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竹林套种宁前胡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宁前胡为白花前胡,伞形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60~90cm。根粗大,圆锥状,长3~5cm,有分枝,棕褐色或黄褐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野生前胡多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区向阳坡疏林缘、草丛、灌木丛、路旁和山谷溪沟边。喜湿润凉爽的多荫环境,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怕涝。前胡虽禾杆较矮,但为深根植物,以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肥沃沙壤土或壤土为宜,种植时选择有一定荫蔽度的地块为好。平畈地、荫蔽过度、排水不良的地块生长不良,且易烂根。干燥瘠薄的沙土、质地黏重的黏土和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
宁前胡的根部作为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宁前胡中主要的药效成分为香豆素类,其中白花前胡甲素具有舒张气管和钙拮抗作用,白花前胡乙素具有抗炎、抗肿瘤作用,白花前胡e素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香豆素含量是作为评价宁前胡质量的重要依据。影响宁前胡中香豆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栽培模式和生长过程中根部的分叉程度,人工栽培的宁前胡一般在第二年即抽薹开花,对比野生前胡大大缩短了其根部次生物质的积累时间,使宁前胡的质量下降。因此,选择栽培模式时应注意宁前胡生长时所需的各种生态因子,尽可能仿野生栽培,延长其营养生长的时间,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了宁前胡产品质量的毛竹林套种宁前胡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毛竹林套种宁前胡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选择坡度在10°~40°,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的山坡毛竹林为宁前胡种植地块,毛竹林的密度为150~200株/亩;种植地坡度以10°~40°较为合适,坡度小于10°时易积水,影响宁前胡的根部生长,植株易开花,坡度大于40°时易被雨水冲刷;宁前胡喜多荫环境,毛竹林的密度为150~200株/亩时的郁闭度最有利于宁前胡生长。
b、整地:10月至11月之间结合挖冬笋对毛竹林进行翻地,将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土中,施基肥;翻地和施基肥有利于宁前胡和毛竹林的生长,将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土中可沤做基肥。
c、播种:12月至次年3月之间进行宁前胡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1.5kg,播种后扫平,然后覆草,开春解冻后及时除去覆草;宁前胡发芽对光照很敏感,黑暗中几乎不发芽,因此播种后仅盖一层薄的草木灰或扫平,使种子与土壤充分结合,冬季覆草保温,开春后除去覆草避免种子不出芽。
d、中耕除草:每年10月至11月之间松土及除草一次,将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土中,并调整毛竹林的密度到150~200株/亩;由于宁前胡的生长优势抑制了毛竹林中杂草的生长,所以每年除草一次即可。
e、追肥:宁前胡生长期共追肥两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第一次追肥,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第二次追肥;宁前胡幼苗期至7月下旬前不宜追肥,以免造成植株提前抽薹开花。
f、灌溉排水:干旱天气时进行浇水,雨季时清沟排涝;宁前胡怕涝,积水时间过长易烂根,雨季时需做好排涝工作。
g、折枝打顶: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出苗早期的宁前胡进行打顶,保留基生叶,从基部折断花茎;宁前胡一般在第二年开花结果,一旦开花则根部木质化,失去药用价值,因此减少开花率是提高宁前胡产量的重要措施,折枝打顶具有良好的作用。
h、采收:10月至11月之间采收宁前胡,挖出其根部,除去泥土、茎叶、须根。宁前胡收获时挖断的细根须第二年可以萌发新株,与播种生长的苗相比较粗壮,产量也较高,因此收获时将须根挖断留在土中,第二年播种时播种量仅需0.5~1kg,减少了用种量。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步骤a中毛竹林的郁闭度为0.5~0.7。种植环境的郁闭度为0.5~0.7时,最接近野生宁前胡最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仿野生栽培,可以提高宁前胡的香豆素含量。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步骤b中所施的基肥为腐熟农家肥1000~2000kg/亩或复合肥10~20kg/亩,施肥量不足满足不了宁前胡和毛竹林生长的需要,施肥过量则会导致宁前胡的根部分叉,经试验选择最合理的施肥量。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步骤b中整地完成后每隔3~10cm用树枝、茎梗和草叶做一隔土带,以防水土流失。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步骤c中播种前先用水选法选出水中沉下的饱满种子,然后用40~50℃的温水浸种10~20min后捞起晾干,用种子重量0.5%~0.6%的多菌灵粉剂拌种,对种子进行消毒,防治病虫害。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步骤e中第一次追肥采用复合肥10~20kg/亩,第二次追肥采用复合肥5~15kg/亩,施肥需均匀,防止局部施肥浓度过高导致宁前胡根部分叉。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宁前胡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发生根腐病时及时拔出病株并烧毁,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植株或浇根,间隔7~10天后再用一次药。根腐病多在高温多湿季节发生,主要表现为根部发黑、长白霉、腐烂,叶片枯黄,生长停滞,最后枯死,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防治根腐病。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宁前胡的主要虫害为蚜虫,发生虫害时使用40%的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植株,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蚜虫主要为害宁前胡的叶片和花,其密集于新稍和嫩叶叶背吸取汁液,使心叶、嫩叶卷曲变厚,植株矮化,为害幼嫩花茎造成种子不充实,严重时导致种子绝收,40%的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可防治蚜虫。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毛竹林为宁前胡提供凉爽多荫的生长环境,模拟野生状态栽培,提高了宁前胡的产品质量;实现了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宁前胡的生长优势抑制了毛竹林中杂草的生长;通过对宁前胡和毛竹林进行的田间管理,使宁前胡和毛竹都获得增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毛竹林套种宁前胡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选择坡度在10°,土壤为沙壤土的山坡毛竹林为宁前胡种植地块,毛竹林的密度为200株/亩,郁闭度为0.7;
b、整地:10月至11月之间结合挖冬笋对毛竹林进行翻地,将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土中,施复合肥10~20kg/亩,每隔3~10cm用树枝、茎梗和草叶做一隔土带;
c、播种:12月至次年3月之间进行宁前胡播种,用水选法选出水中沉下的饱满种子,然后用40~50℃的温水浸种10~20min后捞起晾干,用种子重量0.5%~0.6%的多菌灵粉剂拌种;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法,每亩播种量为1kg,播种后扫平,然后覆草,开春解冻后及时除去覆草;
d、中耕除草:每年10月至11月之间松土及除草一次,将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土中,并调整毛竹林的密度到200株/亩;
e、追肥:宁前胡生长期共追肥两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第一次追肥,采用复合肥10~20kg/亩,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第二次追肥,采用复合肥5~15kg/亩;
f、灌溉排水:干旱天气时进行浇水,雨季时清沟排涝;
g、折枝打顶: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出苗早期的宁前胡进行打顶,保留基生叶,从基部折断花茎;
h、采收:10或11月采收宁前胡,挖出其根部,除去泥土、茎叶、须根,晒干或低温烘干。
i:宁前胡发生根腐病时及时拔出病株并烧毁,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植株或浇根,间隔7~10天后再用一次药。
j:宁前胡发生蚜虫虫害时使用40%的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植株,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宁前胡和毛竹的生长质量较好,产量都得到了提高,宁前胡中香豆素的含量较高。
实施例二:
毛竹林套种宁前胡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选择坡度在25°,土壤为壤土的山坡毛竹林为宁前胡种植地块,毛竹林的密度为180株/亩,郁闭度为0.6;
b、整地:10月至11月之间结合挖冬笋对毛竹林进行翻地,将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土中,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kg/亩,每隔3~10cm用树枝、茎梗和草叶做一隔土带;
c、播种:12月至次年3月之间进行宁前胡播种,用水选法选出水中沉下的饱满种子,然后用40~50℃的温水浸种10~20min后捞起晾干,用种子重量0.5%~0.6%的多菌灵粉剂拌种;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法,每亩播种量为1.2kg,播种后扫平,然后覆草,开春解冻后及时除去覆草;
d、中耕除草:每年10月至11月之间松土及除草一次,将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土中,并调整毛竹林的密度到180株/亩;
e、追肥:宁前胡生长期共追肥两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第一次追肥,采用复合肥10~20kg/亩,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第二次追肥,采用复合肥5~15kg/亩;
f、灌溉排水:干旱天气时进行浇水,雨季时清沟排涝;
g、折枝打顶: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出苗早期的宁前胡进行打顶,保留基生叶,从基部折断花茎;
h、采收:10或11月采收宁前胡,挖出其根部,除去泥土、茎叶、须根,晒干或低温烘干。
i:宁前胡发生根腐病时及时拔出病株并烧毁,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植株或浇根,间隔7~10天后再用一次药。
j:宁前胡发生蚜虫虫害时使用40%的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植株,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宁前胡和毛竹的生长质量较好,产量都得到了提高,宁前胡中香豆素的含量较高。
实施例三:
毛竹林套种宁前胡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选择坡度在40°,土壤为沙壤土的山坡毛竹林为宁前胡种植地块,毛竹林的密度为150株/亩,郁闭度为0.5;
b、整地:10月至11月之间结合挖冬笋对毛竹林进行翻地,将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土中,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kg/亩,每隔3~10cm用树枝、茎梗和草叶做一隔土带;
c、播种:12月至次年3月之间进行宁前胡播种,用水选法选出水中沉下的饱满种子,然后用40~50℃的温水浸种10~20min后捞起晾干,用种子重量0.5%~0.6%的多菌灵粉剂拌种;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法,每亩播种量为1.5kg,播种后扫平,然后覆草,开春解冻后及时除去覆草;
d、中耕除草:每年10月至11月之间松土及除草一次,将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土中,并调整毛竹林的密度到150株/亩;
e、追肥:宁前胡生长期共追肥两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第一次追肥,采用复合肥10~20kg/亩,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第二次追肥,采用复合肥5~15kg/亩;
f、灌溉排水:干旱天气时进行浇水,雨季时清沟排涝;
g、折枝打顶: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出苗早期的宁前胡进行打顶,保留基生叶,从基部折断花茎;
h、采收:10或11月采收宁前胡,挖出其根部,除去泥土、茎叶、须根,晒干或低温烘干。
i:宁前胡发生根腐病时及时拔出病株并烧毁,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植株或浇根,间隔7~10天后再用一次药。
j:宁前胡发生蚜虫虫害时使用40%的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植株,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宁前胡和毛竹的生长质量较好,产量都得到了提高,宁前胡中香豆素的含量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