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旱葡萄扦插苗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89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旱葡萄扦插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之一,因其营养价值丰富、经济效益较好而被广泛种植。葡萄植株有一定的耐旱特性,在月降雨量100mm时即可茁壮生长,但随着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干旱灾害不断发生,影响了葡萄的正常生长。为了保证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葡萄的耐旱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旱葡萄扦插苗的培育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旱葡萄扦插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插穗选取:选取生长粗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1年生枝条作为扦穗,截取插穗长为18-22cm,保留2~3个节,扦穗下端的切口要靠近节部或叶腋部,距离为0.2-0.4cm,其切口用锋利的刀片或剃刀,按45°角进行斜切,一刀切断以保证切口平滑,切好后得插穗备用;(2)浸泡处理:将步骤(1)所得的插穗底部浸入处理液中,加热保持处理液温度为34~36℃,浸泡处理15~20min后取出备用;所述处理液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0.004~0.006%硫酸铜、0.005~0.007%硫酸锌、0.003~0.005%硫酸锰、0.008~0.01%硫酸亚铁、0.01~0.013%硼酸、0.004~0.006%钼酸钠、0.03~0.05%聚乙二醇、0.01~0.02%尿素、0.006~0.009%磷酸二氢钾、0.04~0.07%葡萄糖、0.03~0.06%壳寡糖、0.03~0.04%赤霉素、0.01~0.03%吲哚乙酸、0.004~0.006%胺鲜酯、0.2~0.5%蔗糖、0.1~0.2%甲基纤维素,余量为水;(3)插穗扦插:将步骤(2)处理后的插穗斜插在扦插育苗床上,保持插穗的芽眼在枝条上侧,扦插时插穗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为30~40°;(4)扦插后管理:a.在插穗扦插后至扦插苗长出2~3片真叶前,对插穗进行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所述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是指先用磁场处理仪对插穗进行磁场处理4~5h,间隔1~1.5h后,接着用等离子处理仪对插穗进行等离子体辐射处理2~3h,其中磁场处理的强度为2000~2500Gs,等离子体辐射的剂量为100~130Gy,每隔两天进行一次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b.在扦插苗长出2~3片真叶至扦插苗长成高为33~35cm成苗期间,每隔6~8天对扦插苗施加一次超声波处理,所述超声波处理是指用频率为56~59kHz的超声波对扦插苗进行超声处理,每次处理的时长为8~10h;(5)成苗移栽:待扦插苗长成高为33~35cm的成苗时,育苗完成,再经过5~6天的炼苗处理后即可进行移栽操作。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a中所述的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于每天早上8.00进行。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b中所述的超声波处理于每天早上7.00进行。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扦插方式,在扦插过程中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在扦插前用处理液浸泡,很好的增强了插穗根部的活力,提高了插穗整体的活性,保证了生根成活率,在扦插后至长出2~3片真叶前,进行的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能很好的对扦插苗整体特性进行改性完善处理,可增强其根系的发育和活力,提高其吸收能力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磁场和等离子的施加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在生长后期进行的超声波处理有利于扦插苗整体特性的维持和提升,加快其生长速度,进一步提高其耐旱等抗性。本发明方法能很好的提高葡萄扦插的成活率,加快其生长速度,育得的扦插苗耐旱性强,利于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耐旱葡萄扦插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插穗选取:选取生长粗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1年生枝条作为扦穗,截取插穗长为18-20cm,保留2~3个节,扦穗下端的切口要靠近节部或叶腋部,距离为0.2-0.4cm,其切口用锋利的刀片或剃刀,按45°角进行斜切,一刀切断以保证切口平滑,切好后得插穗备用;(2)浸泡处理:将步骤(1)所得的插穗底部浸入处理液中,加热保持处理液温度为34℃,浸泡处理15min后取出备用;所述处理液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0.004%硫酸铜、0.005%硫酸锌、0.003%硫酸锰、0.008%硫酸亚铁、0.01%硼酸、0.004%钼酸钠、0.03%聚乙二醇、0.01%尿素、0.006%磷酸二氢钾、0.04%葡萄糖、0.03%壳寡糖、0.03%赤霉素、0.01%吲哚乙酸、0.004%胺鲜酯、0.2%蔗糖、0.1%甲基纤维素,余量为水;(3)插穗扦插:将步骤(2)处理后的插穗斜插在扦插育苗床上,保持插穗的芽眼在枝条上侧,扦插时插穗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为30~40°;(4)扦插后管理:a.在插穗扦插后至扦插苗长出2~3片真叶前,对插穗进行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所述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是指先用磁场处理仪对插穗进行磁场处理4h,间隔1h后,接着用等离子处理仪对插穗进行等离子体辐射处理2h,其中磁场处理的强度为2000Gs,等离子体辐射的剂量为100Gy,每隔两天进行一次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b.在扦插苗长出2~3片真叶至扦插苗长成高为33~35cm成苗期间,每隔6天对扦插苗施加一次超声波处理,所述超声波处理是指用频率为56kHz的超声波对扦插苗进行超声处理,每次处理的时长为8h;(5)成苗移栽:待扦插苗长成高为33~35cm的成苗时,育苗完成,再经过5~6天的炼苗处理后即可进行移栽操作。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a中所述的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于每天早上8.00进行。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b中所述的超声波处理于每天早上7.00进行。实施例2一种耐旱葡萄扦插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插穗选取:选取生长粗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1年生枝条作为扦穗,截取插穗长为18-22cm,保留2~3个节,扦穗下端的切口要靠近节部或叶腋部,距离为0.2-0.4cm,其切口用锋利的刀片或剃刀,按45°角进行斜切,一刀切断以保证切口平滑,切好后得插穗备用;(2)浸泡处理:将步骤(1)所得的插穗底部浸入处理液中,加热保持处理液温度为36℃,浸泡处理20min后取出备用;所述处理液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0.006%硫酸铜、0.007%硫酸锌、0.005%硫酸锰、0.01%硫酸亚铁、0.013%硼酸、0.006%钼酸钠、0.05%聚乙二醇、0.02%尿素、0.009%磷酸二氢钾、0.07%葡萄糖、0.06%壳寡糖、0.04%赤霉素、0.03%吲哚乙酸、0.006%胺鲜酯、0.5%蔗糖、0.2%甲基纤维素,余量为水;(3)插穗扦插:将步骤(2)处理后的插穗斜插在扦插育苗床上,保持插穗的芽眼在枝条上侧,扦插时插穗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为30~40°;(4)扦插后管理:a.在插穗扦插后至扦插苗长出2~3片真叶前,对插穗进行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所述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是指先用磁场处理仪对插穗进行磁场处理5h,间隔1.5h后,接着用等离子处理仪对插穗进行等离子体辐射处理3h,其中磁场处理的强度为2500Gs,等离子体辐射的剂量为130Gy,每隔两天进行一次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b.在扦插苗长出2~3片真叶至扦插苗长成高为33~35cm成苗期间,每隔8天对扦插苗施加一次超声波处理,所述超声波处理是指用频率为59kHz的超声波对扦插苗进行超声处理,每次处理的时长为10h;(5)成苗移栽:待扦插苗长成高为33~35cm的成苗时,育苗完成,再经过5~6天的炼苗处理后即可进行移栽操作。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a中所述的磁场-等离子交替处理于每天早上8.00进行。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b中所述的超声波处理于每天早上7.00进行。对比实施例1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在步骤(4)扦插后管理的操作a中,不进行磁场处理,用等时长的等离子处理取代,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2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在步骤(4)扦插后管理的操作a中,不进行等离子处理,用等时长的磁场处理取代,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3本对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4)扦插后管理的操作b,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照组现有常规的葡萄扦插方法。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选取“美人指”品种的葡萄作为实验对象,用同一批葡萄插穗,分别用上述六种方法进行扦插育苗,育得成苗后,再将其移栽到旱田中,观察其耐旱成活率,下表1为相应的对比数据:表1扦插成活率(%)耐旱成活率(%)实施例199.190.5实施例299.491.2对比实施例195.276.5对比实施例294.977.4对比实施例396.481.5对照组90.666.3注:上表1中所述的扦插成活率是指插穗从扦插开始至成苗期间的成活率;所述耐旱成活率是指将成苗移栽入月降雨量为30~40mm的试验田中,进行相同的管理,统计其移栽后两个月内的成活率。由上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能有效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增强扦插苗的耐旱性能,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对实施例2和对照组所育成苗的根系进行检测发现,前者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后者有明显提高,是其耐旱性提升的原因之一。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