要求】
1.一种农用三轮耕地机,至少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车架及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前车架呈竖向,后车架呈横向,车架整体呈L型或反L型,其中前车架安装有转向装置和前驱动箱,转向装置连接前驱动箱上部,转向装置下方安装有前驱动轮,前驱动轮与前驱动箱连接;后车架的左右两端的下方设有左后轮和右后轮,左后轮和右后轮中一个为后驱动轮,另一个为行走轮,后驱动轮与前驱动轮的横向距离为一犁宽;后车架上安装有后驱动箱,后驱动箱与后驱动轮连接;所述的犁为铧式犁,安装于前车架或后车架的尾部的下方,犁的底边与后驱动轮位于同一直线上;发动机、离合器以及变速箱均安装于车架上,三者依次连接,变速箱通过传动装置与前驱动箱和后驱动箱连接并驱动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三轮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架上设有送料斗和车座,其中送料斗为漏斗状,且送料斗位于车座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三轮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均为扒地轮,扒地轮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呈放射状的扒地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三轮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为皮带和传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三轮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驱动箱中设有一个副离合器,副离合器与转向装置连接并由转向装置控制。
【文档编号】A01B3/24GK203775604SQ201420139165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肖诗祯 申请人:肖诗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