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专用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002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树专用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树专用给药装置,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果树病虫害种类繁多,每一种农药都有它的防治对象和范围,因此,不可盲目用药。一般而言,防治轮纹烂果病,可用多菌灵、井岗霉素等;防治食果食叶病虫害,可用毒死蜱、菊脂类;防治红点和黑点病,可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目前果树的病虫害防治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树冠喷雾、树干喷雾和树干注射、树干输液等。将杀虫剂、杀菌剂利用打药机、喷雾机对树冠、树干进行喷雾作业是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利用营养剂给树干注射、树干输液具有补充水分和养分,促进芽的萌发,防治黄叶、萎蔫等生理性病害,增强树体抗逆性等优点。进行喷雾作业需要专用喷头,而给树干注射、树干输液需要使用电钻对树干进行钻孔作业,再用专用的注射装置给树干注射、输液;但是,利用电钻对树干进行钻孔不易掌握,易加深果树的损伤;并且,在对园林中果树的防护过程中,有时既需要进行喷雾作业,也需要给树干注射、输液,而目前市场上的喷头、注射装置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果树专用给药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果树专用给药装置,包括外给药器和内给药器,所述外给药器包括倒圆台形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第一给药腔,所述外壳外壁的锥度等于外壳内壁的锥度,所述外壳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外壳的上部设置有螺帽,螺帽的中央设置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一给药腔连通;所述内给药器包括倒圆台形内壳,内壳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第二给药腔,所述内壳外壁的锥度等于内壳内壁的锥度,所述内壳外壁的锥度等于所述外壳内壁的锥度,所述内壳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排液孔,排液孔的上方设置有挡片,挡片与内壳的结合处设置有凸筋,所述内壳的上部设置有接管,接管的中央设置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与第二给药腔连通;所述接管的下部设置有与第一螺孔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所述螺帽与接管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壳内壁的锥角为α,3°≤α≤2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接管和内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挡片和内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凸筋和内壳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果树专用给药装置体积小,安装、拆卸简单快捷;即可用于果树喷雾给药,喷雾效果好;又可用于果树注射、输液给药,注射、输液给药过程中果树损伤小;该果树专用给药装置给药效率高,给药效果好,使用方便,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果树专用给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给药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给药器结构示意图(俯视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所述果树专用给药装置,包括外给药器和内给药器,所述外给药器包括倒圆台形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第一给药腔11,所述外壳1外壁的锥度等于外壳1内壁的锥度,所述外壳1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2,所述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螺帽13,螺帽13的中央设置有第一螺孔131,第一螺孔131与第一给药腔11连通;所述内给药器包括倒圆台形内壳2,内壳2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第二给药腔21,所述内壳2外壁的锥度等于内壳2内壁的锥度,所述内壳2外壁的锥度等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锥度,所述内壳2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排液孔22,排液孔22的上方设置有挡片3,挡片3与内壳2的结合处设置有凸筋4,所述内壳2的上部设置有接管23,接管23的中央设置有第二螺孔231,第二螺孔231与第二给药腔21连通;所述接管23的下部设置有与第一螺孔131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所述螺帽13与接管23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壳2内壁的锥角为α,3°≤α≤20°。进一步地,所述接管23和内壳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挡片3和内壳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凸筋4和内壳2为一体式结构。

接管23、内壳2、挡片3、凸筋4均使用塑料制成,其中挡片3非常薄,因此挡片3具有弹性。外壳1和螺帽13使用金属制成。

当对进行树干注射、输液时,先利用扳手敲击将外壳1轻微的钉到树干上,再利用扳手拧住螺帽13,在第一外螺纹12的作用下,使得外壳1下部能与树干螺纹连接,保证树干与外壳1之间固定紧密,避免在后续加压注射、输液过程中发生漏液现象。然后将内壳2塞入外壳1的内部,由于所述螺帽13与接管23螺纹连接,可将内壳2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利用软管将接管23与药桶连通,其中,第二螺孔231方便连接软管。将所需的药液、微量元素液或植物生长调节液按规定的浓度配制好,装入药桶中混合均匀,最后将药桶中的药液通过软管输向内给药器和外给药器,即软管中的药液依次流过第二螺孔231、第二给药腔21、排液孔22、第一给药腔11后缓慢被树干吸收;完成注射、输液作业后,再利用扳手拔出外壳1。

当需要进行喷雾作业时,将内给药器和外给药器拆开,将内给药器中的接管23接上软管,药桶在打药机的作用下,使得第二给药腔21中的药液具有较大的压力,药液从内壳2的下端以及排液孔22喷出,在液压的作用下,挡片3被撑开,同时排液孔22处喷出的药液进一步被挡片3打散、雾化,挡片3还具有改变药液流向的作用;凸筋4能够限制挡片3被撑开的最大角度,避免药液向后飞溅。挡片3具有弹性,可被撑开,也可被收缩。倒圆台形第一给药腔11以及倒圆台形第二给药腔21,均是为了保证药液在外壳1、内壳2中输出压力能够大于输入压力,提高给药效率及给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