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液接种机用料筐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49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生产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菌液接种机用料筐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和主要出口国,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传统菇棚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已经成为食用菌栽培的主导方向。目前,工厂化生产奖进入成熟、快速发展阶段,但作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关键环节,液体接种技术还很落后,现有设备接种效率低,单瓶接种误差较大、不均匀,单瓶产量不稳定等原因已成为食用菌工厂化高效种植的瓶径问题,制约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进程。

现有技术中,栽食用菌菌包的接种均是采用人工操作。接种时,一手持接种喷枪,一手完成卸盖及上盖。这种接种操作存在的缺点是:1、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拔盖、接种、扣盖各个工序都是手工操作,协调性不好,生产效率低;以每筐12袋计算,每筐接种用时,每袋接种平均用时需四秒,每筐用时48秒,一个人每小时只可接种900袋,一般中型的食用菌厂,需要8人进行接种操作,接种人员的劳动强度高。2、因为是人工扣动喷枪扳机接种,所以每袋的接种量不一致,造成菌包的发菌状态一致性不好。3、菌包的感染率高,因为接种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而人是最大的污染源,用人越多污染越严重。

现有技术适用于袋栽菌包的自动接种机的研究一直没有进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菌包是软袋包装,每个菌筐内的12个或16个菌包的盖子呈360°任意歪斜,盖子的偏心量达到7mm左右,菌包料面的误差也在7mm左右,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液接种机用料筐定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液接种机用料筐定位结构;包括滚筒工作台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滚筒工作台台面两侧的两根定位导向杆;所述滚筒工作台上设有料筐进口端和料筐出口端;对称设置的所述两个定位导向杆在位于所述料筐进口端处一段呈喇叭口状;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导向杆在位于所述滚筒工作台台面上的一段和位于所述料筐出口端的一段均呈平行直线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滚筒工作台台面上的所述两根定位导向杆的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料筐的外径尺寸。这两根定位导向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料筐的外径尺寸,使得料筐在两根定位导向杆之间定向移动,不会转变方向。

2、上述方案中,所述滚筒工作台上,每相邻的两滚筒之间经同步链条传动连接。

3、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定位导向杆在位于所述料筐进口端处一段呈沿滚筒工作台朝外呈由小到大的喇叭口状。该喇叭口状的定位导向杆,在料筐在进入滚筒工作台时,起到导向作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地将料筐导向定位在滚筒工作台上,料筐内的菌包接种后,再经滚筒工作台将料筐沿两根导向定位杆的定位方向送出。保证了料筐在滚筒工作台上的方向稳定,从而保证了料筐内的菌包的方向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一种菌液接种机用料筐定位结构;包括滚筒工作台1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滚筒工作台1台面两侧的两根定位导向杆2;所述滚筒工作台1上设有料筐进口端21和料筐出口端22;对称设置的所述两个定位导向杆2在位于所述料筐进口端21处一段呈喇叭口状;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导向杆2在位于所述滚筒工作台1台面上的一段和位于所述料筐出口端22的一段均呈平行直线状。

位于所述滚筒工作台1台面上的所述两根定位导向杆2的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料筐(图中未示出)的外径尺寸。这两根定位导向杆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料筐的外径尺寸,使得料筐在两根定位导向杆2之间定向移动,不会转变方向。

所述滚筒工作台1上,每相邻的两滚筒11之间经同步链条3传动连接。

所述两个定位导向杆2在位于所述料筐进口端21处一段呈沿滚筒工作台1朝外呈由小到大的喇叭口状。该喇叭口状的定位导向杆2,在料筐在进入滚筒工作台1时,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地将料筐导向定位在滚筒工作台上,料筐内的菌包接种后,再经滚筒工作台将料筐沿两根导向定位杆的定位方向送出。保证了料筐在滚筒工作台上的方向稳定,从而保证了料筐内的菌包的方向固定。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