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接种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246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养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接种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食材的多样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是理想的健康食品,并且种类繁多,口味多样,目前已多达2000余个品种,除了直接当作食材,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和食用菌保健品也发展迅猛,市场需求量日趋增长,市场价值迅速放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国内的食用菌年产量已经超过2000万吨,而市场远未饱和,很多品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并且人们对食用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食用菌的产品质量高,而且食用菌的产量也要提高,因此,需要更好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一系列复杂的工作程序,选种、育种、大批量栽培都至关重要。因此,人们为了获得产量、口味和生长能力较好的食用菌,通常需要辅助食用菌育种箱来获得较好的种菇,然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栽培。

现有技术中的食用菌育种箱,功能单一,只能进行食用菌培育,人们一般在接种房里采用机械接种后,再移到育种箱中进行培育,在这个过程中食用菌很容易遭到其它杂菌的污染,应该食用菌后期发育。其次,有些接种率较低或者不需要大规模接种培育的食用菌,需要人工接种,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既能够接种,又能够育种的装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制一种菌种速度快,增加菌种产量,且即能够接种,又能育种的食用菌接种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菌种速度快,增加菌种产量,且即能够接种,又能育种的食用菌接种培养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接种培养装置,包括接种箱体1,与接种箱体连接的育种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箱体1一侧的出料槽体3通过螺钉与育种箱体2连接,其接种箱体1另一侧连接有进料槽体4,上方设有放料口5,内部设有螺旋搅拌装置6,且接种箱体1内、放料口5下方连接有布料槽7,放料口5上方设有漏斗式的菌种进料口8;所述的育种箱体2的侧壁均为保温壁,底部保温壁9通过滑轨与侧壁连接,且育种箱体2的侧壁内部设有渗透板10,内部设有促长灯11。

所述的接种箱体1、育种箱体2底部均设有地轮12。

所述的育种箱体2上设有可视窗口1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种箱体1一侧连接有育种箱体2,且接种箱体1内部设有螺旋搅拌装置6,其使菌种与固体培养基均匀的进入育种箱体内,并且该装置同时实现了接种、育种功能,提高了菌种育种产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所述的促长灯能够辐照在整个育种箱体,能够提高食用菌的生长效率;二、为了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看到育种箱体内部食用菌的发育状况,也无需将育种箱体打开,在其侧壁上开设至少一个可视窗口;三、底部保温壁通过滑轨与侧壁连接方便放置食用菌菌袋;四、接种箱体1、育种箱体2底部均设有地轮12,方便本装置的移动;五、育种箱体2的侧壁内部设有渗透板10,其渗水速率能够满足育种需求,也不会因为渗水过快,造成底部育种箱体内部的湿度过大;六、接种箱体1一侧连接有育种箱体2,且接种箱体1内部设有螺旋搅拌装置6,其使菌种与固体培养基均匀的进入育种箱体内,并且该装置同时实现了接种、育种功能,提高了菌种育种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接种箱体1,育种箱体2,出料槽体3,进料槽体4,放料口5,螺旋搅拌装置6,布料槽7,菌种进料口8,底部保温壁9,渗透板10,促长灯11,地轮12,可视窗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食用菌接种培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接种箱体1,与接种箱体连接的育种箱体2;所述的接种箱体1一侧的出料槽体3通过螺钉与育种箱体2连接,其接种箱体1另一侧连接有进料槽体4,上方设有放料口5,内部设有螺旋搅拌装置6,且接种箱体1内、放料口5下方连接有布料槽7,放料口5上方设有漏斗式的菌种进料口8;所述的育种箱体2的侧壁均为保温壁,底部保温壁9通过滑轨与侧壁连接,且育种箱体2的侧壁内部设有渗透板10,内部设有促长灯11。

所述的接种箱体1、育种箱体2底部均设有地轮12,方便本装置的移动。

为了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看到育种箱体内部食用菌的发育状况,也无需将育种箱体打开,在其侧壁上开设至少一个可视窗口。

工作时,工人直接将固体培养基从进料口放入,并通过放料口加入食用菌菌种,经过螺旋搅拌装置将固体培养基与食用菌菌种均匀搅拌并输送,并从出料口出料送入育种箱体,其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大和劳动强度高,而且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