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2251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为木犀属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15米。树冠呈圆头形、半圆形或椭圆形,可覆盖60平方米。树皮粗糙,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叶对生,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3至5朵生于当年春梢,二年或三年生枝上亦有着生,每朵花花瓣4片,香气极浓。叶腋生成聚伞状,花小,黄白色,极芳香。树皮粗糙,呈灰色。单叶对生,革质光亮,叶形及叶缘因品种而不同,叶形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全缘或具锯齿。花腋呈聚伞花序,花形小而浓香,花色因品种而异。其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四季桂等。

然而,现有桂花的品种花色不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桂花新品种培育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花色呈蓝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以3-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4-5次/月的周期,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其中,所述有机肥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25-30质量份的畜禽粪便、15-25质量份的农作物秸秆、5-8质量份的蘑菇渣、15-25质量份的稻糠、6-9质量份的生石灰和3-5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5-7天;发酵后,将发酵产物、水及草酸按照质量比0.8-1.1:750-800:0.2-0.3混合并搅拌均匀;

挑选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并将该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至单独的苗床插扦繁殖。

进一步,所述土壤为砂质壤土。砂质壤土是指含砂量多,但因亦含有少量坋粒及粘粒,具有土粒间之结合性。干时可成块,但易破碎,湿时可感觉粘性,所握成之土块,小心抚弄之不致破碎的土壤。这种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

进一步,每年的3-5月份,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

进一步,于17:30-18:00,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

进一步,所述土壤的湿度为48-53%。土壤的湿度即土壤含水量,指土壤中水的重量占其干土重的百分数(%)。

进一步,扦插前用浓度为8-1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2h或用浓度为1-5ppm的三十烷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30-60min。这样操作有利于扦插条生根。所述萘乙酸简称NA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为萘的1号位置以羧甲基取代。它是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可促进桂花生根。所述三十烷醇是一种天然的长碳链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名称正三十烷醇,结构式CH3(CH2)28CH2OH,又称蜂花醇,是从蜜蜂蜡中纯化提取的天然生物产品,对人畜无害及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可促进桂花生根。

进一步,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压力为0.018-0.023MPa,通入氮气量为750-770m3/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方法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花色呈蓝色。同时,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插扦成功率较高,可达87.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实施例1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每年的3-5月份,于17:30,以5次/月的周期,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其中,所述有机肥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30质量份的畜禽粪便、15质量份的农作物秸秆、8质量份的蘑菇渣、15质量份的稻糠、9质量份的生石灰和3-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7天;发酵后,将发酵产物、水及草酸按照质量比0.8:800:0.3混合并搅拌均匀;

挑选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并将该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至单独的苗床插扦繁殖。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48%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1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2h。

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压力为0.018MPa,通入氮气量为770m3/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59个,插扦成功率为86.44%,获得花色呈蓝色的桂花新品种23个。

实施例2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以3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每年的3-5月份,于18:00,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其中,所述有机肥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25质量份的畜禽粪便、25质量份的农作物秸秆、5质量份的蘑菇渣、25质量份的稻糠、6质量份的生石灰和5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5天;发酵后,将发酵产物、水及草酸按照质量比1.1:750:0.2混合并搅拌均匀;

挑选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并将该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至单独的苗床插扦繁殖。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48%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8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h。

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压力为0.023MPa,通入氮气量为750m3/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57个,插扦成功率为87.72%,获得花色呈蓝色的桂花新品种21个。

实施例3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每年的3-5月份,于17:45,以5次/月的周期,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其中,所述有机肥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28质量份的畜禽粪便、20质量份的农作物秸秆、6质量份的蘑菇渣、20质量份的稻糠、8质量份的生石灰和4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6;发酵后,将发酵产物、水及草酸按照质量比1.0:780:0.25混合并搅拌均匀;

挑选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并将该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至单独的苗床插扦繁殖。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0%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9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5h。

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压力为0.021MPa,通入氮气量为760m3/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58个,插扦成功率为87.93%,获得花色呈蓝色的桂花新品种22个。

实施例4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以3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每年的3-5月份,于17:45,以5次/月的周期,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其中,所述有机肥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26质量份的畜禽粪便、18质量份的农作物秸秆、7质量份的蘑菇渣、18质量份的稻糠、7质量份的生石灰和5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5天;发酵后,将发酵产物、水及草酸按照质量比1.1:750:0.3混合并搅拌均匀;

挑选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并将该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至单独的苗床插扦繁殖。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49%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0.5ppm的三十烷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60min。

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压力为0.019MPa,通入氮气量为755m3/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1个,插扦成功率为86.89%,获得花色呈蓝色的桂花新品种23个。

实施例5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每年的3-5月份,于17:55,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其中,所述有机肥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29质量份的畜禽粪便、21质量份的农作物秸秆、8质量份的蘑菇渣、23质量份的稻糠、9质量份的生石灰和3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5天;发酵后,将发酵产物、水及草酸按照质量比0.8:750:0.3混合并搅拌均匀;

挑选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并将该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至单独的苗床插扦繁殖。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1%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0.1ppm的三十烷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30min。

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压力为0.020MPa,通入氮气量为7650m3/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0个,插扦成功率为86.67%,获得花色呈蓝色的桂花新品种21个。

实施例6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以3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每年的3-5月份,于17:50,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其中,所述有机肥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27质量份的畜禽粪便、24质量份的农作物秸秆、5质量份的蘑菇渣、17质量份的稻糠、6质量份的生石灰和5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6天;发酵后,将发酵产物、水及草酸按照质量比0.9:765:0.25混合并搅拌均匀;

挑选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并将该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至单独的苗床插扦繁殖。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2%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0.3ppm的三十烷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45min。

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压力为0.022MPa,通入氮气量为768m3/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2个,插扦成功率为87.10%,获得花色呈蓝色的桂花新品种22个。

对比例1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以3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每年的3-5月份,于17:40,以5次/月的周期,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其中,所述有机肥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28质量份的畜禽粪便、22质量份的农作物秸秆、21质量份的稻糠、7质量份的生石灰和3-53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5天;发酵后,将发酵产物、水及草酸按照质量比0.9:770:0.3混合并搅拌均匀;

挑选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并将该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至单独的苗床插扦繁殖。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48%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8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h。

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压力为0.021MPa,通入氮气量为750m3/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1个,插扦成功率为62.30%,获得花色呈蓝色的桂花新品种17个。

对比例2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以3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每年的3-5月份,于17:42,以5次/月的周期,采用有机肥溶液对桂花的根部进行浇灌;其中,所述有机肥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25质量份的畜禽粪便15-25质量份的农作物秸秆、8质量份的蘑菇渣、15质量份的稻糠、9质量份的生石灰和3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11天;发酵后,将发酵产物、水及草酸按照质量比0.8:750:0.3混合并搅拌均匀;

挑选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并将该具有蓝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至单独的苗床插扦繁殖。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0%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1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h。

所述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压力为0.023MPa,通入氮气量为759m3/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59个,插扦成功率为59.32%,获得花色呈蓝色的桂花新品种35个。

对比例3

培育桂花新品种,其具体步骤为:

使用重量配比为4%的硫酸亚铁溶液浇溉土壤;

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每月两次的周期,使用磷酸二氢钾对扦插成活的桂花苗进行叶面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PH值等于3;

采用遮阳网遮盖所述苗床;

使用薄膜覆盖苗床;

在使用薄膜覆盖苗床之后,还包括:

观察所述桂花苗的新芽颜色,选取具有红色新芽的桂花苗;

将所述具有红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到隔离的单独田块扦插繁殖;

在将所述红色新芽的桂花苗移植到隔离的单独田块扦插繁殖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扦插繁殖得到的具有红色新芽的桂花苗在米径3cm的普通桂花树嫁接。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0个,插扦成功率为51.67%,获得花色呈红色的桂花新品种22个。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