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秋葵设施栽培剪枝侧生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0758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黄秋葵设施栽培剪枝侧生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秋葵,锦葵科,亦称黄秋葵、咖啡黄葵,俗名羊角豆,秋葵性喜温暖,原产地为非洲,中国栽培的不多,秋葵在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热门畅销蔬菜,在非洲许多国家已成为运动员食用之首选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百姓青睐,有蔬菜王之称,秋葵的种子可以榨油,黄秋葵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它的营养成分和香味远远超过芝麻油和花生油,有着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用途。

近年来浙江省江山和三门等地秋葵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江山秋葵的种植面积已超300公顷,该地区秋葵以露天种植为主,由于受气候影响,秋葵通常是在7月至9月集中上市,价格一直在3元/公斤左右波动,售价普遍较低,而7月上旬以前和10月中旬以后由于秋葵产量少,因此,会出现价格高的现象,在此期间秋葵的平均售价能够高达10元/公斤。

因此,探索一种能够使得秋葵采收时间提早、采收期延长,使得秋葵的产量与效益成倍增长的种植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秋葵采收时间提早、采收期延长,使得秋葵产量与效益成倍增长的种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秋葵设施栽培剪枝侧生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好的地块,在冬茬收获后,对地块及时进行深耕,然后亩施腐熟厩肥3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15kg;

2)搭棚、施基肥:于2月底进行第一次整地,搭建8m宽钢架大棚,然后在大棚上覆盖大棚膜进行保温,再于3月中旬施基肥,亩施腐熟羊粪200kg、51%复合肥50kg和土杂肥200kg,将基肥和地块土壤混匀,然后将地块耙平作畦,畦的宽度为连沟宽1.3m;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播种的前两天在畦的表面覆盖黑地膜,来控制杂草生长,3月30日播种秋葵,品种为‘卡里巴’,每畦3行,株距30cm,亩用种量为1.0kg,清明后秋葵开始出苗齐苗,在出苗后亩浇施51%复合肥1.5kg,秋葵生长期间要及时间苗,即在秋葵破心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次苗,在秋葵生长有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在秋葵生长有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即可,定苗后需要开沟撒施肥料,亩施51%复合肥15kg;

4)抹除侧芽、主枝成果:秋葵在5月上旬开始开花,5月10日开始结果,5月下旬即可采收上市,在结果期间,亩穴施51%复合肥15kg,并及时抹除前期生长出来的侧芽、侧枝和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提高秋葵的早期产量,生长及结果期间由于夏季秋葵水量需求大,地表温度高,需要在每天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日落后对其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同时需要将大棚两侧的棚膜上掀,以利于大棚内通风降温降湿;

5)培育侧枝、剪除主枝:7月底开始预留秋葵根部侧枝,每株秋葵留2-3个侧枝,8月中旬将秋葵的主枝剪除,即在距植株基部20cm处剪去主枝,每株选留2-3个侧枝,主枝剪除后追肥2-3次,每次亩穴施51%复合肥15kg,每次间隔7天,培育侧枝和剪除主枝期间需要每天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日落后对其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同时需要将大棚两侧的棚膜上掀,以利于大棚内通风降温降湿。

6)侧枝成果:在主枝剪除7天后,秋葵的侧枝开始结果,8月下旬侧枝开始采收果实,可持续采收至11月上旬,侧枝结果期间需要在每天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日落后对其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同时需要将大棚两侧的棚膜上掀,以利于大棚内通风降温降湿,9月下旬后晚间需要盖好两侧棚膜对秋葵进行保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浇施为安装了水肥一体设施,达成了水肥同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4)、5)和6)秋葵生长期间,需要用菜籽饼集中诱杀地下害虫、覆盖防虫网隔离、悬挂色板诱虫或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诱杀害虫,同时配以20%氯虫苯甲酰胺sc1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幼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选地、施肥,搭棚、施基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抹除侧芽、主枝成果,培育侧枝、剪除主枝,侧枝成果以及绿色防控等技术,在秋葵生长期间要综合应用棚温调节、肥水调控、合理整枝打叶、控制病虫害等措施来提高秋葵产品质量和产量;该种设施栽培剪枝侧生的种植方法使得秋葵的采收时间提早,采收期延长了30多天,避开了露地秋葵产品在7-9月集中上市带来的量多价低的现象,实现了6月、10月和11月市场上的秋葵量少价高销售,且使得秋葵的亩采收量增长了1500kg以上,增效十分明显,极大的增加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黄秋葵设施栽培剪枝侧生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好的地块,在冬茬收获后,对地块及时进行深耕,然后亩施腐熟厩肥3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15kg;

2)搭棚、施基肥:于2月底进行第一次整地,搭建8m宽钢架大棚,然后在大棚上覆盖大棚膜进行保温,再于3月中旬施基肥,亩施腐熟羊粪200kg、51%复合肥50kg和土杂肥200kg,将基肥和地块土壤混匀,然后将地块耙平作畦,畦的宽度为连沟宽1.3m;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播种的前两天在畦的表面覆盖黑地膜,来控制杂草生长,3月30日播种秋葵,品种为‘卡里巴’,每畦3行,株距30cm,亩用种量为1.0kg,清明后秋葵开始出苗齐苗,在出苗后亩浇施51%复合肥1.5kg,秋葵生长期间要及时间苗,即在秋葵破心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次苗,在秋葵生长有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在秋葵生长有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即可,定苗后需要开沟撒施肥料,亩施51%复合肥15kg;

4)抹除侧芽、主枝成果:秋葵在5月上旬开始开花,5月10日开始结果,5月下旬即可采收上市,在结果期间,亩穴施51%复合肥15kg,并及时抹除前期生长出来的侧芽、侧枝和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提高秋葵的早期产量,生长及结果期间由于夏季秋葵水量需求大,地表温度高,需要在每天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日落后对其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同时需要将大棚两侧的棚膜上掀,以利于大棚内通风降温降湿;

5)培育侧枝、剪除主枝:7月底开始预留秋葵根部侧枝,每株秋葵留2-3个侧枝,8月中旬将秋葵的主枝剪除,即在距植株基部20cm处剪去主枝,每株选留2-3个侧枝,主枝剪除后追肥2-3次,每次亩穴施51%复合肥15kg,每次间隔7天,培育侧枝和剪除主枝期间需要每天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日落后对其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同时需要将大棚两侧的棚膜上掀,以利于大棚内通风降温降湿。

6)侧枝成果:在主枝剪除7天后,秋葵的侧枝开始结果,8月下旬侧枝开始采收果实,可持续采收至11月上旬,侧枝结果期间需要在每天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日落后对其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同时需要将大棚两侧的棚膜上掀,以利于大棚内通风降温降湿,9月下旬后晚间需要盖好两侧棚膜对秋葵进行保温。

本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的浇施为安装了水肥一体设施,达成了水肥同施。

本实施例所述步骤3)、4)、5)和6)秋葵生长期间,需要用菜籽饼集中诱杀地下害虫、覆盖防虫网隔离、悬挂色板诱虫或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诱杀害虫,同时配以20%氯虫苯甲酰胺sc1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幼虫。

实验例

实验对象:将采用传统种植方法得到的秋葵作为对照组一,采用高产种植方法得到的秋葵作为对照组二,采用本发明设施栽培剪枝侧生的种植方法得到的秋葵作为实验组。

实验要求:上述三组秋葵品种均为“卡里巴”,施肥总量一致。

实验方法:分别对采用上述三组种植方法得到的秋葵的亩采收量、采收时间、采收期做记录。

表一为三组秋葵采收的具体记录:

表一

结合表一,通过本发明设施栽培剪枝侧生的种植方法得到的秋葵与传统种植方法得到的秋葵、高产种植方法得到的秋葵作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的采收时间比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提早了30多天,采收期比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延长了30多天,且实验组的亩采收量比对照组一增加了2124.7kg,亩增产率为76.7%,比对照组二增加了1685.1kg,亩增产率为52.3%。

典型案例

黄某,秋葵种植大户,过去一直采用传统的秋葵种植方法,以露天种植为主,由于受气候影响,秋葵通常在7月至9月集中上市,价格一直在3元/公斤左右波动,售价偏低,且亩产量仅为2700kg左右,除去种植成本,经济收益很不理想,后来采用本发明的秋葵设施栽培剪枝侧生的种植方法,秋葵的采收时间提早到5月中旬,采收期能够持续到11月上旬,不仅延长了采收期,而且秋葵的亩产量达到4900kg,亩增产率达到81.2%,给黄某极大的增加了经济收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选地、施肥,搭棚、施基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抹除侧芽、主枝成果,培育侧枝、剪除主枝,侧枝成果以及绿色防控等技术,在秋葵生长期间要综合应用棚温调节、肥水调控、合理整枝打叶、控制病虫害等措施来提高秋葵产品质量和产量;该种设施栽培剪枝侧生的种植方法使得秋葵的采收时间提早,采收期延长了30多天,避开了露地秋葵产品在7-9月集中上市带来的量多价低的现象,实现了6月、10月和11月市场上的秋葵量少价高销售,且使得秋葵的亩采收量增长了1500kg以上,增效十分明显,极大的增加了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