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吴茱萸繁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吴茱萸根蘖繁殖快速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吴茱萸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吴茱萸为芸香科吴茱萸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通常以蒴果入药,叶亦可入药,是一种常见的贵重中药材。吴茱萸味苦性温,有小毒,具有疏肝下气、温中散寒、开郁止痛、燥湿助阳的功效。
近来市场上吴茱萸供不应求。目前采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通常要2年才可出苗,育苗时间过长影响了种植的经济效益,现急需一种科学有效的吴茱萸繁殖技术,提高吴茱萸的繁殖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吴茱萸繁殖育苗方法。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吴茱萸根蘖繁殖快速育苗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母株培育:培育健壮的3年生挂果母株;
步骤2、在培育吴茱萸母株期间,在种植吴茱萸的土壤上套种丝瓜,在吴茱萸母株种植的土壤两侧起垄,并在垄上树立一组支柱,每个支柱的长度为2m~3m,相邻两个支柱之间的间距为5m,支柱2m以上的采用多根直杆连接在一起形成棚架,在支柱底部定植丝瓜幼苗,在丝瓜蔓藤长到30厘米后引蔓到棚架上;
步骤3、育苗:步骤1培育的一株母株采用根蘖繁殖培育幼苗25~35株,在母株周围50㎝以外刨出侧根,选择侧根的茎粗大于25mm,在侧根的表层皮每隔6~10㎝削出切口,切口深0.8~1.4㎝;
步骤4、施肥:将步骤2在三年期繁殖的丝瓜制作为丝瓜络,在丝瓜络上开定植口,将削出切口的侧根放入定植口中,为丝瓜络滴上营养液后埋入土壤中,并定期浇水及时清理杂草;
步骤5、间苗:新苗长至15~20㎝以后,进行间苗,每个切口只能留一株健壮的新苗,其余幼苗全部去掉;
步骤6、打顶:吴茱萸根蘖繁殖的幼苗长至高80㎝以上时,在幼苗高80㎝处进行打顶;
步骤7、修枝:吴茱萸根蘖的幼苗长至80㎝打顶后,幼苗的侧枝增多,保留幼苗三至四枝健壮的枝条作副主枝,幼苗的其余枝条应予以修剪;
根蘖繁殖为无性繁殖,选择优良的母株便能确保幼苗具有能够茁壮成长的潜力,为确保母株产量不受影响,苗木培育必须采取计划育苗方法,一株母株采用根蘖繁殖培育幼苗25~35株能够确保母株产量不受影响。为了确保每个切口培育的幼苗足够营养物质成长,每个切口只留一株健壮的新苗。打顶促使幼苗的苗木长粗、早日木质化。修枝,修剪多余枝条后能促进主枝和副主枝生长。苗木出圃:确保幼苗株高和茎粗是为了保证幼苗的成活率,吴茱萸无性繁殖根蘖苗属带根生长,起苗时需用锄头连根挖起,随根带苗,不能用手扯苗,避免伤根,确保苗木出圃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采用本方案时,苗木繁殖表现为高效快速,极大地提高了吴茱萸苗木的繁殖速度,根蘖繁殖在300天左右即可出苗,而对比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通常要2年才可出苗,因此本方案为吴茱萸大规模的产业化提供了种苗基础。
丝瓜藤蔓具有特殊的气味与成分,具有驱逐蚜虫与蚧壳虫的效果,所以在吴茱萸种植的两侧种植丝瓜,驱逐可能的蚧壳虫,避免使用农药,提高吴茱萸幼苗的成活率。此外丝瓜生长在棚架上不会与吴茱萸争夺生存空间,因此不会影响吴茱萸的生长。
培育幼苗的侧根在削出切口后较为脆弱,一面需要一定的保护,另一方面为了达到根蘖繁殖的效果还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由丝瓜制得的丝瓜络,具有柔软吸水的特性,在丝瓜络上开出定制口就能很好的解决吴茱萸侧根的问题,丝瓜络较为柔软能为侧根提供保护,同时还能吸附较多的营养液,丝瓜络多孔的特性一方面透气便于侧根进行呼吸作用,另一方面更便于新生的根苗定植在丝瓜络上,并逐步伸入土壤中。
方案二: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步骤3中一颗母株采用根蘖繁殖培育幼苗30株。有益效果:在本方案各种条件的限制下,一株母株培育30株幼苗能保证每株幼苗较为茁壮。
方案三:为方案二的优选,步骤4,间苗的过程中去除的幼苗移至苗圃进行重新培育。有益效果:将去除的幼苗再次培育,使资源合理利用。
方案四:为方案三的优选,步骤8,幼苗株高80cm以上,同时幼苗的茎粗0.9cm以上幼苗出圃移栽。有益效果:在本方案各种条件的限制下,幼苗株高80cm以上,同时幼苗的茎粗0.9cm以上的幼苗移栽后存活率较高。
方案五:为方案四的优选,步骤3,在侧根的表层皮每隔8㎝削出切口,切口深1㎝。有益效果:切口间距8cm,切口深1㎝能使吴茱萸侧根繁殖更多的幼苗。
方案六:为方案五的优选,步骤3,选择茎粗在30~35mm的幼苗侧根削出切口。有益效果:选择合适茎粗能使吴茱萸侧根繁殖更多的幼苗。
方案七:为方案六的优选,所述步骤2中棚架沿东西方向设置。有益效果:棚架沿东西方向设置,丝瓜不会争夺中间种植的吴茱萸的阳光。
方案八:为方案七的优选,在所述步骤2,在吴茱萸生了煤病,长有蚜虫或蚧壳虫时,将丝瓜藤蔓引蔓到吴茱萸上,在此期间摘除丝瓜的花避免其在吴茱萸上结果,等待立秋后,剪除生长在吴茱萸上丝瓜藤蔓。有益效果:夏季为蚜虫和蚧壳虫等虫害的高发季节,而丝瓜在立春种植,夏季长势茂盛,正好可在虫害的高发期克制虫害,当吴茱萸煤病严重时,将丝瓜攀附吴茱萸生长,丝瓜能更好的驱虫,只要在此期间避免丝瓜开花结果,将吴茱萸压塌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吴茱萸根蘖繁殖快速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母株培育:培育健壮的3年生挂果母株;
步骤2、在培育吴茱萸母株期间,在种植吴茱萸的土壤上套种丝瓜,在吴茱萸母株种植的土壤两侧起垄,并在垄上树立一组支柱,每个支柱的长度为2m~3m,相邻两个支柱之间的间距为5m,支柱2m以上的采用多根直杆连接在一起形成棚架,步骤2中棚架沿东西方向设置,在支柱底部定植丝瓜幼苗,在丝瓜蔓藤长到30厘米后引蔓到棚架上,在吴茱萸生了煤病,长有蚜虫或蚧壳虫时,将丝瓜藤蔓引蔓到吴茱萸上,在此期间摘除丝瓜的花避免其在吴茱萸上结果,等待立秋后,剪除生长在吴茱萸上丝瓜藤蔓。
步骤3、育苗:步骤1培育的一株母株采用根蘖繁殖培育幼苗30株,在母株周围50㎝以外刨出侧根,选择茎粗在30~35mm的侧根,在侧根的表层皮每隔8㎝削出切口,切口深1㎝;
步骤4、施肥:将步骤2在三年期繁殖的丝瓜制作为丝瓜络,在丝瓜络上开定植口,将削出切口的侧根放入定植口中,为丝瓜络滴上营养液后埋入土壤中,并定期浇水及时清理杂草;间苗的过程中去除的幼苗移至苗圃进行重新培育。
步骤5、间苗:新苗长至15~20㎝以后,进行间苗,每个切口只能留一株健壮的新苗,其余幼苗全部去掉;
步骤6、打顶:吴茱萸根蘖繁殖的幼苗长至高80㎝以上时,在幼苗高80㎝处进行打顶;
步骤7、修枝:吴茱萸根蘖的幼苗长至80㎝打顶后,幼苗的侧枝增多,保留幼苗三至四枝健壮的枝条作副主枝,幼苗的其余枝条应予以修剪;
步骤8、苗木出圃:幼苗的株高80cm以上,同时幼苗的茎粗0.9cm以上的幼苗出圃移栽,幼苗起苗时需连根挖起,随跟带苗,避免伤根。
实验1:
在同一大棚内,16株长势相近3年生挂果吴茱萸母株,分为4组,每组4株,
母株周围50㎝以外刨出侧根,侧根表皮层切口间距8cm、切口深1㎝
一组侧根茎粗25mm以下、二组侧根茎粗25~30mm、三组侧根茎粗30~35mm、四组侧根茎粗35mm以上。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2:
在同一大棚内,16株长势相近3年生挂果吴茱萸母株,分为4组,每组4株,
母株周围50㎝以外刨出侧根,侧根茎粗30~35mm、侧根切口深1㎝
一组切口间距4cm以下、二组切口间距4~6cm、三组切口间距6~8cm、四组切口间距8cm以上。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3:
在同一大棚内,选择成功育苗的8株母株,每两株中挑选40株幼苗分为一组,共4组160株幼苗。
在其余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幼苗高度50cm以下、50~70cm、70~80cm以及80cm以上时出圃移栽,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