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古树名木移植中供养中断难以成活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所述保活装置为由至少两个网片可拆卸的组成的上部呈开口的空心球体。使用时将网片分期分段安装在准备移植的树木根系的断根土团上,连接相邻网片成一个整体上中央开口,内装有断根滋生须根与第二期土团段根土团网兜。数月后,网兜内全部断根滋生出大批须根、毛细根,当树木移植中和移植后,土团断根保留的须根,毛细根将会为被移植的树木提供养份,移植的树木成活率高,可达90%。
【专利说明】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移植装置,具体为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建设用地及规划布局的变动,很多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大树、大花木要被移走,这些大树、花木均为国家和人们保护的重点树种,砍除对社会是一大损失,而移栽难度大,成活率低,给人们造成遗憾。
[0003]在古树名木移植中,古树名木的移植难度较大。因为古树名木,树龄多则几千年,几百年,少则几十年,树杆粗大,树冠庞大。移栽期间,短暂的离开原土壤,必须有一定给养来源,树木本身自带的蓄积养份在休眠期间仅能维持极短暂时间的供养生存,远远不能满足树木发芽生长的给养需要,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大树、大花木庞大躯体的根冠、根系在移植中受到严重的破坏性创伤,无充分的大量养分供给其伤口愈合,供给断根处的细胞分生出须根、毛细根,维持其吸吮养液供给树体生存、生长所用,树木很难移植成活。特别是常绿树种自身没有完全休眠期,在冬季每日均需要一定的养份消耗,只是没有春、秋、夏季消耗的多。
[0004]树木移植必须开挖断根,断根后绝大部分的须根、毛细根将被遗弃在原土壤里,特别是几十年以上的古树名木,由于根系庞大开挖的要保留的土球有限,延伸的须根、毛细根几乎全部被遗弃、所剩极少。而挖土团球断根后留在土团内的根,基本上全是没有须根、毛细根的主根、侧根或支根。主根、侧根或支根只有输送养份的功能,大量的养份供给全凭须根、毛细根吸吮供给。须根、毛细根是树木的吸吮器,也即是树木的“嘴”,这些“嘴”因开挖土团时,被斩断抛弃在原土中,移植土团中保留的寥寥无几。故树木尽管挖有一定的土团移栽,但养份供给因此几乎全部中断,依靠本身树体内蓄积的养份,远远满足不了庞大树体移植延续生存的需要。故树木尤其是几千年,几百年的古树名木的移植,很难成活。
[0005]几千年,几百年的古树名木移栽要保证成活,就必须使移栽树木携带土团球内保留一定的根冠,根系,特别是要保留一定规模的须根、毛细根。因为须根、毛细根是树木生存生长的养液吸吮器,尽管树木被迫移开原地,移植树木的土团内保留有一定批量的须根、毛细根,当树木挖离移植期间,这些须根、毛细根在本身给养不足时,会吸吮本土团内的养份,供给树体的生存需要。当树木移植后,土团断根保留的须根,毛细根将会在短时间内在新的接合土壤中滋生出大量新的毛细根吸吮养份,随之使移植的树木养份得到补充接替,故此新移植的古树名木才会成活延续生长。
[0006]由于这些原因,需要一种古树名木移植装置,确保古树名木在移植过程中的开挖土团内能够保留一定规模的须根、毛细根,保证树木移植过程中的供养及移植后的快速成活。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在移植过程中,由于开挖土团的断根中几乎没有须根、毛细根,致使树木在移植过程中无法充分供养,移植后难以成活。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活装置为由至少三个网片可拆卸的组成的上部呈开口的空心网
O
[0009]进一步,所述网片包括网体及网体周缘上的加强肋;所述保活装置由多个网片两两之间连接组成,相邻网片两侧为线接触连接形成网兜,网兜的下端部则集结为一点固定,上端部组合成环形入口。
[0010]进一步,所述加强肋的两侧一边设置有卡槽,其另一边设置有与卡槽卡接的卡凸。
[0011]进一步,所述加强肋的两侧边上一边设置有螺纹孔,另一边设有与螺纹孔连接的螺栓;
[0012]进一步,所述网体可变形;所述网体的网眼为菱形;所述网体为高碳钢。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是一种古树名木移植期中暂短接济供养的装置。具体是将网片分期(分批)分段安装在准备移植的古树名木根系的断根土团上,然后将分期(分批)分段安装的相邻网片连接成一个整体的上中央开口,内装有断根与断根土团的树根土团网兜。数月后,网兜内准备被移植树木的断根滋生出大批须根、毛细根。断根滋生出的大批毛细根得到土团和网兜的保护,当树木在移植时节,由断土团网兜内保留的大批须根、毛细根在本土团内吸吮养液供给树体短暂维持生存,当树木移植后,土团断根保留的须根,毛细根将会在短时间内在新的接合土壤中滋生出大量新的毛细根吸吮养份,随之使移植的树木养份得到补充接替,使移植的树木成活率高,可达90%。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它们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5]图1-1、图1-2为连接方式为卡接的网片结构示意图;
[0016]图2-1、图2-2为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的网片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断根土团网兜球的俯视图。
[0018]图中:1、网片;2、网体;3、加强肋;4、卡槽;5、卡凸;6、螺纹孔;7、螺栓;8、断根土团网兜球;9、第一段(个)土团坑槽;10、第二段(个)土团坑槽;11、第三段(个)土团坑槽;12、第四段(个)土团坑槽;13、第五段(个)土团坑槽;14、第六段(个)土团坑槽。
具体实施例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的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保活装置,所述保活装置为由至少三个网片可拆卸的组成的上部呈开口的空心网兜。
[0021]球体的形状具体根据所移植的古树名木的根冠大小及形状而定,确保组合后的树根土团网兜内的包含可以满足移植要求的断根量。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片包括网体2及网体2周缘上的加强肋3 ;所述保活装置由多个网片I两两之间连接组成,相邻网片I两侧为线接触连接形成网兜,网兜的下端部则集结为一点固定,上端部组合成环形开口。其俯视图如图3所示。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片I至少为2个,可以为3个、4个、5个、6个或更多个,根据所要移植的树木的根冠大小及移植时土团的大小而定。
[0024]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将网片I分期(分批)分段安装在准备移植的古树名木根系的断根土团上,然后将分期(分批)分段安装的每一网片相邻连接成一个整体的上中央开口、内装有树根断根及断根与土团的断根土团网兜球8。3-4个月后,断根土团网兜球8内所装的准备被移植树木的断根滋生出的大批须根、毛细根。断根滋生出的大批毛细根得到土团、网兜的保护,故当树木在移植时,由断根土团网兜球8内保留的大批须根、毛细根在本土团内吸吮养液供给树体短暂维持生存。当树木移植后,土团断根保留的须根,毛细根将会在短时间内在新的接合土壤中滋生出大量新的毛细根吸吮养份,随之使移植的树木养份得到补充接替,移植的树木成活率高,可达90%。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加强肋3整体呈环型,两侧边上,一边设置有卡槽4,其另一边上设置有与卡槽4卡接的卡凸5,其结构如图1-1及图1-2所示。所述卡槽4的卡口为梯形,作为一种优选,卡槽4的结构如图1-1及图1-2所示,卡口内为倒“T”形。与卡槽4卡接的卡凸5为梯形,作为一种优选,卡凸5的结构如图1-1及图1-2所示,为“T”形。为确保相邻网片I之间连接牢固,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卡槽4内还设置有内卡槽,所述卡凸5与卡槽4卡接后,卡凸5下降卡入内卡槽中。
[0027]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加强肋3上的卡槽4及与卡槽4卡接的卡凸5至少为一对,作为一种优选,可以为3对,分别设置在加强肋3 —边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具体位置如图1-1和图1-2所不。
[0028]实施例3
[002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所述加强肋3整体呈环型,一半设置有螺纹孔6,另一半设有与螺纹孔连接的螺栓7,其结构如图2-1及图2-2所示。所述螺栓7与加强肋3为活动连接。
[0030]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加强肋3上的螺纹孔6和与螺纹孔连接的螺栓7至少为一对,作为一种优选,可以为3对,分别设置在加强肋3—边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具体位置如图2~1和图2_2所不。
[0031]实施例4
[003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所述网体2可变形,网体2的网眼为菱形,使网体2可以适当形变,也可为其它形状如圆形等;所述网片I为高碳钢,保证网片I可形变且具有足够的强度,也可以为其他硬质可牢固固定的材料。
[0033]实施例5
[0034]实施例1-4的古树名木移植保活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为:树木在移植前半年至1-2年,将树木的根冠与土壤融合接合部位对等的规划分成若干段,作为一种优选,划分为6段,按树木移植土团预留的大小,分别向6个方位(向),分两期、两批开挖同等规格的土团坑槽6段(个),每一段(个)土团坑槽由开挖出的1/6断根土团的空间和为1/6断根土团安装网片I时必需挖出的空间,二者空间的组合即坑槽。
[0035]具体实施过程为:首先按规划画定出的分两期、两批的第一期(批)土团坑槽,第一期(批)土团坑槽包括第一段(个)土团坑槽9,第三段(个)土团坑槽11,和第五段(个)土团坑槽13。在第一期(批)土团坑槽的位置范围内找准规划好的第一段(个)土团坑槽9的方位,按规划尺寸挖出1/6断根土团的空间,再挖出为1/6断根土团安装网片I时所需要的空间,在为1/6断根土团的表面显露出的断根的断面(切面)均匀喷洒保活剂1-2次,然后在1/6断根土团表面向外10-20公分处,将网片I临时固定、稳定,再回填土到至地表平,浇水一次,即完成了本段的断根、挖土团、安装网片工序。然后再按第一期(批)土团坑槽的规划范围找出第三段(个)土团坑槽11的方位,按规划尺寸挖出1/6断根土团及空间,和挖出为1/6断根土团安装网片I所需的空间,再为1/6断根土团的表面,对显露出的断根断面均匀的喷洒保活剂1-2次,然后在1/6断根土团的表面向外10-20公分处将网片I临时固定、稳定,再回填土到地面平,浇水一次,即完成第三段的断根挖土团安装网片工序。然后再按第一期(批)土团坑槽的范围内找准第五段(个)土团坑槽13的方位,按规划尺寸挖出1/6断根土团的空间和为1/6断根土团安装网片I所需的空间,为1/6断根土团的表面显露出的断根断面(切面)均匀的喷洒保活剂1-2次,然后在1/6断根土团的表面向外10-20公分处将网片I临时固定稳定,再回填土到地表面平,浇水一次。按设计规划把挖出的1/6断根土团分别加装完网片1,至此第一期(批)土团坑槽施工工序完结。
[0036]3-4个月后,待第一期(批)土团坑槽一、三、五三段(个)土团坑的各段1/6断根土团表层断根滋生出大量的须根、毛细根后,再开挖第二期(批)土团坑槽,包括第二段(个)土团坑槽10、第四段(个)土团坑槽12和第六段(个)团坑槽14,具体施工过程同第一期(批)。第二期(批)土团坑槽施工工序完结后,将第一期(批)土团坑槽和第二期(批)土团坑槽挖出1/6断根土团分别安装的相邻网片I连接成一个上中央开口,内装有树木根冠经断根处理后滋生的须根、毛细根、与土和网片I组合而成的树根土团钢筋网兜球8。再过3-4个月,待第二期(批)土团坑槽二、四、六三段(个)土团坑的各段1/6断根土团表层断根滋生出大量的须根、毛细根后,即可准备移植。
[0037]待准备移植的树木落叶后,常绿树木在晚秋、或冬、春季,以早春为最佳,挖好移植树木的移植土团球,表面用保活剂再处理一次,严格封包后,把树冠不规则的多余树枝叶取除,树杆上作好阴(指树杆的北面)、阳(指树杆的南面)面标记记号,移植并定植。定植时,要一定保证树杆阳面在南、阴面在北。移栽时,被移植的树木树冠特大,必需再次从新整形,取除部分多余树枝叶,减少养份的消耗,以保证移植树木的质量和成活率。
[003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另外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活装置为由至少两个网片(1)可拆卸的组成的上部呈开口的空心网兜;所述网片(I)包括网体(2)及网体(2)周缘上的加强肋(3);所述保活装置由多个网片(I)两两之间连接组成,相邻网片(I)两侧为线接触连接形成网兜,网兜的下端部集结为一点固定,上端部组合成环形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3)的两侧一边设置有卡槽(4),其另一边设置有与卡槽(4)卡接的卡凸(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3)的两侧边上一边设置有螺纹孔(6),另一边设有与螺纹孔连接的螺栓(7)。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古树名木移植供养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网体(2)可变形;所述网体(2)的网眼为菱形;所述网体(2)为高碳钢。
【文档编号】A01G23/04GK204090665SQ201420294354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贺先文, 许智芳 申请人:贺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