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911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植物育苗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移动的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在育苗盘中,通过育苗盘中的营养剂提供生长的必要能量,一般育苗盘中的营养剂都是逐个育苗槽一一填充的,或者直接在育苗盘表面喷洒。由于育苗盘中苗株较密,

逐个育苗槽填充营养剂较为费力,而直接在育苗盘表面喷洒营养剂又会造成营养剂的浪费。且在苗株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营养剂,现有技术显然不能满足效率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移动的育苗装置,该可移动的育苗装置可以在种子生长过程中均匀、快速的补充营养剂。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移动的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盘和营养剂给料装置;

育苗盘为圆盘,圆盘盘面上均匀布设若干圆形的育苗凹槽,育苗凹槽底部设有营养剂注入孔;

营养剂给料装置为倒置的针筒结构,包括:圆柱筒体、底座、活塞杆和活塞;其中,圆柱筒体底端敞开,顶面设置有与各营养剂注入孔位置相对应的注水孔,每个注水孔上均接有注水针头;活塞设置于圆柱筒体内,活塞与圆柱筒体内壁形成的密封空间作为营养剂的放置空间,活塞杆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与底座连接,底座上还设有滚轮;

育苗盘设置在营养剂给料装置顶部,营养剂给料装置顶部的注水针头伸入对应的育苗凹槽底部的营养剂注入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筒体两侧分别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凹槽底部镀有一层疏水疏油膜。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凹槽底部铺设一层海绵垫。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种子生长过程中均匀、快速的补充营养剂,避免手工逐个育苗槽补充营养剂的麻烦,且避免造成营养剂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育苗盘的俯视图。

图中:1、圆柱筒体,2、活塞杆,3、底座,4、注水针头,5、育苗盘,6、育苗凹槽,7、手柄,8、营养剂注入孔,9、活塞,1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至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盘5和营养剂给料装置;

育苗盘5为圆盘,圆盘盘面上均匀布设若干圆形的育苗凹槽6,育苗凹槽6底部设有营养剂注入孔8;

营养剂给料装置为倒置的针筒结构,包括:圆柱筒体1、底座3、活塞杆2和活塞9;其中,圆柱筒体1底端敞开,顶面设置有与各营养剂注入孔8位置相对应的注水孔,每个注水孔上均接有注水针头4;活塞9设置于圆柱筒体1内,活塞9与圆柱筒体1内壁形成的密封空间作为营养剂的放置空间,活塞杆2一端与活塞9相连,另一端与底座3连接,底座3上还设有滚轮10;

育苗盘5设置在营养剂给料装置顶部,营养剂给料装置顶部的注水针头8伸入对应的育苗凹槽6底部的营养剂注入孔8中;

使用时,先在圆柱筒体1内装满营养剂,然后将育苗盘5装在圆柱筒体1顶部,使圆柱筒体1顶部的注水针头8伸入对应的育苗凹槽6底部的营养剂注入孔8中。向下按压圆柱筒体1,使活塞9向上移动,压出圆柱筒体1中的营养剂,营养剂顺着注水针头8流入育苗凹槽6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筒体1两侧分别设有手柄7,该手柄7用于更方便的下压圆柱筒体1。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凹槽6底部镀有一层疏水疏油膜,该疏水疏油膜用于避免营养剂沾在育苗凹槽6底部,不易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凹槽6底部铺设一层海绵垫,该海绵垫用于增加育苗凹槽6底部的集水效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