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自走式浅型根茎联合收获机,浅型根茎指的是根茎深度不大于15cm的作物,如油莎豆、南星、半夏、元胡、贝母、萝丝菜、太子参等。
背景技术:
以往在浅型根茎作物挖掘时,一般需要人工手动挖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根茎挖掘机,大大提高了挖掘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如实用新型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20772694.1”的“油莎豆联合收获机”但由于其结构上的问题,适用范围小,只能用于一种根茎作物,并且出净率低,常常使果实从缝隙之间漏掉,筛分效果不理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由于为牵引式,当果实收获到一定重量时,造成前轻后重,前部翘起,因此,1亩地需要卸果实3-4次,工作效率低,使用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浅型根茎联合收获机,可有效解决现有根茎挖掘机工作效率低,筛分效果不理想,局限性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走式浅型根茎联合收获机,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驾驶室和机架,底盘上装有行走轮,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振动筛和绞龙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上设置有定位碎土进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二输送装置进料端相连,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振动筛的进料端相连,振动筛的出料端分别与绞龙输送装置的进料端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收获箱的进料端相连;
所述的定位碎土进料装置包括支架和装在支架上的碎土刀轴、限深臂、和松土刀,松土刀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进料端的前部,碎土刀轴设置在松土刀上方,碎土刀轴上装有旋转的碎土刀,限深臂的一端与支架铰接,另一端向前伸出碎土刀的前端,伸出的端部上设置有旋转的限深轮,支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板,高度调节板上有多个高度调节孔,限深臂的中部经穿装在高度调节孔内的销钉与高度调节板相连,构成限深臂的高度调节结构;
所述的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前输送轮、第一后输送轮和绕装在第一前输送轮、第一后输送轮上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前输送轮、第二后输送轮和绕装在第二前输送轮、第二后输送轮上的第二输送带;
所述的振动筛包括上层筛板、下层筛板、偏心轮、振动臂和吊挂臂,上层筛板和下层筛板由侧面的连接板呈上、下相间设置连接在一起,偏心轮上设置有偏心块,偏心块经振动臂与连接板相连,筛板经吊挂臂与装在机架上吊挂轴相连,构成上层筛板、下层筛板的振动式输送结构;上层筛板的出料端与绞龙输送装置的进料端相连,下层筛板的出料端与收获箱的进料端相连;
所述的绞龙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绞龙轴,绞龙轴上装有输送螺旋。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操作,筛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浅型根茎收获设备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驾驶室14和机架41,底盘上装有行走轮20、22,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由发动机24驱动的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振动筛和绞龙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上设置有定位碎土进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二输送装置进料端相连,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振动筛的进料端相连,振动筛的出料端分别与绞龙输送装置的进料端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收获箱的进料端相连;
所述的定位碎土进料装置包括支架1和装在支架上的碎土刀轴6、限深臂4、和松土刀5,松土刀5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进料端的前部,碎土刀轴设置在松土刀上方,碎土刀轴6上装有旋转的碎土刀7,限深臂4的一端与支架铰接,另一端向前伸出碎土刀的前端,伸出的端部上设置有旋转的限深轮2,支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板3,高度调节板3上有多个高度调节孔,限深臂4的中部经穿装在高度调节孔内的销钉与高度调节板3相连,构成限深臂4的高度调节结构;
所述的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前输送轮10、第一后输送轮9和绕装在第一前输送轮、第一后输送轮上的第一输送带11,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前输送轮32、第二后输送轮31和绕装在第二前输送轮、第二后输送轮上的第二输送带33;
所述的振动筛包括上层筛板35a、下层筛板35b、偏心轮37、振动臂39和吊挂臂36,上层筛板和下层筛板由侧面的连接板呈上、下相间设置连接在一起,偏心轮37上设置有偏心块38,偏心块经振动臂与连接板相连,筛板经吊挂臂36与装在机架上吊挂轴23相连,构成上层筛板、下层筛板的振动式输送结构;上层筛板的出料端与绞龙输送装置的进料端相连,下层筛板的出料端与收获箱的进料端相连;
所述的绞龙输送装置包括壳体15和装在壳体内的绞龙轴42,绞龙轴42上装有输送螺旋43。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发动机24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一中间轮25,第一中间轮25经第二中间轮26与离合器17相连,离合器17与驱动行走轮20转动的变速箱16相连,构成机架的行走结构;
所述的发动机24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一中间轮25,第一中间轮25经张紧皮带53与装在机架上的第三中间轮27相连,发动机或机架上设置有杠杆21,杠杆21的一端与置于张紧皮带53上方的张紧轮48相连,另一端与装在机架上的第一液压缸49相连,构成发动机升降张紧式的动力输出结构;第三中间轮27经与其啮合的第四中间轮28分别与第五中间轮23、第二后输送轮31、偏心轮37相连,第五中间轮23经皮带与第一后输送轮9相连,分别构成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振动筛的动力输出结构;
所述的第一后输送轮9经皮带与设置在环形的第一输送带11之间的第一振动轮12相连,第四中间轮28经皮带与设置在环形第二输送带33之间的第二振动轮34相连,分别构成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振动结构;
所述的振动轮12上设置有与其啮合的导向轮8,导向轮8经链条分别与装在碎土刀轴6上的链轮、置于第一输送带上方的碎土辊13相连;
所述的第二后输送轮31经第七中间轮40与绞龙轴42相连,构成绞龙输送装置的动力输入装置;
所述上层筛板35a包括上层筛架和装在上层筛架上的上筛网,上筛网的网格为20×20mm,所述下层筛板35b包括下层筛架和装在下层筛架上的下筛网,下筛网的网格为8×8mm;
所述的收获箱包括箱体44,箱体44前部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后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翻转的盖板51,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开启、关闭盖板的第二液压缸47,箱体底部设置有滑轮45,机架上设置有与滑轮相对应的轨道,滑轮置于轨道内,机架上设置有与箱体相连的第三液压缸46,构成箱体的滑动控制结构;
所述的定位碎土进料装置的支架1与机架铰接,支架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支架角度的第四液压缸50;
所述的输送带为申请人在线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20037713.X”的“一种用于根茎挖掘机的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发动机24启动后,装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中间轮25通过第二中间轮26带动离合器17,挂挡后就可以行走,通过调节第四液压缸50的伸缩,使定位碎土进料装置的支架1下降,利用第一输送装置进料端上方的松土刀进到土里,调节限深轮的高度,限定一个与需要收获的果实相适应的深度,控制第一液压缸49伸缩,使张紧轮48向下压紧张紧皮带53,从而通过第三中间轮27带动各个部件运转,
松土刀插入土壤中,将根茎果实从土壤中铲出,碎土刀转动,将较大的土块和根茎果实切碎,并将根茎果实和土块拨入到第一输送带上,在第一振动轮12的作用下从第一输送带的的网孔漏掉一部分,再经第一输送带上部的碎土辊对这些土块进行进一步的碾压,压碎的土块和根茎果实一起进入第二输送带,在第二振动轮34的作用下经第二输送带上的网孔漏掉一部分,此时大概能筛除50%的土和石块,剩余的土、石块和根茎果实从第二输送带的出料端进入振动筛的上层筛板35a,进行二次分离,根茎果实从上层筛板的网孔落到下层筛板35b,而剩余的土、石块、杂草等从上层筛板的出料端送入绞龙输送装置排出,根茎果实从下层筛板的出料端进入收获箱,完成根茎果实的收获,收获箱通过第三液压缸46推出,第二液压缸47掀开盖板即可实现放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为自走式收获机,因此避免了收获时由于根茎果实过重产生的前轻后重导致无法工作的情况,现在有的牵引式收获机每一亩地需要放料3-4次,本实用新型每1-1.5亩地只需放料1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采用了前排双输送带,大大增加了初始分离的长度,从第二输送带出来后,可分离50%的土,为最终的筛分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最终的出净率;
3、在前端增加了定位碎土进料装置,从而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根茎果实调整限定一个与需要收获的果实相适应的深度,使用范围广。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集挖掘碎土、碎根、分离、筛选、回收多种功能为一体,能适用于各种土质和浅型根茎的收获,并且移动方便,筛分效果好,效率大大提高,推广前景大,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