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93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捕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油茶地常用的捕虫器构造基本由支架、捕虫袋、荧光灯组成,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夜间,当光线的波长在昆虫的感知阀值内,昆虫会自动飞入捕虫器,从而进入捕虫袋,但是,该类捕虫器比较单一,捕虫效果一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所述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下方的电机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诱惑装置、位于所述诱惑装置下方的连接装置及位于所述连接装置右侧的收集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一滚轮、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弯曲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左侧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左侧的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上方的握持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右侧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二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位于所述输出轴上方的拉线、位于所述拉线上方的连接环及位于所述电机左右两侧的弹簧,所述诱惑装置包括诱惑框、收容于所述诱惑框内左右两侧的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下方的储存框及位于所述储存框下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的风机、位于所述风机上方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连接管下方的第四支撑杆及位于所述连接管右侧的竖板,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框、收容于所述收集框内的过滤网及位于所述收集框上方的握持环。

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右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贯穿所述定位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握持杆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拉线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呈半圆环状,所述连接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弹簧呈竖直状,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

所述诱惑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诱惑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与所述诱惑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设有两个,所述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横板的一端与所述诱惑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储存框设有两个,所述储存框的侧面与所述诱惑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储存框内放置有昆虫的性诱剂,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诱惑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储存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诱惑框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诱惑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诱惑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竖板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收集框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收集框水平放置,所述竖板收容于所述收集框内,所述竖板与所述收集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网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收集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收集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右端顶靠在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油茶地中的昆虫进行捕捉,捕捉效果显著且快速,并且可以适应较大范围内的捕虫捕捉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支架装置2下方的电机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2上的诱惑装置4、位于所述诱惑装置4下方的连接装置5及位于所述连接装置5右侧的收集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1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3左侧的第一弯曲杆14。所述第一固定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旋转。所述第一支撑杆1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14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1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架2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1左侧的第一竖杆22、位于所述第一竖杆22左侧的定位杆23、位于所述定位杆23上方的握持杆24、位于所述第一竖杆22右侧的第一连接杆25、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5下方的第二连接杆26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6下方的第三连接杆27。所述第一固定架21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21的右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架21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2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杆2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杆2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3贯穿所述定位杆2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定位杆23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握持杆24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杆2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一连接杆2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2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26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27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2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27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6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3包括电机35、设置于所述电机35上的输出轴34、位于所述输出轴34上方的拉线33、位于所述拉线33上方的连接环32及位于所述电机35左右两侧的弹簧31。所述电机35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机35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34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34与所述电机35连接,使得所述电机35带动所述输出轴34旋转。所述拉线33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34固定连接,所述拉线33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环3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32呈半圆环状,所述连接环3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1设有两个,所述弹簧31呈竖直状,所述弹簧3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2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固定架21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诱惑装置4包括诱惑框41、收容于所述诱惑框41内左右两侧的横板42、位于所述横板42下方的储存框43及位于所述储存框43下方的第二支撑杆44。所述诱惑框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诱惑框4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连接杆25的右端与所述诱惑框4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6的上表面与所述诱惑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诱惑框4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横板42设有两个,所述横板4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横板42的一端与所述诱惑框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储存框43设有两个,所述储存框43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储存框43的侧面与所述诱惑框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储存框43内放置有昆虫的性诱剂,从而可以将昆虫吸引过来。所述第二支撑杆44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4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44的下端与所述诱惑框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4的上端与所述储存框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诱惑框4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孔411。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连接管51、设置于所述连接管51上的风机53、位于所述风机53上方的第三支撑杆52、位于所述连接管51下方的第四支撑杆54及位于所述连接管51右侧的竖板55。所述连接管5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411且与所述诱惑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管51的内部与所述诱惑框41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53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2呈竖直状,所述第三支撑杆52的上端与所述诱惑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2的下端与所述风机5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54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撑杆5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54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管51固定连接。所述竖板55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竖板55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551,所述第二通孔551呈圆形,所述连接管51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551且与所述竖板5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收集装置6包括收集框61、收容于所述收集框61内的过滤网62及位于所述收集框61上方的握持环63。所述收集框6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收集框61水平放置,所述竖板55收容于所述收集框61内,所述竖板55与所述收集框6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网62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过滤网62与所述收集框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昆虫无法穿过过滤网62。所述握持环63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63的两端与所述收集框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一固定架21的右端顶靠在所述收集框61的下表面上,从而对所述收集框61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使用时,首先将昆虫的性诱剂放入到所述储存框43内,从而可以将昆虫吸引到所述诱惑框41内。待诱惑框41内储存较多的昆虫后,启动风机53,使得诱惑框41内的空气及昆虫进入到所述连接管51内,然后经过第二通孔551进入到所述收集框61内,然后空气穿过过滤网62后,使得昆虫集中到所述收集框61内,从而方便将昆虫收集起来。当需要调节诱惑框41的高度时,可以启动电机35,使得所述输出轴34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架21、第一竖杆22及诱惑框41向下移动,以便适应一些飞的不高的昆虫收集作业,进而可以有效的扩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所述定位杆23使得所述第一竖杆22及第一固定架21只能竖直上下移动。至此,本实用新型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