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捕鱼辅具,尤指一种魟鱼防刺器。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生活压力沉重,步调快速繁忙,大多数人选择饲养宠物作为陪伴舒压心情,而通常碍于生活空间狭窄,无法提供一般猫狗宠物舒适环境,水族养殖则成为宠物饲养中较佳之选。其中,相对于一般观赏鱼,魟鱼因为体型呈现扁平状尾部细长,形状特殊,外观色泽种类多变亦不难以饲养,日渐成为水族养殖的新宠。
然而,魟鱼于其尾部接近身体处大多具有一或多支呈现锯齿状倒钩的毒刺,若被魟鱼刺伤会引起伤口剧烈疼痛及肿胀,并伴随恶心、呕吐、头晕、痉挛、麻痹甚至严重者至休克等症状。魟鱼于刺伤人后,其毒刺会断裂脱离并留于患者体内不易处理,而伤口若未适当处置,容易造成细菌感染溃烂坏死导致需要截肢。于进行水上活动时或是饲养人不慎被魟鱼刺伤的机会极高,国外知名生态节目主持人即因遭魟鱼刺伤后送医不治,国内水族养殖业者或是饲主也常有被魟鱼刺伤就医的案例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解决方法仅为使用鱼网捕捞魟鱼时穿戴橡胶手套,避免被魟鱼刺伤。即使穿戴橡胶手套能降低被刺伤的风险,魟鱼毒刺仍有机会刺穿手套造成伤害;并且运送魟鱼的过程中,魟鱼刺可能会不慎刺破塑胶袋或渔网,造成漏水并导致魟鱼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捕捞魟鱼时被刺伤,以及提升魟鱼运送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魟鱼防刺器,其包含一中空管套、一固定件及一握杆。该中空管套包含至少一扣环及至少一开口,其中至少一扣环是设于该中空管套上,至少一开口是设于该中空管套的任一端部;该固定件包含一卡合部及一固定部,该卡合部是与该中空管套的至少一扣环可分离地相抵靠,该卡合部更包含一缺口,该中空管套是可分离地设于该固定件的该卡合部的该缺口,该固定部是相对设于该卡合部的该缺口;以及,该握杆其一端与该固定件的该固定部相连接。
较佳的,所述的该中空管套的材质具有可挠性。更佳的,所述的该中空管套的材质为塑胶。
较佳的,所述的该中空管套的外直径大于或等于该固定件的该卡合部的该缺口宽度。
较佳的,所述的该固定件的该卡合部为U型叉。
较佳的,所述的至少一扣环的数量为一个。
较佳的,所述的至少一开口的数量为一个。
相较于先前技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魟鱼防刺器的中空管套套住魟鱼毒刺,达到避免被魟鱼刺伤的保护功能,并通过该握杆的长度可与魟鱼保持适当距离;并且该中空管套可脱离该固定件,使得该中空管套保持套合魟鱼毒刺的状态,避免魟鱼运送过程中刺破塑胶袋或渔网,进以提升魟鱼运送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的立体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中空管套 11扣环
12开口 20固定件
21卡合部 211缺口
22固定部 30握杆
31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魟鱼防刺器包含一中空管套10、一固定件20及一握杆30。该中空管套10包含至少一扣环11及至少一开口12,于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该中空管套10具有一扣环11及一开口12。该扣环11设于中空管套10上,该开口12设于的该中空管套10的一端部。该固定件20包含一卡合部21及一固定部22,其中该卡合部21具有一缺口211,该中空管套10是可分离地设于该固定件20的该卡合部21的该缺口211,且该卡合部21与该中空管套10的该扣环11是可分离地相抵靠,避免该中空管套10该于卡合部21的缺口211滑动。该握杆30设有一握持部31,该固定件20的该固定部22是设于该握杆30相对于握持部31的一端。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状态中,该具有可挠性的中空管套10的外直径略大于该卡合部21的该缺口211的宽度,该中空管套10以迫合或卡合的方式设于该卡合部21的该缺口211,且中空管套10的该扣环11抵靠于卡合部21,使得该中空管套10可以稳定固定于固定件20上。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状态中,使用者一手持渔网捕捞魟鱼并限制魟鱼活动范围,使用者另一手持该握杆30的握持部31,并将该中空管套10的该开口12对准魟鱼刺70进行套合,使得使用者可避免于捕捞魟鱼的过程中遭受魟鱼刺伤。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使用者可手持该握杆30的握持部31,并将该中空管套10的开口12对准魟鱼刺70进行套合后,进一步将握杆30朝向远离该固定件20的方向施力,使该中空管套10与该固定件20分离,使得该中空管套10保留于魟鱼刺70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