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防冻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165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树防冻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果树防冻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冬季果树落叶后到翌年萌芽前为果树的休眠期。此时几乎所有果树的病虫开始躲入越冬巢穴,不食不动,进入冬眠状态。因此,这是一年一度防治果树病虫害最佳的时期。一、清扫园地有些病害如软腐病、灰霉病和霜霉病等病菌以及有些虫害如红蜘蛛、螟虫、青虫等虫害,这些病菌和害虫大多躲藏在枯枝、落叶、杂草和园周杂物上过冬。因此,在果树采果后或落叶后,应及时清理果园。先剪除树上的病虫枝、枯枝、虫苞、僵果等;再清扫树下的落叶、落果,同时清理园周杂物并加以深埋、销毁或制作沤肥,这样可基本消灭在这些杂物中越冬的害虫或病菌。

果树在度过冬季严寒天气时,一定要做好果树的保温工作,以免果树在严寒天气中冻伤或冻死,影响来年的果实结果,在现有的果树防冻保温过程中,通常采用秸秆铺在果树的根部或是使用绳索将保温棉缠绕在果树的表皮上,这两种防冻的措施的防冻保温效果均存在着缺陷,采用秸秆铺在果树的根部的保温措施效果不好,且需要大量的秸秆,在保温季节结束后需要对秸秆进行清理,无形中增加劳动强度,采用绳索将保温棉缠绕在果树表皮的保温措施,使用较为麻烦,需要使用大量的绳索一圈一圈的将保温棉均匀缠绕,其所采用的保温棉多为单层的海绵体结构,保温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果树防冻保温装置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防冻保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树防冻保温装置,包括半闭合的圆环保温棉,所述圆环保温棉的右端开口处安装有锁紧装置,所述圆环保温棉的底部设有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的顶部设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顶部设有编织层,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连接块和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右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安装有锁紧螺钉,且锁紧螺钉位于连接块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的内腔均匀设有支撑柱,且相邻两组支撑柱之间设有保温空腔。

优选的,所述编织层由金属铝丝制成的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采用弹性金属片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块的右端开有与锁紧螺钉相适配的长条形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铝丝编织而成的编织成,利用金属铝丝的柔韧性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可塑性,以便适用于不同果树表面的包裹,利用锁紧装置将半闭合状的圆环保温棉与果树紧密接触并固定,替代了传统利用绳索在果树表皮缠绕保温棉的保温手段,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环保温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环保温棉、11保温棉层、12中间层、13编织层、2锁紧装置、21锁紧块、22销轴、23连接板、24连接块、25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果树防冻保温装置,包括半闭合的圆环保温棉1,所述圆环保温棉1的右端开口处安装有锁紧装置2,所述圆环保温棉1的底部设有保温棉层11,所述保温棉层11的顶部设有中间层12,所述中间层12的顶部设有编织层13,所述锁紧装置2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连接块24和锁紧块21,所述锁紧块21的右端通过销轴22转动连接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的另一端安装有锁紧螺钉25,且锁紧螺钉25位于连接块24的右侧。

其中,所述中间层12的内腔均匀设有支撑柱,且相邻两组支撑柱之间设有保温空腔,所述编织层13由金属铝丝制成的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所述连接板23采用弹性金属片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块24的右端开有与锁紧螺钉25相适配的长条形通槽。

工作原理:在具体使用时,将需要进行保温措施的果木表皮清理干净后,根据果木表皮的直径,选取适合的圆环保温棉1,并将圆环保温棉1开口端的上端与连接块24固定,其开口端的下端与锁紧块21固定,将果木包裹在圆环保温棉1中,同时将连接板23移动至连接块24上,旋紧锁紧螺钉25,使其与连接块24固定,利用金属铝丝相互编织而成的编织层13增加圆环保温棉1的可塑性,以便于适合不同果木表皮的包裹,利用中间层12内腔的均匀设置的支撑柱所形成的保温空腔,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锁紧装置2替代传统的在果木表皮上通过绳索将保温棉缠绕使其固定的方式,其操作方法简单合理,设计新颖,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