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质量追溯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203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种子质量追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种子质量追溯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玉米种子活力试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发芽实验来计算出相应的发芽率,而发芽试验主要可分为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试验,高温发芽试验和在田间进行播种等四种实验方法,前三种实验需要将种子排布在相应的发芽板上然后进行测定,在试验的过程中取样的种子数量越大,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也越准确,但是手工排布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试验时间。而且玉米种子质量没有建立数据档案,时间过久后,玉米种子的质量难以追溯查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种子质量追溯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玉米种子质量没有建立数据档案,时间过久后,玉米种子的质量难以追溯查询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玉米种子质量追溯检测设备,所述玉米种子质量追溯检测设备包括料斗、电机、驱动轮、被动轮、传送带、湿度检测装置、表皮扫描仪、数据处理装置、容纳部和称重装置,所述电机包括驱动轴承,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承上,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驱动轮和被动轮上,所述湿度检测装置铺设在所述传送带的外壁,所述容纳部设置在所述称重装置上,所述湿度检测装置、表皮扫描仪和称重装置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容纳部设置在所述被动轮的下方,所述表皮扫描仪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

优选为,所述料斗包括入料口、出料口和过滤网,所述出料口的直径小于入料口的直径并且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驱动轮的上方。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玉米种子质量追溯检测设备通过数据处理装置来记录种子的活性水分,种子表皮完整度和种子的单个质量,通过数据处理装置来综合分析玉米种子的质量,种子表皮完整度和活性水分来判定玉米种子的质量,简单方便,即使时间过久,也可以导出数据处理装置中的种子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玉米种子质量追溯检测设备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玉米种子质量追溯检测设备包括料斗1、电机、驱动轮2、被动轮3、传送带4、湿度检测装置5、表皮扫描仪6、数据处理装置7、容纳部8和称重装置9,电机包括驱动轴承,驱动轮2设置在驱动轴承上,传送带4套设在驱动轮2和被动轮3上,湿度检测装置5铺设在传送带4的外壁,容纳部8设置在称重装置9上,湿度检测装置5、表皮扫描仪6和称重装置9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处理装置7连接,容纳部8设置在被动轮3的下方。表皮扫描仪6设置在传送带4的上方,料斗1包括入料口11、出料口12和过滤网13,出料口12的直径小于入料口11的直径并且出料口12位于驱动轮2的上方。

玉米种子容纳在料斗1中,玉米种子从出料口12掉落在传送带4上,过滤网13能够有效滤掉玉米种子掺杂的杂质,玉米种子在被传送带4传送的过程中,湿度检测装置5能够检测玉米种子的水分,而表皮扫描仪6扫描传送带4上的种子表皮,湿度检测装置5和表皮扫描仪6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数据处理装置7,最终玉米种子进入容纳部8,称重装置9能够测量玉米种子的质量,并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数据处理装置7,数据处理装置7保存分析数据。

数据处理装置7根据玉米种子的湿度、玉米种子的质量和表皮是否完整来检测玉米种子的活性成分,一旦玉米种子的活性成分良好,玉米种子表皮完整,种子质量达标,即可显示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高,玉米种子的质量完好,从而玉米种子的质量数据被数据处理装置7存储。

本实用新型玉米种子质量追溯检测设备通过数据处理装置7来记录种子的活性水分,种子表皮完整度和种子的单个质量,通过数据处理装置7来综合分析玉米种子的质量,种子表皮完整度和活性水分来判定玉米种子的质量,简单方便,即使时间过久,也可以导出数据处理装置7中的种子数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