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修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533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果树修剪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树修剪机。



背景技术:

果树种植时需要对树枝进行修剪。在果园的作业过程中,果树修剪主要人工操作剪刀进行,劳动强度大以及劳动效率低下;并且,对于较粗的树枝或者高度较高的树枝,人工修剪不动或需要攀爬修剪,较粗的树枝需要使用据进行切割,因而不仅劳动效率低而且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现在还没有一种机器适用于果树的自动修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对果树树枝进行自动修剪且效率高的果树修剪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果树修剪机,包括动力机车,其结构特点是:动力机车上铰接有下支撑臂和驱动下支撑臂摆动的底座油缸,所述下支撑臂上铰接有外伸支臂和驱使外伸支臂摆动从而调整外伸距离的伸展油缸,外伸支臂上连接有其摆动轨迹所形成的平面与外伸支臂的摆动轨迹所形成的平面平行或重合的连接座和驱动连接座摆动的摆动动力装置,连接座上连接有由切割电机驱动的切割锯片,连接座上装有遮挡住切割锯片一侧且呈弧形的遮挡罩,所述动力装置、底座油缸、伸展油缸、摆动动力装置和切割电机皆由控制器控制。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底座油缸驱使下支撑臂摆动使下支撑臂呈打开状态,再通过伸展油缸的推动驱使外伸支臂向外侧打开,使连接座上的自动切割装置位于待修剪的绿化植物上,通过摆动动力装置的动力驱动,使切割电机驱动的切割锯片调整最佳的切割角度,可对果树进行树枝修剪,当动力机车在果园中行走时,可对两侧的果树进行修剪,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劳动效率高和修剪范围大的优点。

所述连接座固接有转动连接在外伸支臂的外伸端部的转轴,所述摆动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在外伸支臂上且与伺服驱动电机动力连接的旋转变速箱,旋转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蜗杆段,所述转轴上装有与蜗杆段啮合的动力蜗轮。

所述摆动动力装置包括固接在连接座上的连接杆,连接杆与外伸支臂的外伸端部通过铰轴铰接,所述外伸支臂上铰装有拉动油缸,拉动油缸的活塞杆与连接座铰接。

所述动力机车上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驱动水平转动的转盘支座,所述下支撑臂铰装在转盘支座上。

所述转盘支座固接有转动连接在动力机车的后支撑座上的主转轴,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在后支撑座上且由主驱动电机动力驱动的主变速箱,主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蜗杆段,所述主转轴上装有与蜗杆段啮合的蜗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机构可对果树的树枝进行自动修剪,具有劳动效率高和修剪范围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C-C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果树修剪机的实施例,其包括动力机车1,动力机车1可采用手扶拖拉机或小型田园管理机车,其具体的行走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操控机构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动力机车1上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驱动水平转动的转盘支座2,转盘支座2上铰接有下支撑臂3和驱动下支撑臂3摆动的底座油缸4,所述下支撑臂3上铰接有外伸支臂5和驱使外伸支臂摆动从而调整外伸距离的伸展油缸6,下支撑臂3与两只外伸支臂5皆处于同一平面内,因此,通过底座油缸4以及伸展油缸6的动力驱动,可将外伸支臂5的外伸端向外侧扩展。外伸支臂5上连接有其摆动轨迹所形成的平面与外伸支臂5的摆动轨迹所形成的平面平行或重合的连接座7和驱动连接座7摆动的摆动动力装置,所述连接座7上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装有切割电机9,切割电机9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切割锯片10,连接座7上装有遮挡住切割锯片10一侧且呈弧形设置的遮挡罩11,遮挡罩的设置即可以遮挡切割锯片,避免切割锯片的旋转切割刀其他不需要切割的部位,遮挡罩的设置还可以遮挡部分修剪后的树枝,避免其伤害操作人员,所述动力装置、底座油缸、伸展油缸、摆动动力装置和切割电机皆由控制器控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PLC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其具体的控制结构根据动作过程即可得出,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动力装置包括固接在连接座7上的连接杆15,连接杆与外伸支臂5的外伸端部通过铰轴铰接,所述外伸支臂5上铰装有拉动油缸16,拉动油缸16的活塞杆与连接座7铰接,通过拉动油缸16的拉动作用,可使连接座旋转一定角度,即带动切割锯片10进行旋转,调整切割角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转盘支座2固接有转动连接在动力机车1的后支撑座上的主转轴,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在后支撑座上且由主驱动电机17动力驱动的主变速箱18,主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蜗杆段,所述主转轴上装有与蜗杆段啮合的蜗轮,主驱动电机17的动力输入轴输入至主变速箱中,通过伞齿轮、中传轴以及圆柱齿轮的动力传动将其输送至动力输出轴35,该动力输出轴35上设置上述蜗杆段,当然主变速箱可以其他的结构,在此不一一例举,上述结构充分利用了蜗轮蜗杆传动时自带的自锁性能,从而保证转盘支座的转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连接座7固接有转动连接在外伸支臂5的外伸端部的转轴,所述摆动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在外伸支臂5上且与伺服驱动电机动力连接的旋转变速箱,旋转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蜗杆段,所述转轴上装有与蜗杆段啮合的动力蜗轮,上述结构未在图中详细描述,具体可以采用类似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主变速箱的动力传动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