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采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45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采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采茶分为手采、割采和机采。手采又分为掐采、提手采和双手采,①掐采:又称折采,凡细嫩的标准采摘包托顶、撩头都应用这一手法。②提手采:这是适中标准采摘的手法,大部红绿茶区均用之。③双手采:这是提高采茶工效的先进手采方法,比单手采效力提高50%-100%,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采20-25kg,多的可达35-40kg,但茶树必须具有理想的树冠,采摘面平整,发芽整齐。对于割采:边茶的采收因原料粗大,多用工具进行采割,各地所用工具有月形小铁刮刀、镰刀或采摘铗等,工具要求刀刃锋利,采割要迅速,避免将枝条割裂而影响下轮新梢萌发。对于机采:在机采前数日用手采掉一批达到标准的鲜叶,这样机采鲜叶质量基本可以满足加工中,低级条茶的要求,工效比手工提高10倍以上。

现有的一种采茶机,包括采茶机本体,采茶机包括两侧开口的圆柱形腔体,腔体设有切割装置,腔体一侧开口为进料口,另一侧开口味出料口,出料口通过下料管道与集茶袋相连接,集茶袋处设有腰带,腔体内设有风口面向出料口的鼓风机,腔体上设有手柄,手柄上设有与切割装置电连接的切割按钮以及与鼓风机相连接的鼓风按钮,腔体顶部设有卡槽。使用时,手握采茶机,启动切割装置,将切割装置的切刀放置于茶树上,从茶树的顶部的一侧进行移动到另一侧,这样的采茶方式,会伤及茶树的老叶,而茶叶以嫩芽出名,因此,不仅伤害茶树,而且采摘的茶叶质量差别大,影响茶叶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分离老叶与新芽,且不伤害茶树,采摘的茶叶质量相差不大的一种茶叶采摘装置。

本方案中的一种茶叶采摘装置,包括收集箱,收集箱上连通有抽吸机构,收集箱上设有支架,且收集箱上连通有第一连管,第一连管上滑动套接有第二连管,第二连管外壁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齿轮,齿轮啮合有滑动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支架上连有调节箱,调节箱内滑动设有活塞块,调节箱内位于活塞的一侧连通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上设有进气口,调节箱内位于活塞的另一侧与第一连管连通,活塞上连有活塞杆,活塞杆穿出于调节箱与第一连管连通的一侧,活塞杆上设有楔面,活塞杆通过楔面与滚轮相抵,第二连管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内设有内腔和外腔,内腔与外腔均与第二连管连通,内腔内设有叶片,且内腔上设有通气孔,连接座上滑动连接有基座,基座上铰接有分离网,连接座上连接有沿长度方向敞开设置的吸附收集管,吸附收集管与外腔连通,吸附收集管上连有倾斜设置的刀片。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为:分离网是用来分离茶树上的老叶和新芽,通过分离网包裹在茶树的顶部,新芽从分离网的开孔中穿出;刀片倾斜设置,在对新芽进行采摘的时候,先通过吸附收集管的抽吸,使新芽顶部向吸附收集管的敞开口内倾斜,刀片在采摘新芽的时候,刀片倾斜切入新芽的芽根中,使得切割的新芽向切入口倾斜,而吸附收集管位于新芽的切入口一侧,有利于将采摘的新芽吸入吸附收集管中;调节箱内活塞的一侧连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大气连通,调节箱内连有充气气囊的一侧充满空气,而调节箱内活塞上连接活塞杆的一侧与第一连管连通,第一连管与收集箱连通,收集箱与抽吸机构连通,抽吸机构抽气,使得收集箱内形成负压,第一连管内形成负压,调节箱内活塞上连接活塞杆的一侧为负压,从而使得调节箱内活塞的两侧形成压力差,活塞移动,带动活塞杆向靠近滚轮的方向移动,活塞杆上的楔面与滚轮相抵,使得滚轮上连有的第二齿条向远离活塞杆的方向滑动,第二齿条啮合的齿轮转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向相反的方向滑动,第一齿条连接在第二连管外壁上,使得第二连管在第一连管上向远离第一连管的方向滑动,从而通过连接座带动分离网来调节高度,使分离网压紧在茶树上,将老叶与新芽分离,分离网还未压紧在茶树上的时候,可挤压充气气囊,将空气抽入调节箱中,增加压力差,调节第二连管移动的距离;连接座分为内腔与外腔,内腔内设有叶片,通过抽吸机构产生的抽力,气流从内腔上连有的通气孔中抽入,使得叶片转动,带动连接座在第二连管上转动,同时吸附收集管连接在连接座上,吸附收集管随着连接座一起转动,刀片围绕分离网旋转,将茶树上的新芽采摘完,从吸附收集管中吸入外腔,经过第二连管和第一连管,进入收集箱中。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分离网将茶树的老叶与新芽分离开,使用倾斜设置的刀片进行对新芽的采摘,使得采摘下来的新芽质量差异小,且未对茶树造成伤害,茶叶的采摘效率高;2、通过调节箱内构成压力差,来调节分离网的高度,将分离网压紧在茶树上,将茶树的老叶与新芽分离,使得分离网的高度的调节方便、快捷。

进一步,所述抽吸机构和第一连管位于收集箱相对的侧壁上,收集箱底部设有分隔板。通过抽吸机构形成负压,将采摘的茶叶吸入第一连管后,因采摘下来的新芽的重量不一,抽吸力使新芽落到收集箱内的位置不一样,通过分隔板进行隔开,对新芽进行分类。

进一步,所述收集箱底部的分隔板两侧均铰接有箱底盖。收集箱内装满后,通过打开箱底盖将抽入收集箱内的新芽转移出来。

进一步,所述齿轮上连有手柄。可以通过手柄来转动齿轮,使第一齿条移动,从而调节分离网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分离网上的开孔直径为2~3cm,分离网呈弧形。茶树顶部基本上呈弧形,分离网与茶树顶部形状一样,分离网开孔直径的大小仅供新芽从开孔中穿出,有助于分离老叶和新芽。

进一步,所述刀片的吸附收集管远离连接座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分离网的边缘。使得吸附收集管牢固的连接在分离网上,刀片在采摘茶叶的时候,避免刀片发生晃动,影响茶叶采摘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收集箱上连接有肩带。在采摘的过程中将收集箱背在背上,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茶叶采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座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吸附收集管与刀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收集箱1、抽风机2、分隔板3、箱底盖4、肩带5、第一连管6、支架7、第二连管8、第一齿条9、齿轮10、手柄11、第二齿条12、滚轮13、调节箱14、充气气囊15、活塞16、活塞杆17、连接座18、内腔19、外腔20、叶片21、基座22、分离网23、吸附收集管24、刀片25。

实施例基本参考图1~图3所示:一种茶叶采摘装置,包括收集箱1,收集箱1的左侧螺栓连接有抽风机2,收集箱1内底部中间焊接有分隔板3,收集箱1的底部中线两侧铰接有箱底盖4,收集箱1的右侧上连有肩带5,收集箱1右侧上部连通有第一连管6,收集箱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支架7,第一连管6外滑动套接有第二连管8,第二连管8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条9右侧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支架7上的齿轮10,齿轮10的偏心位置上螺纹连接有手柄11,齿轮10的右侧啮合有滑动连接在支架7上的第二齿条12,第二齿条1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3,支架7上连有调节箱14,调节箱14内滑动有活塞16,调节箱14左侧底部连通有充气气囊15,充气气囊15连有进气管,活塞16的右端焊接有活塞杆17,调节箱14右侧上部与第一连管6之间连通有软管,活塞杆17滑动穿出调节箱14的右侧壁,活塞杆17的右端为楔面,滚轮13与活塞16杆的右端相抵,第二连管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18,连接座18内开有内腔19和外腔20,内腔19和外腔20均与第二连管8连通,内腔19内安装有叶片21,连接座18上开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内腔19连通,连接座18底部滑动连接有基座22,基座22上铰接有呈弧形且开孔为3cm的分离网23,连接座18上铰接有吸附收集管24,吸附收集管24的右侧开有敞开口,吸附收集管24的上端与外腔20连通,吸附收集管24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分离网23的边缘,吸附收集管24的底部焊接有与水平面呈45度角的刀片25。

使用时,通过肩带5将收集箱1背在采摘人员的背上,将分离网23移动到茶树上方,启动抽风机2,气流从通气孔中抽入,进入内腔19,使叶片21转动,连接座18发生转动,第二连管8、第一连管6、收集箱1和调节箱14内活塞16右侧均形成负压,调节箱14内活塞16左侧充满空气,调节箱14内形成压力差,使活塞16向右移动,活塞16带动活塞16杆向右移动,滚轮13在活塞杆17的楔面上向上滑动,滚轮13带动第二齿条12向上滑动,齿轮10逆时针转动,第一齿条9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连管8在第一连管6上向下滑动,进而使分离网23向下移动,将分离网23压紧到茶树上;若形成的压力差不足以使分离网23压紧到茶树上,采摘人员手捏充气气囊15,使空气从充气气囊15的进气管中进入调节箱14内的左侧,增大调节箱14内的压力差,使分离网23继续向下移动,分离网23压紧到茶树上;或者转动手柄11,使分离网23继续向下移动,分离网23压紧到茶树上;使茶树的老叶与新芽分离,转动的连接座18带动吸附收集管24转动,吸附收集管24带动刀片25围绕分离网23旋转,将新芽采摘下来,采摘下来的新芽被吸附收集管24吸入外腔20内,通过第二连管8和第一连管6,进入收集箱1中,掉落在分隔板3的两侧,收集箱1装满茶叶后,打开箱底盖4,将收集箱1内的茶叶转移走,继续进行茶叶的采摘,茶叶采摘完成后,关闭抽风机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