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寒地的大球盖菇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71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于寒地的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选择:选在抗寒性强,适应寒区生产的专用菌株;2、栽培场地:可在玉米地、林地间作或棚室进行,要求近水源,排灌方便;3、栽培季节:大田可在5月,林地在5月或8月播种,棚室在温度8-25℃适宜时,可以提前或延后;4、原料准备与原料处理:采用农作物附属物,玉米秸秆、玉米芯、大豆秆、水稻秆、水稻壳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为主料,还可以用部分食用菌菌糠和畜禽粪便等农牧废弃物添加15-20%粪肥为佳,每亩用原材料约5000-6000千克,秸秆要经过粉碎,长度为2-3厘米;4、将混合料预湿建堆发酵,建堆后在料温达到60℃以上时进行翻堆并调节培养料的水份达到70%左右,大约经过一周的发酵后即可下地铺床播种;5、整理垄床:以65-70厘米的垄床为宜。将原垄土搂到两边备覆土时用。垄床不宜宽,易于日常管理和采菇,低洼地不宜建床;6、下料播种:每平产米投料量为20-30公斤,厚度为20-30厘米;每平方米用种量约为2-3袋,播种时第一层铺料10厘米,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顺料垄长摆放三行,间距10厘米成品字型,点播完第一层菌种后,进行第二次再铺料,厚度也是10厘米,同样方法摆放第二层菌种,再铺上5-10厘米基料,整理成龟背垄形,再覆盖上3-5厘米田土,最后横向覆盖一层5-8厘米的稻草,以完全遮盖上土面为宜;7、发菌管理:养菌期间以遮阴、保湿为主,播种约一周以后,菌丝萌发需要氧气量增加,宜在料垄两侧扎3-5厘米粗的孔洞,品字型洞孔间距20-25 厘米;8、出菇、采菇:菌床经过45天左右培养后,菌丝束分枝上有小米粒大小白状物菇蕾,即将出菇,在开伞前及时采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