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62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经济作物配套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经济作物,也是全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我国的油茶林大多为自然生长的天然林,属于低产林或老油茶林,其结果小、产量低,出油率也较低,导致油茶林的经济效益较差。近些年来,国内各地开展了低产油茶林改造工作,其中,有相当多的地方是采用全部砍伐、全新营造的方式。由于油茶从种植到封行有几年的过程,且在这几年中,油茶的产量很低,因而,人们尝试在新种植的油茶林中套种经济作物,以便提高油茶种植初期的经济效益。目前,在油茶林中套种的经济作物主要有薯类、豆类、中药材类等。

黄秋葵(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亦称咖啡黄葵,俗名羊角豆、潺茄,而在中国江西省西部的萍乡,当地人称之为“洋辣椒”。黄秋葵原产地为非洲今日埃塞俄比亚附近以及亚洲热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耐旱不耐涝。目前,黄秋葵以菜土和旱地单独种植为主。

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51773.1)公开的“杨梅林下黄秋葵有机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栽培东西向的杨梅树若干行;②冬季杨梅树外围沟施有机肥;③3月中下旬在相邻两行杨梅树中间清理出种植带,中间开沟施有机肥;④4..月上旬开始,靠种植带两边打孔直接播种黄秋葵;⑤5月中下旬黄秋葵开始开花,坐果后及时除去花冠残留,到7月~11月即采摘上市;⑥黄秋葵的采摘一直持续到霜降,黄秋葵受冻枯萎结束;收集黄秋葵秸秆和杨梅清园的枯枝落叶、柴草,清理出场地,烧制成草木灰,待冷却后再作为杨梅的追肥。

另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910234672.8)公开的“一种苦楝树与黄秋葵间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苦楝树的种植、黄秋葵的育种、间种地的准备、黄秋葵的间种、黄秋葵的田间治理和果实采收等步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油茶林中套种黄秋葵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既能提高林土资源利用效果,又能降低新造油茶林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发明一种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方法,其套种过程如下:

㈠、油茶林选择:

选择坡度小于15°,海拔高度低于500m,土质疏松肥沃,土层厚度在35cm以上,树龄低于3年的新造油茶林作为套种油茶林;

㈡、套种油茶林整理:

沿着等高线方向,在套种油茶林中的每两行油茶树之间开挖待种沟,沟深20cm以上,沟宽为油茶树行距的1/2-2/3,沟底整平;

㈢、待种沟处理:

⑴、铺底土:先在待种沟的底部平铺2-4cm厚的底土,压实整平;

⑵、填混合土壤:再在底土表面填入混合土壤,厚度为余下沟深的2/3-3/4,整平压实;

⑶、灭菌:先再用重量浓度为1.5-3.0%的石灰水,按40-60ml/㎡的比例喷洒混合土壤表面和待种沟的侧壁;8-12天后,将浓度为500-800ppm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按100-220ml/㎡的比例喷洒在混合土壤表面,自然晾晒4-7天;

⑷、填培育土壤:再用培育土壤填满余下空间,并高出土表20-30cm,成为处理待种沟;

㈣、作畦:

将处理待种沟表面的培育土壤整理成种植畦,畦宽为阳光照射宽度的1/2-4/5,畦长为4-7m,畦的四周均作成4-8°的斜坡;

㈤、挖穴:

按宽度方向,在种植畦上开挖宽、窄两行种植穴,种植穴深均为10-18cm,穴宽均为15-25cm,窄行种植穴的穴间距为30-40cm,宽行种植穴的穴间距为40-70cm,宽行与窄行的行间距为种植畦宽的1/3

㈥、移栽:

⑴、选苗:在黄秋葵培育苗圃中,选择生长稳定,子叶鲜绿,无病虫害,有三截以上子叶的幼苗作为待起幼苗;

⑵、起苗:将待起幼苗从苗圃中挖出,保持根系完整,粘带的苗土重量为幼苗重量的8-12倍,成为待移栽苗;

⑶、种植:先在种植穴底部按30-60g/穴的标准,施放腐熟厩肥或生物有机肥;将待移栽苗的根部放入重量浓度为5-10%的草木灰混合液中,浸泡3-8min,再按2株/穴的标准放入种植穴中,用土填满压实,并在幼苗根部垒堆成坡度在3-5°的垄堆,浇足定根水;

㈦、管理:

⑴、前期管理:种植后1个月内,当气温在20-30℃时,每隔2-3天浇一次水,水量为200-350ml/穴;每隔10-12天,沿距离黄秋葵根部5-10cm成环形施肥,生物有机肥为60-100g/穴或牲畜粪100-200g/穴;

当气温在30℃以上且阳光强烈时,在10:00-15:00点时段,用遮阳网覆盖,同时,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水量为150-240ml/穴;每隔4-6天施肥,生物有机肥为60-100g/穴或腐熟厩肥200-340g/穴;

当气温在20℃以下时,用地膜覆盖,每隔4-6天浇一次水;每隔10-15天施肥,生物有机肥100-200g/穴或牲畜粪300-400g/穴;

⑵、中后期管理:种植1个月后,水肥按黄秋葵的常规种植管理;

㈧、采收:

当黄秋葵果实成熟后,按常规方法采收。

所述底土是林地表土,也可以是由细沙与林地表土按1:(6-8)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的混合土壤是林地表土与有机肥按1: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也可以是由油茶树叶、油茶果壳、油茶枯饼和林地表土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

⑴、油茶树叶处理:先在潮湿阴凉处,将油茶树叶堆放成15-30cm高的油茶树叶堆,再将牲畜粪尿按3-8kg/㎡的标准洒在油茶树叶堆表面,自然放置15-20天,成为处理油茶树叶;

⑵、油茶果壳处理:先将油茶果壳粉碎成60目以上的油茶果壳细料,再加入占其重量1.5-2.5%的微生物功能团、10-15%的稻壳,混匀,同时加入占油茶果壳细料重量15-20%、30-40℃的温水,自然处理10-15天,成为处理油茶果壳;

⑶、油茶枯饼处理:先将油茶枯饼粉碎成40目以上油茶枯饼细料,再向油茶枯饼细料中加入同等重量的沸水,搅匀,待水温降至50℃时过滤,收集油茶枯饼滤渣;

⑷、混合:将处理油茶树叶、处理油茶果壳、油茶枯饼滤渣按照(3-5):1:(0.4-0.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并处理成40目以上的混合物料;再将混合物料与林地表土按1:(3-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即成混合土壤。

所述微生物功能团是解钾菌、解磷菌、木霉素(绿色木霉或康宁木霉)、链霉菌、乳酸杆菌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

所述培育土壤是林地表土:土杂肥:生物有机肥按3: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也可以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土杂肥30-40 细沙 3-7 池塘淤泥10-15

无机盐1-3.5 腐烂秸秆 10-15 食用菌脚料20-35;

其制备过程如下:

⑴、池塘淤泥处理:将池塘淤泥自然阴干至水分小于10%,成为干淤泥;

⑵、腐烂秸秆处理:将腐烂秸秆粉碎成40目以上的细料,然后,堆放在潮湿处10-15天,再自然晾晒至水分小于10%,得腐烂秸秆粉;

⑶、食用菌脚料处理:将食用菌脚料粉碎成40目以上的食用菌脚料粉;

⑷、初混:将干淤泥、腐烂秸秆粉、细沙、无机盐、食用菌脚料粉、土杂肥混合均匀,成为初混料;

⑸、复混:将初混料与林地表土按1:(1.5-2)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即成培育土壤。

所述无机盐是硫酸镁、氯化锌、磷酸氢二钾、碳酸氢钙、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当为两种以上时,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

所述细沙是由河沙经80目筛网筛分的沙粒。

所述土杂肥是以杂草﹑垃圾﹑灰土等所沤制的肥料,其主要包括各种土肥、泥肥、糟渣肥、骨粉、草木灰、屠宰场废弃物及城市垃圾等。

所述有机肥是市售的有机肥。

所述生物有机肥是市售的生物有机肥。

所述腐烂秸秆是由玉米杆、高粱杆按1:1的重量比例混合,经过堆积腐烂处理而成。

本发明的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方法,在新造油茶林中的行间采用开沟、改良土壤和肥水管理等措施,尤其是改良土壤所用的混合土壤,主要是由油茶的废弃物制备而成,既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更含有茶多酚、茶皂素等,具有杀虫灭菌作用,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得套种的黄秋葵生长良好,进而既能提高林土资源利用效果,又能增加经济收入,降低新造油茶林的维护成本。

按照本发明的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方法,曾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进行了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对比试验,下表为试验对照数据:

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试验对照数据表

(注:上表中的套种试验油茶林与对照油茶林的立地条件、土壤、水肥、小区气候等基本接近,种苗为同龄、同一品种,均为种植后4年;套种试验油茶林采用本发明的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方法;对照油茶林按常规方法管理)。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套种的油茶林的产量比常规种植的油茶林亩产均高出44.6kg,加上黄秋葵的增加收入,既提高了油茶林的种植效率,又降低了低了油茶林的营造与维护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的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方法,其套种过程如下:

㈠、辅助材料制备:

⑴、底土制备:

按重量份分别取细沙1份、林地表土7份,混合均匀,即为底土。

⑵、混合土壤制备:

本例的混合土壤是由油茶树叶、油茶果壳、油茶枯饼和林地表土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油茶树叶处理:先在潮湿阴凉处,将油茶树叶堆放成25cm高的油茶树叶堆,再将牲畜粪尿按6kg/㎡的标准洒在油茶树叶堆表面,自然放置18天,成为处理油茶树叶;

②、油茶果壳处理:先将油茶果壳粉碎成60目以上的油茶果壳细料,再加入占其重量2%、由解钾菌、解磷菌、绿色木霉、乳酸杆菌按等重量份混合而成的微生物功能团、12%的稻壳,混匀,同时加入占油茶果壳细料重量18%、35℃的温水,自然处理12天,成为处理油茶果壳;

③、油茶枯饼处理:先将油茶枯饼粉碎成40目以上油茶枯饼细料,再向油茶枯饼细料中加入同等重量的沸水,搅匀,待水温降至50℃时过滤,收集油茶枯饼滤渣;

④、混合:将处理油茶树叶、处理油茶果壳、油茶枯饼滤渣按照4:1:0.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并处理成40目以上的混合物料;再将混合物料与林地表土按1:4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即成混合土壤。

⑶、培育土壤制备:

按重量份分别取土杂肥35份、细沙5份、池塘淤泥12份、无机盐2.5份(由等重量份的硫酸镁、氯化锌、磷酸氢二钾、碳酸氢钙、硫酸铁混合而成)、腐烂秸秆1份、食用菌脚料28份;

其制备过程如下:

⑴、池塘淤泥处理:将池塘淤泥自然阴干至水分小于10%,成为干淤泥;

⑵、腐烂秸秆处理:将腐烂秸秆粉碎成40目以上的细料,然后,堆放在潮湿处12天,再自然晾晒至水分小于10%,得腐烂秸秆粉;

⑶、食用菌脚料处理:将食用菌脚料粉碎成40目以上的食用菌脚料粉;

⑷、初混:将干淤泥、腐烂秸秆粉、细沙2、无机盐、食用菌脚料粉、土杂肥混合均匀,成为初混料;

⑸、复混:将初混料与林地表土按1:2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即成培育土壤。

㈡、油茶林选择:

选择坡度小于15°,海拔高度低于500m,林间郁闭度在70-85%,土质疏松肥沃,土层厚度在35cm以上,树龄低于3年的新造油茶林作为套种油茶林;

㈡、套种油茶林整理:

沿着等高线方向,在套种油茶林中的每两行油茶树之间开挖待种沟,沟深20cm以上,沟宽为油茶树行距的2/3,沟底整平;

㈢、待种沟处理:

⑴、铺底土:先在待种沟的底部平铺3cm厚的底土,压实整平;

⑵、填混合土壤:再在底土表面填入混合土壤,厚度为余下沟深的3/4,整平压实;

⑶、灭菌:先再用重量浓度为2.5%的石灰水,按50ml/㎡的比例喷洒混合土壤表面和待种沟的侧壁;10天后,将浓度为650ppm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按18010ml/㎡的比例喷洒在混合土壤表面,自然晾晒6天;

⑷、填培育土壤:再用培育土壤填满余下空间,并高出土表25cm,成为处理待种沟;

㈣、作畦:

将处理待种沟表面的培育土壤整理成种植畦,畦宽为阳光照射宽度的3/4,畦长为5m,畦的四周均作成6°的斜坡;

㈤、挖穴:

按宽度方向,在种植畦上开挖宽、窄两行种植穴,种植穴深均为15cm,穴宽均为20cm,窄行种植穴的穴间距为33cm,宽行种植穴的穴间距为55cm,宽行与窄行的行间距为种植畦宽的1/3;

㈥、移栽:

⑴、选苗:在黄秋葵培育苗圃中,选择生长稳定,子叶鲜绿,无病虫害,有三截以上子叶的幼苗作为待启幼苗;

⑵、启苗:将待启幼苗从苗圃中挖出,保持根系完整,粘带的苗土重量为幼苗重量的10倍,成为待移栽苗;

⑶、种植:先在种植穴底部按45g/穴的标准,施放腐熟厩肥或生物有机肥;将待移栽苗的根部放入重量浓度为8%的草木灰混合液中,浸泡6min,再按2株/穴的标准放入种植穴中,用土填满压实,并在幼苗根部垒堆成坡度在4°的垄堆,浇足定根水;

㈦、管理:

⑴、前期管理:种植后1个月内,当气温在20-30℃时,每隔2-3天浇一次水,水量为300ml/穴;每隔10-12天,沿距离黄秋葵根部8cm成环形施肥,生物有机肥为80g/穴或牲畜粪150g/穴;

当气温在30℃以上且阳光强烈时,在10:00-15:00点时段,用遮阳网覆盖,同时,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水量为200ml/穴;每隔4-6天施肥,生物有机肥为80g/穴或腐熟厩肥300g/穴;

当气温在20℃以下时,用地膜覆盖,每隔4-6天浇一次水;每隔10-15天施肥,生物有机肥150g/穴或牲畜粪350g/穴;

⑵、中后期管理:种植1个月后,水肥按黄秋葵的常规种植管理;

㈧、采收:

当黄秋葵果实成熟后,按常规方法采收。

本发明的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方法,适合于新造油茶林套种,也可用于油茶林下套种其它蔬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