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绕式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在植树绿化中,养护管理在绿化建设中十分重要,而科学合理的树木灌溉是苗木茁壮成长的关键,灌溉量和灌溉方式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状态,树木灌溉系统要注重植物的需水要求,考虑节水、节能、方便实用。
尤其在较为干燥且锁水能力较差的地区,植被更需要随时补充水分,而往往这些地区水资源恰恰是极其稀缺资源,因此如何给水和节水就变得尤为重要。
授权公告号为CN203633269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树喷灌系统,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主管,主管上设置多个支管,支管外端连接“Y”形三通,“Y”形三通的输出端连接快速接头,快速接头外端设置喷头,支管根据树高选择合适的高度,主管根基实际需求铺设,该系统喷头双向喷洒,均匀性高特别适合大树高空喷灌。
授权公告号为CN205233033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压地下穴贮滴灌组件,包括贮水容器、进水纸管、稳流器,贮水容器包括进水口、透水小桶和贮水底盘,透水小桶为圆柱型容器,顶部密闭,内部中空,下部无底,侧壁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上开有微孔。贮水容器还包括设置于透水小桶上方的罩体,罩体内安装有微型无线摄像头,透水小桶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出流稳定,灌水均匀度高;可对织物进行缓慢的润灌,降低灌溉频率;部容易出现堵塞问题,可以观察透水小桶内的水质,以及导流管与透水小桶的接口情况,对判断是否发生堵塞、植物根系是否侵入提供依据。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喷灌虽然能对叶片产生湿润和降温效果,但吸收水分的主要还是根部,而喷灌的水从空中落到地面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水直接在空中蒸发,尤其在干燥炎热地区,空中可能会丢失大量的水资源,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喷灌还是滴灌,其灌溉的区域都是辐散性的,在土地锁水能力差的情况下根部还来不及吸收,大部分水就流失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绕式灌溉装置,其解决了常规灌溉的区域辐散性问题,具有灌水均匀度高、水资源利用率高、节水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环绕式灌溉装置,包括贮水容器,所述贮水容器的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贮水容器内设置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包围的区域竖直贯穿,所述贮水容器和所述环形隔板之间形成水仓,所述环形隔板高度小于贮水容器外壳,所述顶部设置有圆形中空的隔热盖板,所述贮水容器、所述环形隔板、所隔热盖板以及所述水仓均拆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组件,两部分所述组件通过所述扣接件的扣接为整体。
采用上述结构,贮水容器和环形隔板的设置将树木的灌溉区域变成的围绕树干均匀铺水,可以有效的将灌溉的水尽可能的顺着树根流下,从而保证树根对水分的充分吸收,进而提供树木所需的浇水量以及浇水次数就较少,同时,由于水是自树干向下的,不像其他灌溉方式辐散到各个区域,这就形成自杆向下的椭圆状泥土湿润层,也就是说泥土自上而下比自树干中心向外的湿润程度更高,这就促使树根向下生长,扎根牢固,尤其是对于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甚至沙化的地区,树根向下扎根更能锁住泥土中的养分和水分,缓解甚至消除水土流失的情况;另外将所有零件设置为可拆卸的两部分是为了便于将本装置环绕安装在已经种植的树干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贮水容器内设置有喷气管道,所述喷气管道的喷气口位于所述水仓中,所述喷气口的开口方向自所述贮水容器的底面越过所述环形隔板的边缘倾斜指向环形隔板的轴心,所述贮水容器外壁上设置有吸气机构,所述吸气机构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喷气管道与出气口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喷气管将水仓中的水喷出,形成容腔内的喷灌效果,可以有效的增加水中的水溶氧含量,从而增加树根呼吸所需的氧气的提供,加速树根生长;并且喷射式的水珠更为细密,泥土能更容易吸入并下流,有效的减少直接浇水而导致的泥土变得紧致的情况;另外的,由于是腔内喷灌,水分的蒸发量极少,节水效果极佳,尤其是在炎热干燥地区,能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成倍的减少水分蒸发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贮水容器的外层包含隔热层,所述顶部设置有圆形中空的隔热盖板,所隔热盖板拆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组件,两部分所述组件通过所述扣接件的扣接为整体。
采用上述结构,隔热层可以保证内部水仓的温度低于外界温度,也减少了阳光直射堆积热量而导致的水分蒸发。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环形隔板的上方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喇叭状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接杆,所述接杆固定在所述贮水容器的内壁上,所述挡板拆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组件,两部分所述组件通过所述扣接件的扣接为整体。
采用上述结构,挡板可以对蒸发的水分起到一定的冷凝作用,进一步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同时可以阻止喷射出的水飞溅出,并提供回流导向,将水回流至水仓;若处在降雨天气还能将水引导至水仓储存。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环形隔板的顶部套接有基环,所述基环的上方连接有透水罩,所述透水罩与所述挡板的内壁连接,所述透水罩以及所述基环拆分为对称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组件通过所述扣接件的扣接为整体。
采用上述结构,基环将透水罩固定并撑开,透水罩可以对喷射的水柱起到阻挡和分散作用,防止水柱对树干产生直接冲击,同时水柱通过透水罩之后可以分散为更为细密的水珠粒,有助于土壤和树根吸收,并且透水罩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的溅射,配合挡板几乎可以把所有的溅射的水回收,增加了节水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盖板的圆形中空部分连接有隔热软罩,所述隔热软罩的端部连接有活动绑带,所述隔热软罩和活动绑带拆分为堆成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的活动绑带相互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每一棵树的树干直径都是不同的,因此隔热罩与树的连接处不能采用刚性连接,采用隔热软罩和活动绑带可以有效的既能满足不同的直径的树的需求也个树木成长提供了空间,以保证不会对树木产生损害以及阻挡了树木正常生长;而隔热软罩本身起到了对水仓降温的效果,减少了水分的蒸发,配合隔热盖板和贮水容器外壳使得树根区域能保持较为适宜的生长温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水仓中设置有水位监测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水位监测机构可以及时的反馈水仓内的水位情况,以及时的自动向水仓内加水,实现储水、灌溉全自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贮水容器外壁位于挡板的上方设置有斜向内的细孔。
采用上述结构,斜向内的细孔可以在降雨时将雨水引导至水仓内,从而起到储藏雨水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热软罩由透气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透气性软罩可以防止内部形成封闭容腔,从而影响了这部分区域的根部的呼吸,透气性软罩起到了换气作用,将根部呼吸产生的废气排出,并且置换进入新鲜的空气,更好的促进根部生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吸气机构内设置有增压涡轮。
采用上述结构,增压涡轮有很强的气体压入效果,并且产生一定的旋流效果,对吹出水柱的打散起到了一定作用,并且在水土流失严重或干燥炎热的炎热的地区建气压站是不安全的,所以自带的增压涡轮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灌溉方式,环绕式的灌溉方式能更加精准的灌溉到树木根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在锁水能力差的土地或者干燥炎热地区,环绕式灌溉的节水效果尤为明显,同时本装置极好做好了防蒸发以及回收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内部喷灌、以及隔热软罩的换气效果给树根提供了充足的呼吸需氧量,加速根部发育,同时还具有雨水收集、储藏、检测、自动供水一体自动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环绕式灌溉装置外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环绕式灌溉装置内部剖视图,示出了环绕式灌溉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中,1.贮水容器;2.环形隔板;3.水仓;5.吸气机构;6.基环;7.透水罩;8.挡板;9.隔热盖板;11.进水口;12.贮水容器外壳;41.出气口;42.喷气管道;51.涡轮;91.隔热软罩;92.活动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环绕式灌溉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贮水容器1,贮水容器1的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11用以添加浇灌所需用水,贮水容器1内设置有环形隔板2,环形隔板2包围的区域竖直贯穿,贮水容器1和环形隔板2之间形成水仓3,环形隔板2高度小于贮水容器外壳12,贮水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圆形中空的隔热盖板9;贮水容器1内设置有喷气管道42,喷气管道42的喷气口位于水仓3中,喷气口的开口方向自贮水容器1的底面越过环形隔板2的边缘倾斜指向环形隔板2的轴心,贮水容器1外壁上设置有吸气机构5,吸气机构5设置有出气口41,喷气管道42与出气口41相连;环形隔板2的上方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喇叭状的挡板,挡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接杆,接杆将挡板固定在贮水容器1的内壁上;环形隔板2的顶部套接有基环6,基环6的上方连接有透水罩7,透水罩7与挡板的内壁连接;盖板的圆形中空部分连接有隔热软罩91,隔热软罩91的端部连接有活动绑带92,水仓3中设置有水位监测机构。
贮水容器1和环形隔板2的设置将树木的灌溉区域变成的围绕树干均匀铺水,可以有效的将灌溉的水尽可能的顺着树根流下,从而保证树根对水分的充分吸收,进而,提供树木所需的浇水量以及浇水次数就较少,同时,由于水是自树干向下的,不像其他灌溉方式辐散到各个区域,这就形成自杆向下的椭圆状泥土湿润层,也就是说泥土自上而下比自树干中心向外的湿润程度更高,这就促使树根向下生长,扎根牢固,尤其是对于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甚至沙化的地区,树根向下扎根更能锁住泥土中的养分和水分,缓解甚至消除水土流失的情况;另外将所有零件设置为可拆卸的两部分是为了便于将本装置环绕安装在已经种植的树干上;喷气管将水仓3中的水喷出,形成容腔内的喷灌效果,可以有效的增加水中的水溶氧含量,从而增加树根呼吸所需的氧气的提供,加速树根生长;并且喷射式的水珠更为细密,泥土能更容易吸入并下流,有效的减少直接浇水而导致的泥土变得紧致的情况;另外的,由于是腔内喷灌,水分的蒸发量极少,节水效果极佳,尤其是在炎热干燥地区,能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成倍的减少水分蒸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