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种植容器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328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种植容器水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种植容器水循环装置,属于种植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户外设置植物墙体已成为一种城市绿化趋势,例如在高架公路桥两侧、轻轨两侧、桥梁两侧、高铁铁轨两侧、高档写字楼内以及园林中都通过设置植物墙进行绿化。但是,现有植物种植装置以及拼接植物墙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目前在墙面等垂直方面的绿化,一种是外挂花盆和花架或爬山虎等攀附墙面的植物,这种技术存在种植植物单一,样式呆板,无法适应四季的变化,只在春夏两季能起美观作用;灌溉、施肥、更换死亡的植物等维护方式困难,特别是人工养护成本高;其主体容易腐蚀墙面或根系穿入墙面造成建筑结构破坏;还一种是用植物墙种植支架装置等产品,这种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不易更换植物品种和植物种类固化,无法灌溉自动化的缺点,但是现有的立体种植容器结构较为复杂,且流水孔均为1个或者两个,流水速度慢,且很容易阻塞,使植物得不到足够水分,造成植物的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种植容器水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种植容器水循环装置,它包含支架底座1、支架2、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循环水泵4、总水管5、固定杆6、分水管7和水槽8,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支架底座1,支架2上均布有数个固定杆6,固定杆6上固定有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的底部设置有水槽8,水槽8内设置有循环水泵4,循环水泵4通过总水管5与分水管7连接,所述的分水管7分别与最上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包含花盆放置孔3-1、蓄水槽3-2、水漏3-3、进水管插入口3-4、固定穿孔3-5和底部突出块3-6,花盆放置孔3-1的后端设置有蓄水槽3-2,花盆放置孔3-1与蓄水槽3-2相连通,且两个花盆放置孔3-1之间底部相连通,蓄水槽3-2的底部设置有水漏3-3,水漏3-3上设置有5个出水口,蓄水槽3-2的后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插入口3-4,且进水管插入口3-4与分水管7连通,蓄水槽3-2的底部设置有底部突出块3-6。

作为优选,所述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通过后面的固定穿孔3-5固定在固定杆6与支架2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下两个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之间,上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通过底部突出块3-6卡接在下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的蓄水槽3-2进行连接,因此上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的蓄水槽3-2内的水可以通过水漏3-3流入到下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的蓄水槽3-2内依次向下流直至流入底部的水槽8内,底部的水槽8内的循环水泵4将水槽8内的水通过总水管5和分水管7输送至上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内,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水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每个模块内部有5个孔,流水孔较多,更有利于流水流通,不易被杂物阻塞,具有较好的防堵效果,使植物能更好的吸收水分,使用也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植物栽培容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除去植物栽培容器模块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支架底座1、支架2、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循环水泵4、总水管5、固定杆6、分水管7、水槽8、花盆放置孔3-1、蓄水槽3-2、水漏3-3、进水管插入口3-4、固定穿孔3-5、底部突出块3-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架底座1、支架2、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循环水泵4、总水管5、固定杆6、分水管7和水槽8,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支架底座1,支架2上均布有数个固定杆6,固定杆6上固定有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的底部设置有水槽8,水槽8内设置有循环水泵4,循环水泵4通过总水管5与分水管7连接,所述的分水管7分别与最上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包含花盆放置孔3-1、蓄水槽3-2、水漏3-3、进水管插入口3-4、固定穿孔3-5和底部突出块3-6,花盆放置孔3-1的后端设置有蓄水槽3-2,花盆放置孔3-1与蓄水槽3-2相连通,且两个花盆放置孔3-1之间底部相连通,蓄水槽3-2的底部设置有水漏3-3,水漏3-3上设置有5个出水口,蓄水槽3-2的后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插入口3-4,且进水管插入口3-4与分水管7连通,蓄水槽3-2的底部设置有底部突出块3-6。

作为优选,所述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通过后面的固定穿孔3-5固定在固定杆6与支架2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下两个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之间,上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通过底部突出块3-6卡接在下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的蓄水槽3-2进行连接,因此上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的蓄水槽3-2内的水可以通过水漏3-3流入到下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的蓄水槽3-2内依次向下流直至流入底部的水槽8内,底部的水槽8内的循环水泵4将水槽8内的水通过总水管5和分水管7输送至上部的植物栽培容器模块3内,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水路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