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细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3771阅读:1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细播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播种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精细播种机。

背景

穴播机是按一定的行距和穴距将种子成穴播种的种植机械,其采用的排种器有多种类型,主要有轮勺式、指夹式气吸式、孔型式等。目前的播种器,其一般具有以下缺陷:其滚筒与种子转轮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精细播种机,包括中心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上套有轴套(2),轴套(2)能够绕所述中心轴(1)转动,轴套(2)上固定有中心链轮(21),轴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31),还包括第二壳体(32),第二壳体(32)与第一壳体(31)之间通过圆筒形周壁(33)固定连接,圆筒形周壁(33)上等间距地设有若干鸭嘴孔,圆筒形周壁(33)上在各鸭嘴孔外均设有鸭嘴(4),所述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和圆筒形周壁(33)均与所述中心轴(1)同轴设置;

还包括送种组件,送种组件包括种轮轮体(51),种轮轮体(51)包括相互同轴固定连接的轮轴部(511)和轮体部(512),轮轴部(511)固定地套在所述轴套(2)上,轮体部(512)的外周壁上等间距地设有若干窝眼槽(5121),窝眼槽(5121)的设置方向与轮轴部(511)的轴线平行,窝眼槽(5121)的个数与所述鸭嘴(4)的个数相同;

还包括与所述中心轴(1)固定连接的固定轮(6),固定轮(6)上连接有辊刷轴(71),辊刷轴(71)能够在固定轮(6)上自转,辊刷轴(71)上固定有辊刷轴链轮(72)和辊刷(73),辊刷轴链轮(72)与所述中心链轮(21)通过链条连接,辊刷(73)的刷毛顶部与所述轮体部(512)的外周壁相抵,固定轮(6)内设有种室(61),种室(61)位于所述种轮轮体(51)的上方,种室(61)的侧壁下端与所述辊刷(73)和种轮轮体(51)相贴合,固定轮(6)上还设有落种口(62),落种口(62)位于种轮轮体(51)的下方;

所述圆筒形周壁(33)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导引部件,导引部件的个数与所述鸭嘴(4)的个数相同,各导引部件能够将落种口(62)处落下的种子对应地导入各鸭嘴孔。

其中,所述送种组件还包括调节拨叉(52)和调节丝套(53),调节丝套(53)螺纹连接在所述轮轴部(511)上,调节拨叉(52)上伸出有若干个键体(521),健体(521)的个数与所述窝眼槽(5121)的个数相同,所述健体(521)各自对应地位于所述窝眼槽(5121)内,当所述调节丝套(53)在所述轮轴部(511)上转动时,调节丝套(53)能够带动所述健体(521)在所述窝眼槽(5121)内滑动。

其中,所述调节拨叉(52)套在所述调节丝套(53)上,调节丝套(53)上设有推板(531),推板(531)上设有压簧孔,压簧孔内设有压簧(54),压簧(54)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拨叉(52)和推板(531)相抵,调节丝套(53)上还连接有卡簧(55),卡簧(55)位于调节拨叉(52)的与推板(531)相对的一侧。

由于本发明无复杂的传动机构,所以故障少,而壳体转动时通过链条和链轮带动辊刷转动,辊刷扫除窝眼槽外多余的种子,由于刷毛有弹性,所以不伤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精细播种机第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精细播种机第一个实施例进行四分之一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精细播种机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半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精细播种机第一个实施例略去鸭嘴和圆筒形周壁后的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精细播种机第一个实施例,包括中心轴1,中心轴1上套有轴套2,参见图2和图3,轴套2的左端内安装有轴承22,轴套2能够绕中心轴1转动,轴套2上固定有中心链轮21,轴套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31,还包括第二壳体32,第二壳体32与第一壳体31之间通过圆筒形周壁33固定连接,参见图1,圆筒形周壁33上等间距地设有六个鸭嘴孔(鸭嘴孔在图中未示出),圆筒形周壁33上在各鸭嘴孔外均设有鸭嘴4,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和圆筒形周壁33均与中心轴1同轴设置;还包括送种组件,送种组件包括种轮轮体51、调节拨叉52和调节丝套53,种轮轮体51包括相互同轴固定连接的轮轴部511和轮体部512,轮轴部511固定地套在轴套2上,调节丝套53螺纹连接在轮轴部511上,轮体部512的外周壁上等间距地设有六个窝眼槽5121,窝眼槽5121 的设置方向与轮轴部511的轴线平行,窝眼槽5121的个数与鸭嘴4的个数相同,调节拨叉52上伸出有六个键体521,健体521的个数与窝眼槽5121的个数相同,健体521各自对应地位于窝眼槽5121内,调节拨叉52套在调节丝套53上,调节丝套53上设有推板531,推板531上设有压簧孔,压簧孔内设有压簧54,压簧54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拨叉52和推板531相抵,调节丝套53上还连接有卡簧55,卡簧55位于调节拨叉52的与推板531相对的一侧,这样当调节丝套53在轮轴部511上转动时,调节丝套53能够带动健体521在窝眼槽5121内滑动;如图4所示,还包括与中心轴1固定连接的固定轮6,固定轮6上连接有辊刷轴71,辊刷轴71能够在固定轮6上自转,辊刷轴71上固定有辊刷轴链轮72和辊刷73,本实施例中辊刷轴71、辊刷轴链轮72和辊刷73的个数均为两个,两辊刷轴71、两辊刷轴链轮72和两辊刷73各自对称地位于种轮轮体51的两侧,其中位于后侧的辊刷轴链轮72(即图1中右侧的辊刷轴链轮72)与中心链轮21通过链条连接(链条在图中未示出),参见图1,辊刷73的刷毛顶部与轮体部512的外周壁相抵,固定轮6内设有种室61,种室61位于种轮轮体51的上方,种室61的侧壁下端与辊刷73和种轮轮体51相贴合,固定轮6上还设有落种口62,落种口62位于种轮轮体51的下方;圆筒形周壁33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六个导引部件,导引部件的个数与鸭嘴4的个数相同,导引部件包括船型主体81和两片导引斜翅82,船型主体81的前端和顶端均设有凸棱811,两片导引斜翅8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船型主体81的尾端两侧,两片导引斜翅82的另一端朝向船型主体81的前端且各自与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相贴合,船型主体81的内部为空心,船型主体81的两侧在与导引斜翅82连接的位置处设有种子进口812,船型主体81内在前端设有挡板813,各导引部件能够将落种口62处落下的种子对应地导入各鸭嘴孔。

在此先说明一下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向本实施例中的种室61中装入种子,保持中心轴1不旋转,将本实施例放置到需要播种的土地上,鸭嘴与地面接触,参见图1,向后拉动中心轴1(即从图1看来拉动方向向右),由于鸭嘴4与轴套2是相对固定的,而轴套2与种轮轮体51是相对固定的,拉动中心轴1时,由于鸭嘴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中心链轮21、种轮轮体51、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和圆筒形周壁33将同步顺时针转动,而固定轮6与中心轴1相对固定,所以中心链轮21将通过链条带动图1中右侧的辊刷轴链轮72和辊刷73顺时针转动。种室61中的种子进入窝眼槽5121内,伴随种轮轮体51和辊刷73的顺时针转动,每个窝眼槽5121内只有一粒种子被带过种轮轮体51和辊刷73之间的接触点,其余的种子被图1中右侧的辊刷73扫回种室61内。之后种子由于重力作用从窝眼槽5121内掉下并经过落种口62落下,进入圆筒形周壁33内,在圆筒形周壁33转动的同时,种子被导引部件导引并由鸭嘴孔进入鸭嘴,从而从鸭嘴中排出。窝眼槽、导引部件和鸭嘴一一对应,每个鸭嘴一次排出一粒种子。本实施例中导引部件导引种子的过程是这样的:参见图1,种子从落种口62落下后,若落在船型主体81上,会由于船型主体81上顶部的凸棱811而从凸棱811两边的其中一边落下,若落在船型主体81的前部,则在圆筒形周壁33顺时针转动时,种子会由于船型主体81上前部的凸棱811而从凸棱811两边的其中一边滚下,所以最终种子都会滚到导引斜翅82与船型主体81的侧壁之间,而由于两片导引斜翅82朝向船型主体81的前端且各自与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相贴合,即两片导引斜翅82之间的距离沿着船型主体81的前端方向是逐渐变大的,参见图1,伴随圆筒形周壁33的转动,种子会由种子进口812进入船型主体81内,随着圆筒形周壁33继续转动,导引部件的角度在不断变化,导引部件也在顺时针转动,这样种子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在船型主体81内滚动,从船 型主体81内部的尾端滚到顶部再滚到内部前端,被挡板813阻挡,并在船型主体81继续转动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挡板813上滚入鸭嘴孔从而进入鸭嘴。

参见图3,尖嘴部41两侧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尖嘴部41底部两侧之间的距离,且尖嘴部41的高度不小于60mm,这样尖嘴部41呈一定锥度,且尺寸更大,于是尖嘴部更便于深入土中,根据前述的理由,这样同样能够使得在地膜上播种后种苗较易钻出地膜。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附件,固定轮6上固定有种箱10,种箱10上设有出种口101,所述种室61的侧壁上设有进种口611,固定轮6上设有连通出种口101与进种口611的导引通道63,这样可以方便地随时补充种子。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