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大规模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980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大规模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属于红毛菜纲( Bangiophyceae )、红毛菜科( Bangiaceae )经济类海藻,是我国特有的藻类养殖品种,主要养殖区域为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坛紫菜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大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优质的营养食品,同时还具有抗衰老、降血脂、抑制肿瘤细胞等功效,是目前经济价值最大的海藻。坛紫菜的栽培包括室内丝状体育苗和海上叶状体养殖两部分,其中丝状体育苗是决定生产成败的关键,受到各种环境因子和育苗管理水平的制约。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 CN 103931482 B 一种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促熟和采苗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促熟和采苗的方法,包括有1) 促熟前的贝壳丝状体培育、2) 贝壳丝状体的促熟、3) 壳孢子同步放散和4) 壳孢子采苗步骤。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操作、减少了运输的过程,投入经济,能够产生良好的附苗坛紫菜质量,因此,这种促进坛紫菜壳孢子同步放散的生产模式,成为缓解优质坛紫菜的养殖种苗采苗、降低养殖育苗成本的一条途径。采用该方法简便易行,而效果较好,与传统的技术相比,降低劳动强度,减轻工作程序,坛紫菜孢子的质量好,生产效益明显,培育效果和培养方法还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坛紫菜贝壳丝状体培育方法简单,培育周期短,成活率高,且培育出的坛紫菜抗逆性好的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大规模培育方法。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大规模培育方法,贝壳丝状体生长发育经历四个阶段:体细胞萌发期、营养藻丝生长期、膨大藻丝形成期、壳孢子形成期;培育方法如下:

1)移植:将自由丝状体粉碎,稀释并喷洒至贝壳表面;

2)洗壳:处理壳面上生长的硅藻,间隔18~22天洗壳1~2次;

3)换水:1~6月内间隔10~15天换水1~2次,结合洗壳进行,6~9月内间隔14~16天换1/3~1/2水量,9~12月内间隔10~15天换水1~2次,水温差不超过1~3℃;

4)光照调节:体细胞萌发期,全日照,光照强度为500~1000勒克斯;营养藻丝生长期,全日照,光照强度为2500~30000勒克斯;膨大藻丝形成期,全日照,光照强度为2000~1000勒克斯;壳孢子形成期,光照8~10h,光照强度为1000~1500勒克斯;

5)施肥:在培养前期4~5月内施复合氮肥5~10 毫克/升、复合磷肥1~2 毫克/升;中期6~7月内施复合氮肥10 毫克/升、复合磷肥2~5 毫克/升;缩光期的后期停施复合氮肥,施复合磷肥10~15 毫克/升,并结合换水进行施肥;

6)倒置、移位与调整:5~7月内进行倒置、移位与调整1~3次;

步骤2中采用植食性海螺或桡足类处理壳面上生长的硅藻,抑制硅藻类的快速繁殖,可促进贝壳丝状体生长,还可降低培育人工费用。

步骤3中使用沙滤后的海水进行换水,换水期间对贝壳进行喷水,保持贝壳湿润,以免影响贝壳丝状生长。

步骤4中的体细胞萌发期为自由丝状体移植贝壳后20天内,营养藻丝生长期为7 月水温26℃以前,膨大藻丝形成期为7月~8月中旬,壳孢子形成期为8月中下旬至9 月上中旬,根据不同时期的丝状体生长发育对水温、光照、等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适时地调整光照强度。

步骤5中复合氮肥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尿素30~40份、氯化铵50~58份、稀硫酸2.5~3.0份、合成氨0.8~1.0份、β-丙氨酸0.005~0.008份、硫酸铵0.8~1.0份、硫酸锌0.2~0.4份、3-氨基异丁酸0.06~0.1份、凹凸棒土5.0~8.0份、智能肽0.1~0.3份、表面活性剂0.1~0.2份。有利于丝状体生长,帮助丝状体分殖,提高丝状体的质量和产量。

步骤6中在洗壳或换水时进行倒置、移位与调整,以利于丝状体贝壳上下层均匀受光,生长平衡。

步骤5中复合磷肥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碱性氨基酸5~15份、碱性矿粉3~5份、磷肥65~80份、茜素红0.1~0.3份、腐植酸5~15份、盐酸萘乙二胺0.08~0.12份、依普利酮0.05~0.08份、结合剂5~8份、氨水10~30份。可显著增加丝状体产量,促进丝状体生长。

有益效果:根据坛紫菜贝壳丝状体的生长特点,通过洗壳、换水、施肥、倒置及光照、水温和盐度调节等多项技术措施,选择性地培育出生长快,抗逆性强的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且培育劳动强度低,方法简单,培养出的坛紫菜贝壳丝状体质量优异。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大规模培育方法,贝壳丝状体生长发育经历四个阶段:体细胞萌发期、营养藻丝生长期、膨大藻丝形成期、壳孢子形成期;培育方法如下:

1)移植:将自由丝状体粉碎,稀释并喷洒至贝壳表面;

2)洗壳:处理壳面上生长的硅藻,间隔18~22天洗壳1~2次;

3)换水:1~6月内间隔10~15天换水1~2次,结合洗壳进行,6~9月内间隔14~16天换1/3~1/2水量,9~12月内间隔10~15天换水1~2次,水温差不超过1~3℃;

4)光照调节:体细胞萌发期,全日照,光照强度为500~1000勒克斯;营养藻丝生长期,全日照,光照强度为2500~30000勒克斯;膨大藻丝形成期,全日照,光照强度为2000~1000勒克斯;壳孢子形成期,光照8~10h,光照强度为1000~1500勒克斯;

5)施肥:在培养前期4~5月内施复合氮肥5~10 毫克/升、复合磷肥1~2 毫克/升;中期6~7月内施复合氮肥10 毫克/升、复合磷肥2~5 毫克/升;缩光期的后期停施复合氮肥,施复合磷肥10~15 毫克/升,并结合换水进行施肥;

6)倒置、移位与调整:5~7月内进行倒置、移位与调整1~3次;

步骤2中采用植食性海螺或桡足类处理壳面上生长的硅藻,抑制硅藻类的快速繁殖,可促进贝壳丝状体生长,还可降低培育人工费用。

步骤3中使用沙滤后的海水进行换水,换水期间对贝壳进行喷水,保持贝壳湿润,以免影响贝壳丝状生长。

步骤4中的体细胞萌发期为自由丝状体移植贝壳后20天内,营养藻丝生长期为7 月水温26℃以前,膨大藻丝形成期为7月~8月中旬,壳孢子形成期为8月中下旬至9 月上中旬,根据不同时期的丝状体生长发育对水温、光照、等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适时地调整光照强度。

步骤5中复合氮肥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尿素30~40份、氯化铵50~58份、稀硫酸2.5~3.0份、合成氨0.8~1.0份、β-丙氨酸0.005~0.008份、硫酸铵0.8~1.0份、硫酸锌0.2~0.4份、3-氨基异丁酸0.06~0.1份、凹凸棒土5.0~8.0份、智能肽0.1~0.3份、表面活性剂0.1~0.2份。有利于丝状体生长,并产生一定的抗逆性,帮助丝状体分殖,提高丝状体的质量和产量。

步骤6中在洗壳或换水时进行倒置、移位与调整,以利于丝状体贝壳上下层均匀受光,生长平衡。

步骤5中复合磷肥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碱性氨基酸5~15份、碱性矿粉3~5份、磷肥65~80份、茜素红0.1~0.3份、腐植酸5~15份、盐酸萘乙二胺0.08~0.12份、依普利酮0.05~0.08份、结合剂5~8份、氨水10~30份。上述成分处理后可以缩短培育周期,成活率高、可显著增加丝状体产量,促进丝状体生长。

实施例2:

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大规模培育方法,贝壳丝状体生长发育经历四个阶段:体细胞萌发期、营养藻丝生长期、膨大藻丝形成期、壳孢子形成期;优选的培育方法如下:

1)移植:将自由丝状体粉碎,稀释并喷洒至贝壳表面;

2)洗壳:处理壳面上生长的硅藻,间隔20天洗壳1次;

3)换水:1~6月内间隔10~15天换水1次,结合洗壳进行,6~9月内间隔14~16天换1/3~1/2水量,9~12月内间隔10~15天换水1次,水温差不超过2℃;

4)光照调节:体细胞萌发期,全日照,光照强度为500~1000勒克斯;营养藻丝生长期,全日照,光照强度为2500~30000勒克斯;膨大藻丝形成期,全日照,光照强度为2000~1000勒克斯;壳孢子形成期,光照8~10h,光照强度为1000~1500勒克斯;

5)施肥:在培养前期4~5月内施复合氮肥5~10 毫克/升、复合磷肥1~2 毫克/升;中期6~7月内施复合氮肥10 毫克/升、复合磷肥2~5 毫克/升;缩光期的后期停施复合氮肥,施复合磷肥10~15 毫克/升,并结合换水进行施肥;

6)倒置、移位与调整:5~7月内进行倒置、移位与调整2次;

步骤2中采用植食性海螺或桡足类处理壳面上生长的硅藻,抑制硅藻类的快速繁殖,可促进贝壳丝状体生长,还可降低培育人工费用。

步骤3中使用沙滤后的海水进行换水,换水期间对贝壳进行喷水,保持贝壳湿润,以免影响贝壳丝状生长。

步骤4中的体细胞萌发期为自由丝状体移植贝壳后20天内,营养藻丝生长期为7 月水温26℃以前,膨大藻丝形成期为7月~8月中旬,壳孢子形成期为8月中下旬至9 月上中旬,根据不同时期的丝状体生长发育对水温、光照、等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适时地调整光照强度。

步骤5中复合氮肥由以下成分及优选的重量份组成:尿素38份、氯化铵52份、稀硫酸2.8份、合成氨0.9份、β-丙氨酸0.006份、硫酸铵0.9份、硫酸锌0.3份、3-氨基异丁酸0.07份、凹凸棒土6份、智能肽0.2份、表面活性剂0.15份。有利于丝状体生长,帮助丝状体分殖,提高丝状体的质量和产量。

表面活性剂为膏状,表面活性剂由润滑油、微晶蜡、十八胺及硬脂酰胺组成;表面活性剂为粉状,表面活性剂由保水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聚合物组成。

步骤6中在洗壳或换水时进行倒置、移位与调整,以利于丝状体贝壳上下层均匀受光,生长平衡。

步骤5中复合磷肥由以下成分及优选的重量份组成:碱性氨基酸7份、碱性矿粉3.2份、磷肥72份、茜素红0.15份、腐植酸6份、盐酸萘乙二胺0.09份、依普利酮0.063份、结合剂4份、氨水15份。可显著增加丝状体产量,促进丝状体生长。结合剂为饱和Ca(OH )2,磷肥由磷酸二氢钾和过磷酸钙组成。

实施例3:

1)移植:自由丝状体经粉碎机粉碎至显微镜(10×10)下观察无分枝即可进行移植。将粉碎稀释后的自由丝状体藻液用喷壶喷洒至吊挂贝壳表面,一边喷洒一边搅匀。用50 分格生物计数框计数1 毫升水样,得到1 毫升水体含粉碎的自由丝状体藻丝段分别为300~700 段。移植后池面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接种3 天内保持水体静置,白天拉上育苗室所有的天窗、侧窗窗帘,光照强度控制在500 勒克斯以下,1 周后恢复正常光照培养,10~15 天须将贝壳表面多余的丝状体以及沉积的杂物洗去并换水,20~30 天观察自由丝状体在贝壳内的萌发情况。移植时间为3月20日。

2)洗壳:洗壳时间和次数主要视硅藻附着情况而定。一般20 天左右洗壳1 次。分别用植食性海螺和桡足类进行试验,处理壳面上生长的硅藻,桡足类处理效果显著,容易获得。植食性海螺处理硅藻需经常换水以及做好防逃措施,还可减少人工培育费用。

3)培养期间育苗池进行多次换水。在6 月之前,间隔10~15 天换水1 次,结合洗壳进行。6 月以后的中、后期,一般15 天换1/3~1/2 水量。夏季高温时,早上换水,以防瞬间水温变幅太大,引发丝状体病害,水温差不超过2℃。抽取的海水经过沙滤后使用。换水期间喷水保持贝壳湿润,以免影响贝壳丝状体生长。

4)光照调节:在丝状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丝状体生长发育对水温、光照等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适时地调整光照强度,如表1所示。

表1 坛紫菜贝壳丝状体生长发育时期的光时和光照强度

5)在培养前期4~5月内施复合氮肥5~10 毫克/升、复合磷肥1~2 毫克/升;中期6~7月内施复合氮肥10 毫克/升、复合磷肥2~5 毫克/升;缩光期的后期停施复合氮肥,施复合磷肥10~15 毫克/升,并结合换水进行施肥。

6)贝壳倒置、移位与调整:培养期间根据贝壳丝状体生长情况,在洗壳换水同时进行倒置、移位与调整,以利丝状体贝壳上下层均匀受光,生长平衡。培养期间共倒置贝壳2 次,即5 月份倒置1 次,缩光前即7月份再倒置1次。

7)温度控制:夏季高温时,白天关紧门窗,减少室外热空气流入室内;傍晚打开窗户,使空气对流达到降温的目的。8 月下旬丝状体贝壳成熟后,关紧门窗,防止水温下降过快、壳孢子过早释放、流产。

8)调整光照:7 月15 日开始调整光照,第一天下午4时至第二天上午8 时完全黑暗。

壳孢子采苗:9月10日进行壳孢子采苗,采用室内水泥池流水刺激采苗。采苗水温28℃。采苗持续时间上午7 时至下午3 时,下午2 时左右到达壳孢子的放散高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