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铁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5773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铁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铁锹。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铁锹只能用于挖掘,柄长,体积大,即使消防或野外作业用的短锹也是用途单一,携带不便。野外工作人员,常需使用多种工具,因而常常需要携带很多工具,较大的铁锹很不方便,携带很多种工具也很沉重,这就需要把多功能的可折叠的铁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铁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铁锹,包括手握杆和铁锹头,所述铁锹头包括铁锹面、铁锹杆,沿所述铁锹面的中心线向外延伸出突出于所述铁锹面横梁部,在横梁部的外侧延伸出一块状板体,该板状体整体具有不规则的椭球体板面,在椭球体板面的几何中心设有第一通孔,在椭球体板面的上端的弧面顶部上设有第一内凹弧形缺口,在第一内凹弧形缺口右侧设有第二内凹弧形缺口;在所述第一内凹弧形缺口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椭球体板面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铁锹杆包括一与所述手握杆连接的套筒部以及套筒部向外引出的两条板体,所述两条板体上设有贯穿所述两条板体的第一连接孔、用于外接旋紧螺钉装置的第二连接孔、用于外接旋紧旋钮的第三连接孔,用铆钉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孔把所述椭球体板面连接在所述两条板体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孔位置接近所述套筒部。

在所述第一内凹弧形缺口左侧设有第三内凹弧形缺口。

在与所述第一内凹弧形缺口相对的椭球体板面的弧面底部设有一用开启酒瓶或进行完成勾拉动作的钩状缺口部。

所述铁锹面的其中一侧设有刀刃面,所述铁锹面的另一侧设有锯齿结构。

所述铁锹面的底部一侧设有用于把铁锹面倒置挂持的挂钩部。

使用时,折叠或展开所述铁锹面与铁锹杆,都与所述椭球体板面沿着所述铆钉在两条板体内转到分不开。在展开时,所述旋紧旋钮和所述旋紧螺钉装置旋转至松开状态,把所述铁锹面与铁锹杆展平,然后旋紧所述旋紧旋钮至所述旋紧旋钮与所述第二内凹弧形缺口扣紧。在折叠时,把所述旋紧旋钮和旋转至松开状态,把所述铁锹面与铁锹杆折叠,然后旋紧所述旋紧旋钮至所述旋紧旋钮与所述第一内凹弧形缺口扣紧,同时,旋紧所述旋紧螺钉装置至与所述第二通孔插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功能铁锹,实现一物多用、节约空间、省钱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结合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铁锹,包括手握杆1和铁锹头,所述铁锹头包括铁锹面2、铁锹杆3,沿所述铁锹面的中心线向外延伸出突出于所述铁锹面横梁部4,在横梁部的外侧延伸出一块状板体5,该板状体整体具有不规则的椭球体板面,在椭球体板面的几何中心设有第一通孔6,在椭球体板面的上端的弧面顶部上设有第一内凹弧形缺口7,在第一内凹弧形缺口右侧设有第二内凹弧形缺口8;在所述第一内凹弧形缺口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椭球体板面上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铁锹杆包括一与所述手握杆连接的套筒部以及套筒部向外引出的两条板体10,所述两条板体上设有贯穿所述两条板体的第一连接孔、用于外接旋紧螺钉装置11的第二连接孔、用于外接旋紧旋钮13的第三连接孔,用铆钉14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孔把所述椭球体板面连接在所述两条板体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孔位置接近所述套筒部。

在所述第一内凹弧形缺口左侧设有第三内凹弧形缺口。

在与所述第一内凹弧形缺口相对的椭球体板面的弧面底部设有一用开启酒瓶或进行完成勾拉动作的钩状缺口部15。

所述铁锹面的其中一侧设有刀刃面16,所述铁锹面的另一侧设有锯齿结构17。

所述铁锹面的底部一侧设有用于把铁锹面倒置挂持的挂钩部18。

使用时,折叠或展开所述铁锹面与铁锹杆,都与所述椭球体板面沿着所述铆钉在两条板体内转到分不开。在展开时,所述旋紧旋钮和所述旋紧螺钉装置旋转至松开状态,把所述铁锹面与铁锹杆展平,然后旋紧所述旋紧旋钮至所述旋紧旋钮与所述第二内凹弧形缺口扣紧。在折叠时,把所述旋紧旋钮和旋转至松开状态,把所述铁锹面与铁锹杆折叠,然后旋紧所述旋紧旋钮至所述旋紧旋钮与所述第一内凹弧形缺口扣紧,同时,旋紧所述旋紧螺钉装置至与所述第二通孔插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