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696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

目前用于屋顶景天植物绿化工程不论使用什么方法(如用塑料箱、盆栽箱、种植模块或直接种植到屋顶)都是使用有土的办法种植。但实际上将农村的田园土搬运到城市的屋顶上种景天植物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在这当中土层薄了景天植物会长不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土层厚了又加重了屋顶的承重量,对屋顶安全及寿命都有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绿化品种多样化,维护方便,提高了屋顶绿化率。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在屋顶上设有若干绿植固定槽,每个绿植固定槽上铺设一层防水缓冲层,每个绿植固定槽内设有一个绿植固定机构,绿植固定机构设置在排水缓冲层上,所述绿植固定机构包括机构壳体,机构壳体内设有种植腔,种植腔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一层第一营养层、第二营养层和第三营养层,屋顶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排水缓冲层相连通。

上述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其中,所述防水缓冲层由聚苯乙烯泡沫板构成,所述防水缓冲层包括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第一防水层与绿植固定槽过盈配合,第二防水层与第一防水层同轴设置,第二防水层的边缘与第一防水层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1为1‐3cm,所述第二防水层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支撑凸块,支撑凸块为棱台形结构,第一防水层的高度为h1,第二防水层的高度为h2,支撑凸块的高度为h3,h3:h2:h1=2:3:1,排水管与第二防水层和绿植固定槽内壁之间形成的排水腔相连通。

上述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其中,所述绿植固定机构的机构壳体由HDPE防水板拼接而成,机构壳体底部设有若干渗水孔,渗水孔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上透孔、储存腔和下透孔,上透孔的孔径d1为0.4‐0.8mm,下透孔的孔径d2为0.2‐0.4mm,储存腔为球体结构,储存腔所呈球体结构的直径d3为1‐2mm,上透孔的孔径d1为下透孔的孔径d2的2倍,上透孔的长度为L2、下透孔的长度为L3,L2=1.2*L3。

上述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营养层由有机土构成,第一营养层的厚度L4为1‐2cm。

上述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营养层由腐殖质构成,所述腐殖质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12‐18份干蚯蚓、30‐45份水稻秸秆、5‐8份白芷、26‐38份松树叶、1‐9份氧化钙、0.8‐4.5份维生素B1、1.2‐3.6份维生素B6、0.2‐2.9份维生素C、10‐22份白藤、7‐16份无花果和40‐50份水加入厌氧发酵罐中在35℃的温度下发酵6‐10天得到。

上述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营养层的厚度L5为3‐5cm。

上述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其中,所述第三营养层按重量份数计由火山灰20‐35份、水稻秸秆粉末18‐46份、覆盆子果泥15‐25份、碎松木8‐17份、淀粉5‐10份和水30‐45份混合制备而成。

上述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其中,所述第三营养层的厚度为2‐3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绿植固定机构在固定在绿植固定槽之前先制作完成,不同种类的绿植分别种植在不同的绿植固定机构中后,再放置如绿植固定槽内,操作方便,减少了屋顶的浇注工程,提高了屋顶的使用寿命。

防水固定层的结构设置,既能够对屋顶进行有效防水,又能够将绿植固定机构渗透下来的水自排水管排出,支撑凸块既起到了缓冲固定作用,又为水的流程形成了通道。

渗水孔的结构设置,既能够将水暂时存储在储存腔中,当植物缺水时反向供给,又能够在水份过多时排出。

三个营养层的结构和成份设置,合理有效的为植物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了屋顶绿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防水缓冲层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渗透孔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绿植固定槽1、防水缓冲层2、绿植固定机构3、机构壳体4、种植腔5、第一营养层6、第二营养层7、第三营养层8、排水管9、第一防水层10、第二防水层11、支撑凸块12、渗水孔13、上透孔14、储存腔15、下透孔16、屋顶17。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在屋顶17上设有若干绿植固定槽1,每个绿植固定槽上铺设一层防水缓冲层2,每个绿植固定槽内设有一个绿植固定机构3,绿植固定机构设置在排水缓冲层上,所述绿植固定机构包括机构壳体4,机构壳体内设有种植腔5,种植腔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一层第一营养层6、第二营养层7和第三营养层8,屋顶上设有排水管9,排水管与排水缓冲层相连通;

所述防水缓冲层由聚苯乙烯泡沫板构成,所述防水缓冲层包括第一防水层10和第二防水层11,第一防水层与绿植固定槽过盈配合,第二防水层与第一防水层同轴设置,第二防水层的边缘与第一防水层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1为1‐3cm,所述第二防水层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支撑凸块12,支撑凸块为棱台形结构,第一防水层的高度为h1,第二防水层的高度为h2,支撑凸块的高度为h3,h3:h2:h1=2:3:1,排水管与第二防水层和绿植固定槽内壁之间形成的排水腔相连通;

所述绿植固定机构的机构壳体由HDPE防水板拼接而成,机构壳体底部设有若干渗水孔13,渗水孔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上透孔14、储存腔15和下透孔16,上透孔的孔径d1为0.6mm,下透孔的孔径d2为0.3mm,储存腔为球体结构,储存腔所呈球体结构的直径d3为1.5mm,上透孔的孔径d1为下透孔的孔径d2的2倍,上透孔的长度为L2、下透孔的长度为L3,L2=1.2*L3;

所述第一营养层由有机土构成,第一营养层的厚度L4为1.5cm;

所述第二营养层由腐殖质构成,所述腐殖质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15份干蚯蚓、40份水稻秸秆、6份白芷、32份松树叶、6份氧化钙、2.5份维生素B1、2.2份维生素B6、1.6份维生素C、15份白藤、12份无花果和45份水加入厌氧发酵罐中在35℃的温度下发酵8天得到;所述第二营养层的厚度L5为4cm;

所述第三营养层按重量份数计由火山灰27份、水稻秸秆粉末25份、覆盆子果泥18份、碎松木12份、淀粉7份和水38份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第三营养层的厚度为2.5cm。

实施例二

如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其不同之处在于:

上透孔的孔径d1为0.4mm,下透孔的孔径d2为0.2mm;

所述第一营养层由有机土构成,第一营养层的厚度L4为1cm;

所述第二营养层由腐殖质构成,所述腐殖质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12份干蚯蚓、30份水稻秸秆、5份白芷、26份松树叶、1份氧化钙、0.8份维生素B1、1.2份维生素B6、0.2份维生素C、10份白藤、7份无花果和40份水加入厌氧发酵罐中在35℃的温度下发酵6天得到;所述第二营养层的厚度L5为3cm;

所述第三营养层按重量份数计由火山灰20份、水稻秸秆粉末18份、覆盆子果泥15份、碎松木8份、淀粉5份和水30份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第三营养层的厚度为2cm。

实施例三

如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混合模块式屋顶绿化系统,其不同之处在于:

上透孔的孔径d1为0.8mm,下透孔的孔径d2为0.4mm;

所述第一营养层由有机土构成,第一营养层的厚度L4为2cm;

所述第二营养层由腐殖质构成,所述腐殖质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将18份干蚯蚓、45份水稻秸秆、8份白芷、38份松树叶、9份氧化钙、4.5份维生素B1、3.6份维生素B6、2.9份维生素C、22份白藤、16份无花果和50份水加入厌氧发酵罐中在35℃的温度下发酵10天得到;所述第二营养层的厚度L5为5cm;

所述第三营养层按重量份数计由火山灰35份、水稻秸秆粉末46份、覆盆子果泥25份、碎松木17份、淀粉10份和水45份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第三营养层的厚度为3c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