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属于海洋生态【技术领域】。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包括储水容器和藻桶;所述储水容器的顶部设有进水口,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藻桶的开口处设有细孔纱网罩,所述细孔纱网罩的中心设有开口;所述储水容器的出水口与水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水管的另一端置于细孔纱网罩开口的上方;所述水管上还设有流量控制阀。该装置能更好的模拟绿潮暴发海域的实际环境,其成本低,组装方便。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 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绿潮是一种在世界沿岸国家中普遍发生的有害藻华,同时也是一种可以造成次生 环境危害的生态异常现象。许多沿海国家均发生过较大规模绿潮,并至今难以防治,成为世 界性难题。自2007年以来,我国黄海近海海域连续6年暴发大规模绿潮,最大涉及面积达 60000km2,累积覆盖面积达2700km2,绿潮面积之大及形成之快堪称世界之最,对沿岸海洋生 态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造成产生严重破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针对我国黄海大规模绿潮 暴发,国内国外均加大力度研究,甚至动用了卫星遥感跟踪,由于我国黄海绿潮暴发突然及 暴发背景比较复杂,部分科学家已提出一些推断和假设,但至今我国黄海绿潮暴发源头及 暴发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这也是我国绿潮研究现状的难点所在。
[0003] 海水富营养化、绿潮藻自身独特生物学特征、生态适宜性是绿潮暴发三个重要要 素。目前国内外更多关注绿潮藻繁殖特性及生长条件,而围隔实验也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 方法,实验方法大致是:将装置及其组件运到绿潮暴发海区,由实验人员将装置组装起来, 在加入绿潮藻前,先对绿潮藻湿重及生理因子进行测定,添加进装置后,再定期观察和测 定。
[0004] 目前所用的实验装置要么将内外水体隔开,要么纱网孔径太大,使绿潮藻漏出,实 验获得的结果尚不能完全反应绿潮暴发海区绿潮藻的生长状况;而且这种实验装置普遍为 价格昂贵的大型实验装置,对实验现场条件要求高,且海上作业具有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该装置能更好的模 拟绿潮暴发海域的实际环境,且其成本低,组装方便。
[000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包括储水容器和藻桶;所述储水容器的顶部设有进水口, 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藻桶的开口处设有细孔纱网罩,所述细孔纱网罩的中 心设有开口;所述储水容器的出水口与水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水管的另一端置于细孔纱网 罩开口的上方;所述水管上还设有流量控制阀。
[0008] 其中,所述细孔纱网罩包括倒漏斗型框架和孔径为20目的透明网布,所述框架用 硬质材料制成,其上开口小,下开口大,所述透明网布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0009] 其中,所述储水容器置于高于藻桶的案板上。
[0010] 其中,所述水管为至少有两个出水管的多头式水管,每个出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 阀。
[0011] 其中,所述储水容器为容量为1〇〇〇升的聚乙烯塑料桶。
[0012] 其中,所述藻桶本体是长宽高分别为70cm、40cm、50cm的聚乙烯塑料整理箱。
[0013] 该装置还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通过水泵和水管与储水容器的进水口相连。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5] 1)培养条件更接近于绿潮暴发海域的实际环境,可以为揭示绿潮暴发机制等方面 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0016] 2)实现多组平行实验,使实验数据更据说服力;
[0017] 3)实验材料易获得,成本低,实验装置可组装,搬运方便、而且可重复
[0018] 利用,性价比高;
[0019] 4)利用流量控制阀调节水流速度以模拟海上水动力循环;
[0020] 5)藻桶的开口处设有透明网布制成的细孔纱网罩,阻挡绿潮随水流溢出,确保实 验数据真实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其中:1-储水容器,2-藻桶,3-细孔纱网罩,4-水管,5-案板,6-蓄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4] 如图1所示,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包括储水容器1、藻桶2和蓄水箱6,储水容 器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蓄水箱6通过水泵和水管与储水容 器1的进水口相连,藻桶2的开口处设有细孔纱网罩3,该细孔纱网罩3包括倒漏斗型框架 和孔径为20目的透明网布,倒漏斗型框架用硬质材料制成,其上开口小,下开口大,透明网 布固定在倒漏斗型框架上,储水容器1的出水口接水管4的一端,水管4的另一端置于细孔 纱网罩3的开口处,水管4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002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可实现多组平行实验,用多头式水管代替水 管4,该多头式水管的每个出水管上均设有流量控制阀,每个出水管对应一个藻桶2,出水 管置于细孔纱网罩3的开口处。
[0026]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容量1000L的聚乙烯塑料桶作为储水容器1,长宽高分别为 70cm、4〇Cm、5〇Cm的聚乙烯塑料整理箱作为藻桶2,但可根据实验的实际需要,灵活调节储 水容器1和藻桶2的容量及其材质。
[0027] 实验时,先将海水抽到蓄水箱6中,去除泥沙等杂质后,再用电泵将海水抽入储水 容器1,添加绿潮所需营养盐,然后打开流量控制阀,海水将藻桶2装满后,再将绿潮放入藻 桶2中,调节流量控制阀模拟海上水动力循环。根据水流的快慢,不定时的向储水容器1添 加海水和营养盐。
【权利要求】
1. 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容器(1)和藻桶(2);所述储水容器 ⑴的顶部设有进水口,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藻桶⑵的开口处设有细孔纱 网罩(3),所述细孔纱网罩(3)的中心设有开口;所述储水容器(1)的出水口与水管(4)的 一端相连,所述水管(4)的另一端置于细孔纱网罩(3)开口的上方;所述水管(4)上还设有 流量控制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纱网罩(3) 包括倒漏斗型框架和孔径为20目的透明网布,所述框架用硬质材料制成,其上开口小,下 开口大,所述透明网布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1)置 于高于藻桶(2)的案板(5)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4)为至少 有两个出水管的多头式水管,每个出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1)为 容量为1000升的聚乙烯塑料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桶(2)是长宽 高分别为70cm、40cm、50cm的聚乙烯塑料整理箱。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潮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箱¢),所 述蓄水箱(6)通过水泵和水管与储水容器(1)的进水口相连。
【文档编号】A01G33/00GK203860188SQ20142029442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4日
【发明者】张林慧, 何培民, 吴青, 崔建军, 吴建勇, 周玲洁, 杨欣欣, 张建伟, 贾书磊, 陈中伟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