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收割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割机的卸粮筒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联合收割机的机架后部设有粮箱,卸粮筒安装在粮箱的上方,卸粮筒的入口端连接至竖搅龙箱的上端,竖搅龙箱的下端连接至粮箱,卸粮筒通过操作系统相对粮箱上下左右运动,从而完成卸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收割机的卸粮筒操作系统,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收割机的卸粮筒操作系统,包括与卸粮筒连接的左右旋转机构和上下升降机构,所述左右旋转机构的操作区设置在收割机驾驶区后部的防尘盖板上,所述上下升降机构的操作区设置在所述驾驶区前部的操作面板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右旋转机构包括单片机、电机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防尘盖板上,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左旋转按钮和右旋转按钮,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竖搅龙箱的顶部与所述卸粮筒入口端连接,所述竖搅龙箱的外壁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升降机构包括操作手柄、连接至所述操作手柄的液压阀、及液压缸,所述液压阀经油路管线连接至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卸粮筒。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上下控制所述液压阀的开闭。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收割机动力转向手柄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左右旋转机构的操作区设置在驾驶区后部的防尘盖板上,上下升降机构的操作区设置在驾驶区前部的操作面板上,方便驾驶员用双手分别操作左右旋转机构和上下升降机构,方便操作,减少操作失误;
(2)采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通过操作手柄上下控制上下升降机构,操作者动作方向与卸粮筒移动方向一致,操作方便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割机的卸粮筒操作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控制面板;
2、电机;
3、竖搅龙箱;
4、卸粮筒;
5、操作手柄;
6、液压阀;
7、液压缸;
8、油路管线;
9、粮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收割机的卸粮筒操作系统,包括与卸粮筒连接的左右旋转机构和上下升降机构,其中左右旋转机构的操作区设置在收割机驾驶区后部的防尘盖板上,上下升降机构的操作区设置在驾驶区前部的操作面板上。
具体的,左右旋转机构包括单片机、电机2和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设置在防尘盖板上,控制面板1上设有左旋转按钮和右旋转按钮,控制面板1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粮箱9的外侧设有竖搅龙箱3,卸粮筒4设置在竖搅龙箱3的顶部,竖搅龙箱3与卸粮筒4的入口端连接,电机2设置在竖搅龙箱3的外侧,竖搅龙箱3与电机2传动连接,电机2带动竖搅龙箱3转动从而带动卸粮筒4左右转动。
参见图2,上下升降机构包括操作手柄5、连接至操作手柄5的液压阀6、及液压缸7,液压阀6经油路管线8连接至液压缸7,液压缸7的活塞杆连接至卸粮筒4,操作手柄5设置在收割机动力转向手柄的外侧,操作手柄5上下控制液压阀6的开闭,操作者通过上下拉动操作手柄5以控制液压缸7工作,从而控制卸粮筒4的上下升降。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