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简易捕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117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竹制简易捕鱼装置。



背景技术:

收集鱼类标本是鱼类物种资源调查的重要一个步骤,保持鱼类标本的完整性对于标本的鉴定非常重要。之前在河流、小溪的鱼类物种资源调查中,通常使用电击、网捕等方法,电击法对鱼类的损伤较大,而且一般电击鱼类数量较多,超出调查工作的需要,浪费了鱼类资源;网捕法一般需要调查人员移动进行,对鱼类干扰较大,捕捞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小型水域(河流或小溪)开展鱼类调查的纯竹制简易捕鱼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捕鱼装置,所述捕鱼装置包括:引力装置1和存储装置2。

所述引力装置1为一中空竹筒;

所述存储装置2由竹条编织而成,排列成圆锥形,侧面用藤条连接固定,所述存储装置2的直径大于所述引力装置1的直径,顶端用藤条封口,顶端与所述引力装置1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纯竹制简易捕鱼装置包括:

引力装置1,所述引力装置为一中空竹筒,长度在200CM,直径约15-20CM,放入水中,可顺势产生吸引力,在其影响下,鱼类顺水游入引力装置,并进入存储装置。存储装置2由竹条编织而成,排列成圆锥形,侧面用藤条连接固定,顶端用藤条封口。

所述纯竹制简易捕鱼装置的所有部件主要用竹子组成,使用时仅用石头挤压固定即可,不用人工蹲守。定时查看,取下存储装置,收获捕捞的鱼类。本装置对鱼类伤害小,而且省人工,收集鱼类标本对后续鉴定及开展其他研究活动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实用于溪流等小型水域的鱼类调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适于纯竹制简易捕鱼装置,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垂直高度约 150CM,直径略大于引力装置的直径,顶端用藤条扎口,顶端与引力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持久耐用,取材容易,制作技术简单;利用中空竹筒对流水的吸引力原理设计,实现鱼类调查样本收集的非损伤操作,为后续鉴定等工作提供完整的标本,而且无需蹲守,省人工,提高野外调查工作效率。

竹制简易捕鱼装置由引力装置和存储装置组成,通过引力装置中空对水的引力,使鱼顺水进入引力装置,顺势进入链接在引力装置上的存储装置。在调查中,仅需将本装置在水域的合适位置,用石头挤压固定即可,而存储装置是由竹条编织而成,不容易对鱼类造成伤害,在调查收集过程中也不需要专人守候。本装置比网捕省力,比电击科学,人性化,装置结构简单,用材取材方便,制作技术简单。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纯竹制简易捕鱼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引力装置,2-----存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纯竹制简易捕鱼装置,包括引力装置1和存储装置2,所述引力装置为一中空竹筒。

由中空竹筒在流动的水中产生的水势引力,利用此种引力,鱼类顺着水流游入竹筒,并进入所述存储装置2。所述存储装置2由竹条编织而成,呈圆锥形,顶端用藤条或类似物封扎,底部与引水装置一端相连。保证鱼类从引水装置一端游入,从另外一端与存储装置连接处进入存储装置,而存储装置底部已封扎,不易游出,确保游入鱼类保持在存储装置中,存储装置也不会对鱼类造成伤害,保证了标本的完整性和正常的活动,达到为后续标本的鉴定和相关研究提供活的完整的标本。

引力装置1通过利用流水的引力,使鱼顺水游入竹筒,并顺势进入存储装置,而存储装置由竹条2编织而成,成圆锥形,保证了水的流通性,为捕获的鱼类提供暂时的生存环境,在圆锥形的存储装置表面用藤条间隔固定,顶端用藤条或类似物封固,而存储装置的另外一端与竹筒的一端紧密结合,防止藤条变形,鱼类游出。整个装置都不影响水的流通性,保证鱼类的正常活动,并阻止其游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