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械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类型的玉米收获机械充斥市场,但大部分都结构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具有创新性结构或部件设计的较少。所以说,进行零部件的创新设计,提高机具的总体作业效果,存在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玉米联合收获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包括机身装置、设置在机身装置左端的割台装置、设置在机身装置上且用于控制车速的无级变速装置、进口与割台装置出口连接且设置在机身装置上的升运器、与升运器出口连通且设置在机身装置上的剥皮机、与剥皮机左出口连通且设置在机身装置上的清选系统、与剥皮机右出口连通且设置在机身装置上的果穗箱装置以及与清选系统下端出口连通且设置在机身装置上的粉碎机。
进一步, 机身装置包括主梁架、设置在主梁架左端且与割台装置连接的前桥架、设置在主梁架左端一侧且与无级变速装置连接的变速固定座、设置在主梁架上且与粉碎机连接的提升支座以及设置在主梁架上的后桥座,在前桥架上连接有前车桥,在后桥座上连接有后车桥。
进一步, 割台装置包括摘穗架装置、一端与摘穗架装置下端铰接的角度调整油缸、设置在摘穗架装置左端的前伸板、设置在摘穗架装置下端的拉茎辊以及设置在前伸板与摘穗架装置上的护罩组、设置在摘穗架装置右端的玉米收集口、设置在前伸板左端且位于护罩组下方的导流板;
摘穗架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摘穗架与第二摘穗架以及至少两组拨禾链装置 ;
在玉米收集口设置有第一搅龙装置与第二搅龙装置,第一搅龙装置与第一摘穗架相对应,第二搅龙装置与第二摘穗架相对应,第一搅龙装置与第二搅龙装置同轴转动且旋向向反;
第一摘穗架包括边铲板以及位于边铲板与中铲板之间的侧铲板,侧铲板、中铲板与边铲板的左端分别设置有前伸板;
护罩组包括设置在导流板上且截面为扇形的前护罩、设置在前伸板上的侧护板以及设置在侧护板上方的后护罩;
至少两组拨禾链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摘穗架与第二摘穗架上,拨禾链装置包括设置在前伸板上的从动链轮与涨紧链轮、设置在前伸板上且与涨紧链轮相对应的涨紧长槽、设置在从动链轮与涨紧链轮上的拨禾链条组、设置在前伸板左下端的涨紧固定座、与涨紧链轮连接且沿涨紧长槽滑动的涨紧座、设置在涨紧固定座与涨紧座之间的涨紧螺杆以及套装在涨紧螺杆上的涨紧弹簧;
角度调整油缸的另一端与前桥架铰接,拉茎辊与车轮行走方向平行,
拉茎辊包括与分动箱连接的连接球套、与连接球套连接的连接止退套、与连接止退套连接的过渡滑套、设置在过渡滑套与连接止退套之间的圆柱传动销、一端与连接止退套连接的拉茎轴辊、与拉茎轴辊另一端的导入锥以及分别设置在导入锥与拉茎轴辊之间的弹性圆柱销与轴承。
进一步, 无级变速装置包括设置在变速固定座上的旋转支座、与旋转支座铰接连接的变速支架、设置在变速支架上的变速轮装置、设置在变速轮装置与行走输出轮之间第一传送带以及设置在变速轮装置与前车桥输入轮之间的第二传送带;
变速轮装置包括设置在变速固定座上的带轮固定主轴、套装在带轮固定主轴上的带轮固定通油轴套、套装在带轮固定通油轴套上的带通油孔外套筒、两个套装在带通油孔外套筒两端的侧蝶形弹性片、设置在侧蝶形弹性片之间的中间滑动蝶形弹性片、设置在中间滑动蝶形弹性片与带通油孔外套筒之间的轴向移动滑块、设置在变速固定座与变速支架之间的调速涨紧油缸以及设置在调速涨紧油缸上的行程感应装置。
进一步, 清选系统包括设置在主梁架上的清选机架、设置在清选机架下端的籽粒箱、设置在清选机架上的吊杆式振动筛。
进一步,所述吊杆式振动筛包括设置在清选机架上的筛曲轴连杆、一端与筛曲轴连杆连接的振动驱动轴、设置在振动驱动轴另一端的过滤筛、两端分别与过滤筛和清选机架铰接的振动摆杆以及设置在过滤筛右侧的鼓风机。
进一步, 在剥皮机出口设置有与果穗箱装置进口相对应的抛穗辊;
抛穗辊包括设置在主梁架上的抛送驱动轴、与抛送驱动轴连接的万向球套、与万向球套连接的抛送中空轴、圆周阵列设置在抛送中空轴上的抛送叶片胶板以及设置在相应抛送叶片胶板上的抛送压板;
果穗箱装置包括与升运器出口对应的反向果穗分配上滑板、与反向果穗分配上滑板相对应设置的反向果穗分配胶板、设置在反向果穗分配胶板一侧的果穗排杂筒、设置在反向果穗分配胶板另一侧的果穗筒以及设置在果穗排杂筒进口右端的可调挡板,可调挡板设置在果穗筒进口左侧。
进一步, 粉碎机左端与主梁架右端铰接,在粉碎机右端连接有提升吊链,提升吊链的一端与提升调节油缸连接,提升调节油缸的上端铰接在主梁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结实耐用,零部件匹配合理,运行平稳,不易磨损,能源消耗低;本实用新型可挂装多种形式的割台装置;挂接简单方便,四个销轴可靠固定。其中拨禾链条组采用三角形布置,前端为弹簧自张紧结构。护罩组为分体式,拆卸简便,护尖下方装有仿形导流板;配置悬吊式无级变速装置,并且无级变速装置通过电控显示系统,能够实现精确定位调速;抛送中空轴恒速抛送机构,转速恒定不受整机转速变化影响,有利于减少果穗损失,提高粮仓利用率;反向式果穗分配以及果穗排杂筒。升运器到剥皮机之间的分配装置为反向布置,可提高玉米果穗在剥皮机上的均布率,分配装置上方的果穗排杂筒可将上来的茎杆杂叶排出机外;高低式承载机身装置,整体为高低式结构,前部发动机位置较低,重心结构更稳,且机架全部采用合金钢材料,结构强度较高;粉碎机单油缸提升机构。粉碎机提升机构设计简单,为单油缸直接提升式结构,通过油缸直接牵引吊链,实现粉碎机的上升与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割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割台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拨禾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拨禾链装置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用新型涨紧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用新型割台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用新型割台护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用新型拉茎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用新型无级变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用新型调速涨紧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用新型变速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用新型抛送叶片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用新型抛送中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用新型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用新型机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用新型清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用新型反向果穗分配上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实用新型果穗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割台装置;2、无级变速装置;3、剥皮机;4、机身装置;5、粉碎机;6、升运器;7、清选系统;8、果穗箱装置;101、前伸板;102、拉茎辊;103、中铲板;104、侧铲板;105、边铲板;106、第一搅龙装置;107、第二搅龙装置;108、摘穗架装置;113、角度调整油缸;114、拨禾链装置;115、第一摘穗架;116、第二摘穗架;117、玉米收集口;118、从动链轮;119、涨紧链轮;120、涨紧长槽;121、拨禾链条组;123、涨紧固定座;124、涨紧弹簧;125、涨紧螺杆;126、涨紧座;127、护罩组;128、前护罩;129、后护罩;130、导流板;131、侧护板;132、连接球套;133、连接止退套;134、圆柱传动销;135、过渡滑套;136、拉茎轴辊;137、导入锥;138、弹性圆柱销;201、旋转支座;202、变速支架;203、变速轮装置;204、第一传送带;205、第二传送带;206、调速涨紧油缸;207、行程感应装置;208、带轮固定主轴;209、侧蝶形弹性片;210、带轮固定通油轴套;211、带通油孔外套筒;212、轴向移动滑块;213、中间滑动蝶形弹性片;501、提升吊链;502、提升调节油缸;401、前桥架;402、主梁架;403、变速固定座;405、提升支座;406、后桥座;801、抛送驱动轴;802、万向球套;803、抛送叶片胶板;804、抛送压板;805、抛送中空轴;701、籽粒箱;702、过滤筛;703、振动驱动轴;704、振动摆杆;705、筛曲轴连杆;706、鼓风机;707、清选机架;811、反向果穗分配上滑板;812、反向果穗分配胶板;813、果穗排杂筒;814、可调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身装置4、设置在机身装置4左端的割台装置1、设置在机身装置4上且用于控制车速的无级变速装置2、进口与割台装置1出口连接且设置在机身装置4上的升运器6、与升运器6出口连通且设置在机身装置4上的剥皮机3、与剥皮机3左出口连通且设置在机身装置4上的清选系统7、与剥皮机3右出口连通且设置在机身装置4上的果穗箱装置8以及与清选系统7下端出口连通且设置在机身装置4上的粉碎机5。
如图16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机身装置4包括主梁架402、设置在主梁架402左端且与割台装置1连接的前桥架401、设置在主梁架402左端一侧且与无级变速装置2连接的变速固定座403、设置在主梁架402上且与粉碎机5连接的提升支座405以及设置在主梁架402上的后桥座406,在前桥架401上连接有前车桥,在后桥座406上连接有后车桥。机身装置4为前低后高结构,动力系统整体重心靠下,整机结构紧凑性得到较好保证。主梁架402、主梁架402均采用矩形管材料,材质为Q345(235)低质合金钢,在相同结构强度的情况下,总体重量比普通碳钢轻25%左右。
如图2、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割台装置1包括摘穗架装置108、一端与摘穗架装置108下端铰接的角度调整油缸113、设置在摘穗架装置108左端的前伸板101、设置在摘穗架装置108下端的拉茎辊102以及设置在前伸板101与摘穗架装置108上的护罩组127、设置在摘穗架装置108右端的玉米收集口117、设置在前伸板101左端且位于护罩组127下方的导流板130;摘穗架装置108的挂接部分为通用件,通过相应的拆换销轴、弹性圆柱销与挡块,可实现在机身上的快速挂接。
摘穗架装置108包括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摘穗架115与第二摘穗架116以及至少两组拨禾链装置114 ;
在玉米收集口117设置有第一搅龙装置106与第二搅龙装置107,第一搅龙装置106与第一摘穗架115相对应,第二搅龙装置107与第二摘穗架116相对应,第一搅龙装置106与第二搅龙装置107同轴转动且旋向向反;
第一摘穗架115包括边铲板105以及位于边铲板105与中铲板103之间的侧铲板104,侧铲板104、中铲板103与边铲板105的左端分别设置有前伸板101;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护罩组127包括设置在导流板130上且截面为扇形的前护罩128、设置在前伸板101上的侧护板131以及设置在侧护板131上方的后护罩129;后护罩129通过两个支板卡住罩体上的横直管,前端用螺栓固定;前护罩128通过三个螺栓固定,一个固定在后护罩129上,两个固定在下支板上,形成扇形结构的仿形导流板。
如图5、6、9所示, 本实用新型至少两组拨禾链装置114分别设置在第一摘穗架115与第二摘穗架116上,拨禾链装置114包括设置在前伸板101上的从动链轮118与涨紧链轮119、设置在前伸板101上且与涨紧链轮119相对应的涨紧长槽120、设置在从动链轮118与涨紧链轮119上的拨禾链条组121、设置在前伸板101左下端的涨紧固定座123、与涨紧链轮119连接且沿涨紧长槽120滑动的涨紧座126、设置在涨紧固定座123与涨紧座126之间的涨紧螺杆125以及套装在涨紧螺杆125上的涨紧弹簧124;通过涨紧弹簧124张紧力在涨紧长槽120内滑动,实现拨禾链装置114的涨紧。整体结构结构强度较好,不易变形。
角度调整油缸113的另一端与前桥架401铰接,拉茎辊102与车轮行走方向平行,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茎辊102包括与分动箱连接的连接球套132、与连接球套132连接的连接止退套133、与连接止退套133连接的过渡滑套135、设置在过渡滑套135与连接止退套133之间的圆柱传动销134、一端与连接止退套133连接的拉茎轴辊136、与拉茎轴辊136另一端的导入锥137以及分别设置在导入锥137与拉茎轴辊136之间的弹性圆柱销138与轴承。
拉茎辊102主体为一体成型式六棱辊,其前后焊有接头,其中前端接头与辊体的棱线为平滑过渡结构,前端接头的最前端为尼龙结构导入锥137,导入锥137其为双螺旋结构;后端接头豁孔淬火处理。
如图10-1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装置2包括设置在变速固定座403上的旋转支座201、与旋转支座201铰接连接的变速支架202、设置在变速支架202上的变速轮装置203、设置在变速轮装置203与行走输出轮之间第一传送带204以及设置在变速轮装置203与前车桥输入轮之间的第二传送带205;
如图11、1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轮装置203包括设置在变速固定座403上的带轮固定主轴208、套装在带轮固定主轴208上的带轮固定通油轴套210、套装在带轮固定通油轴套210上的带通油孔外套筒211、两个套装在带通油孔外套筒211两端的侧蝶形弹性片209、设置在侧蝶形弹性片209之间的中间滑动蝶形弹性片213、设置在中间滑动蝶形弹性片213与带通油孔外套筒211之间的轴向移动滑块212、设置在变速固定座403与变速支架202之间的调速涨紧油缸206以及设置在调速涨紧油缸206上的行程感应装置207。本无级变速装置2为吊挂式结构,调速涨紧油缸206位于前下方,同时调速涨紧油缸206缸体上装有行程感应装置207,感应信号反馈到仪表显示,可观察并精确控制油缸的具体行程,如此可实现无级变速轮的精确定位,实现精准车速控制。
如图17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清选系统7包括设置在主梁架402上的清选机架707、设置在清选机架707下端的籽粒箱701、设置在清选机架707上的吊杆式振动筛。
作为优选,吊杆式振动筛包括设置在清选机架707上的筛曲轴连杆705、一端与筛曲轴连杆705连接的振动驱动轴703、设置在振动驱动轴703另一端的过滤筛702、两端分别与过滤筛702和清选机架707铰接的振动摆杆704以及设置在过滤筛702右侧的鼓风机706。过滤筛702前端为胶皮围成的落皮通道,后端设置两个辅助式鼓风机706,鼓风机706三分之二部分位于过滤筛702筛面上方,三分之一位于过滤筛702筛面下方,风机为电控,工作部件主离合结合时,带动电控开关,鼓风机706即开始工作。在工作时,鼓风机706和过滤筛702相互配合,能极大的提高清选效率和效果。重量沉的果穗掉落下来到籽粒箱701中,鼓风机706将重量轻的杂物吹走,通过粉碎机5还田。
在剥皮机3出口设置有与果穗箱装置8进口相对应的抛穗辊;
抛穗辊包括设置在主梁架402上的抛送驱动轴801、与抛送驱动轴801连接的万向球套802、与万向球套802连接的抛送中空轴805、圆周阵列设置在抛送中空轴805上的抛送叶片胶板803以及设置在相应抛送叶片胶板803上的抛送压板804;
如图13、14、18、19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果穗箱装置8包括与升运器6出口对应的反向果穗分配上滑板811、与反向果穗分配上滑板811相对应设置的反向果穗分配胶板812、设置在反向果穗分配胶板812一侧的果穗排杂筒813、设置在反向果穗分配胶板812另一侧的果穗筒以及设置在果穗排杂筒813进口右端的可调挡板814,可调挡板814设置在果穗筒进口左侧。本实用新型为恒速抛送,抛送中空轴805采用30的无缝钢管,由四组抛送叶片胶板803和抛送压板804组成,抛送直径为110mm。抛送中空轴805由24V直流无刷电机(带行星减速器)驱动,通过万向球套802与抛送中空轴805连接。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果穗箱的装满程度,提高果穗箱利用率。
由于升运器出口和剥皮机距离较近,普通分配结构将因为距离过短无法实现有效分配,且可调挡板814过近容易将果穗反弹回升运口,易形成回穗。反向结构可让果穗先抛到反向果穗分配上滑板811上,再通过自重下滑,在下滑过程中通过反向果穗分配胶板812实现果穗均与分配。而可调挡板814主要位于果穗排杂筒813入口端,较重的果穗被挡下后落到上滑板811上,而较轻的茎杆杂叶在风力作用下,越过可调挡板814沿果穗排杂筒813排出。
如图1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粉碎机5左端与主梁架402右端铰接,在粉碎机5右端连接有提升吊链501,提升吊链501的一端与提升调节油缸502连接,提升调节油缸502的上端铰接在主梁架402上。提升调节油缸502为单作用油缸,直接放置在主梁架402上,可自由转动;提升吊链501一端连接在粉碎机5的吊耳上,另一端直接连接在提升调节油缸502上,提升调节油缸502直接牵引提升吊链501,实现粉碎机5的上升下降动作,节省了中间过渡机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结实耐用,零部件匹配合理,运行平稳,不易磨损,能源消耗低。
1、本实用新型可挂装多种形式的割台装置1;挂接简单方便,四个销轴可靠固定。其中拨禾链条组121采用三角形布置,前端为弹簧自张紧结构。护罩组127为分体式,拆卸简便,护尖下方装有仿形导流板。
2、配置悬吊式无级变速装置2,并且无级变速装置2通过电控显示系统,能够实现精确定位调速。
3、抛送中空轴805恒速抛送机构,转速恒定不受整机转速变化影响,有利于减少果穗损失,提高粮仓利用率。
4、反向式果穗分配以及果穗排杂筒813。升运器6到剥皮机之间的分配装置为反向布置,可提高玉米果穗在剥皮机上的均布率,分配装置上方的果穗排杂筒813可将上来的茎杆杂叶排出机外。
5、高低式承载机身装置4,整体为高低式结构,前部发动机位置较低,重心结构更稳,且机架全部采用合金钢材料,结构强度较高。
6、粉碎机5单油缸提升机构。粉碎机5提升机构设计简单,为单油缸直接提升式结构,通过油缸直接牵引吊链,实现粉碎机的上升与下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