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鱼塘投饲料装置,属于鱼塘投饲料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集约化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采用机器代替人工逐步被人们所认可,养殖设施与装备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投饲机因其节省人工和饲料,经济效益显著,逐渐被广大养殖户所认可,成为现在渔业养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鱼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鱼产量也逐年提升。要保证鱼类养殖的稳产和高产,投饲方式是其重要的因素,只有投饲方式与当前鱼类快速增长的发展形势相适应,才能提高人工养殖鱼类的产量和质量。
可现如今的大部分投饲机都采用固定式投饲的方法,存在投饲距离短,范围小等缺点,集中投喂时大量鱼聚集在投饵机周围抢食,会明显造成局部溶氧下降,通常在投料30分钟的时候,溶氧就会下降3mg/L左右,导致食欲减退。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鱼塘投喂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鱼塘投喂装置,使其可以在水面上行走,扩大投饲的范围,提高投饲的均匀度;同时简化投饲机的结构,降低投饲机的重心以便提高投饲机水面行走的稳性。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鱼塘投饲料装置,包括浮体、直线行走机构1、储料箱2、上料装置4、抛料装置3;所述直线行走机构1包括一根与鱼塘两岸固定连接的缆绳,所述缆绳由固定在浮体上的行走动力机构驱动,带动整个鱼塘投饲料装置在水面上来回移动;所述储料箱2固定在浮体上,其内部设有上料装置4,上料装置包括竖直的蛟龙套筒401、上料蛟龙402;所述储料箱2下端密封,过半体积位于水面下方;所述抛料装置3包括抛料电机307、甩料盘302,所述抛料电机307设于甩料盘302的上方,所述抛料电机307与甩料盘302传动连接;所述上料装置4自下而上与甩料盘302同轴对接,且上料蛟龙402与所述抛料电机307传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利用直线行走机构利用的投饲装置上来,大大扩大了投饲的范围,同时,对抛料装置的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通过将储料箱设置在整个抛料装置的底部,降低重心,提升水面行走的稳性,并仅仅采用一个抛料电机作为动力机构,实现了自下而上送料,横向360度大范围抛料。
进一步的,所述抛料装置3还包括一体固定的固定架301、电机固定架305和电机罩306;所述抛料电机307固定在电机固定架305上部,所述甩料盘302固定在固定架301的上部;所述电机罩306罩设在所述抛料装置3的外部,并与固定架301之间留有供甩料盘302将料甩出的环形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抛料装置3还包括传动盘304、棘轮303,所述传动盘、棘轮将抛料电机的输出轴与甩料盘302、上料蛟龙402同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箱2上部设有加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装置4设在所述浮体的中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直线行走机构1包括设在所述浮体的两侧的一对卷扬装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抛料装置3的电机罩306上设有供所述缆绳穿过的一对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缆绳为钢丝绳。
进一步的,所述抛料电机307的转速为300r/min,功率为100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直线行走机构利用的投饲装置上来,大大扩大了投饲的范围。
2)对抛料装置的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通过将储料箱设置在整个抛料装置的底部,降低重心,提升水面行走的稳性。
3)仅仅采用一个抛料电机作为动力机构,实现了自下而上送料,横向大范围抛料。
4)抛料范围为360度,无死角。
5)上料机构和抛料装置共用一个电机,既能节省空间,又能节省能源消耗。
6)抛料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市场前景。
7)棘轮的设置有效防止接线或其他不正规操作造成电机反转,从而使上料蛟龙反转造成蛟龙套筒最下端堵塞。由于储料箱为密封结构,清理极为不便,因此选用不得逆转的棘轮代替联轴器的作用。设计巧妙。
8)直线行走装置结构简单,行走稳定,行走轨迹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9)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方便;由于储料箱下端密封设计,其结构重心大大降低,与现代鱼塘投饲机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池塘中行走并投饲,能够满足大中型鱼塘投喂的要求,改变了传统固定式投饲的方法,其投饲区域大大增加,解决了大中型鱼塘中仍然采用固定投喂方式这一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式鱼塘投饲料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式鱼塘投饲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上料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抛料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式鱼塘投饲料装置的投料范围示意图。
图中,1.行走机构,2.储料箱,3.抛料装置,4.上料装置,301.固定架,302.甩料盘,303.棘轮,304.传动盘,305.电机固定架,306.电机罩,307.抛料电机,401.蛟龙套筒,402.上料蛟龙。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鱼塘投饲基本采用固定的投饲方法,但由于在大型池塘中,鱼类觅食范围有限,定点投饲会造成局部缺氧,从而能影响鱼类进食。本次研制装置采用钢丝绳作为运行轨迹,竖直上料进行抛撒的方式进行抛料。其运行轨迹及投饲范围如图所示。
本装置主要由储料箱2、上料装置4、抛料装置3和直线行走机构1组成。储料箱2中加入饲料,经过上料装置4将饲料送进抛撒装置3中,经过电机高速旋转,将饲料抛撒出去。整个机构安装在行走机构中,在钢丝绳的牵引下沿固定轨迹行驶。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
1、储料箱
储料箱2由2mm不锈钢薄板焊接而成,下端呈45°漏斗形,方便下料,由于料箱下端浸没在水中,因此储料箱下端为封闭结构。该储料箱装载量可根据不同的投喂量进行设计。
2、上料装置
上料装置4采用蛟龙式上料机构,并垂直固定在料箱中,下端采用迷宫式密封方式,对于蛟龙挤压饲料后的颗粒粉末密封效果更好。整体结构依然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结构图如下:
3、抛料装置
抛料装置主要由抛料电机307、甩料盘304、棘轮303、电机罩306等组成。
由于本次设计中采用上料机构4和抛料装置3共用一个电机,既能节省空间,又能节省能源消耗。但上料机构中由于上料速度为40/s,上料速度较慢,所以电机速度较慢;但甩料机构中要保证甩出得饲料半径较大,满足投喂需求,因此甩料电机必须转速较大。因此电机的转速是个矛盾的选择。经过计算和试验,最终选择300r/min,100W电机为最合适的型号,最终经过整机试验也同样验证了本次选型。
而本次抛料装置3中采用棘轮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接线或其他不正规操作造成电机反转,从而使上料蛟龙反转造成蛟龙套筒最下端堵塞。由于储料箱为密封结构,清理极为不便,因此选用不得逆转的棘轮代替联轴器的作用。具体结构参见图4。
4.直线行走机构
本次直线行走机构主要由钢丝绳、绞盘、电机,浮船等组成。整个动力主要采用钢丝绳作为牵引,钢丝绳通过电机驱动的绞盘牵引整个装置在池塘中行走。其结构在装配图中有所体现。行走轨迹为一条直线,如图5所示,能够满足投饲范围要求。行走装置结构简单,行走稳定,行走轨迹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方便;由于储料箱下端密封设计,其结构重心大大降低,与现代鱼塘投饲机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池塘中行走并投饲,能够满足大中型鱼塘投喂的要求,改变了传统固定式投饲的方法,其投饲区域大大增加,解决了大中型鱼塘中仍然采用固定投喂方式这一缺点。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和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