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小粒咖啡种子萌发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4540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小粒咖啡种子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粒咖啡是云南热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育苗是小粒咖啡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而种子的萌发决定小粒咖啡育苗的效率。小粒咖啡种子制种过程中通常采用清水或化学试剂脱胶,清水脱胶往往不彻底,种子表明残留果胶,导致种子萌发过程中容易发霉;而化学脱胶作用过于强烈,容易对种子造成伤害;且坚硬的内果皮包裹种子阻碍种子萌发。这些因素导致常规的育苗方法中种子萌发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小粒咖啡种子萌发的方法,能缩短小粒咖啡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萌发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小粒咖啡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培养黑曲霉:将黑曲霉接种至马铃薯液体培养基,28℃下振荡培养3天;

S2、利用黑曲霉培养液给咖啡豆的内果皮和种子进行脱胶后,将咖啡生豆阴干;具体的,将步骤S1所得的黑曲霉培养液用一层医用纱布过滤后,获得果胶酶粗酶液,将粗酶液与咖啡生豆(刚去外果皮的咖啡豆)于500mL的大烧杯中混合,30℃下发酵24h,发酵后用清水将咖啡生豆冲洗三次,阴干咖啡豆,整个过程为自然pH(不调整pH);

S3、手剥除咖啡生豆外层的内果皮;

S4、将去除内果皮的咖啡豆置于体积分数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内消毒30min后,捞出,清水冲洗三次;

S5、将清水冲洗完成后的咖啡豆置于质量分数为0.02%的赤霉素浸种24h后,播种。

其中,所述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称取100g马铃薯,切碎后,用清水煮沸30min,再用四层医用纱布过滤,留马铃薯汁,加入10克葡萄糖,搅拌溶解,再将混合液定容至500mL后,分装于100mL的锥形瓶中,每瓶50mL,最后将培养基于121℃灭菌30min,冷却待用,整个过程为自然pH(不调整pH)。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常规育苗方法中种子出苗所需时间长(70天以上),出苗率低(50%左右),本发明通过在制种过程中用微生物果胶酶脱胶、播种前去除内果皮等相关手段,缩短小粒咖啡的出苗时间,50天左右即可出苗,提高了小粒咖啡种子的出苗率,可达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小粒咖啡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培养黑曲霉:将黑曲霉接种至马铃薯液体培养基,28℃下振荡培养3天;所述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称取100g马铃薯,切碎后,用清水煮沸30min,再用四层医用纱布过滤,留马铃薯汁,加入10克葡萄糖,搅拌溶解,再将混合液定容至500mL后,分装于100mL的锥形瓶中,每瓶50mL,最后将培养基于121℃灭菌30min,冷却待用,整个过程为自然pH(不调整pH);

S2、利用黑曲霉培养液给咖啡豆的内果皮和种子进行脱胶后,将咖啡生豆阴干;具体的,将步骤S1所得的黑曲霉培养液用一层医用纱布过滤后,获得果胶酶粗酶液,将粗酶液与咖啡生豆(刚去外果皮的咖啡豆)于500mL的大烧杯中混合,30℃下发酵24h,发酵后用清水将咖啡生豆冲洗三次,阴干咖啡豆,整个过程为自然pH(不调整pH);

S3、手剥除咖啡生豆外层的内果皮;

S4、将去除内果皮的咖啡豆置于体积分数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内消毒30min后,捞出,清水冲洗三次;

S5、将清水冲洗完成后的咖啡豆置于质量分数为0.02%的赤霉素浸种24h后,播种。

按上述方法在温室里进行了三次育苗试验,出苗时间分别为45天、48天及52天,出苗率分别为68%、65%及70%;而对照(常规育苗)的出苗时间分别为58天,55天,61天,出苗率分别为55%,58%及5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