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附生植物构建的立体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911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附生植物构建的立体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绿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附生植物构建的立体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使得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绿地覆盖率急需提高,立体绿化成为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方向。立体绿化是指运用攀援植物和其它植物依附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的一种绿化造景方式,广泛应用于亭台、楼阁、篱垣、立柱、绿廊、棚架、墙面、屋顶、阳台、假山置石、桥梁、驳岸、护坡、立体花坛、室内装饰及各种构筑物设施上的造景绿化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不同植物绿化方式由平面化向空间化方向发展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新型绿化模式。立体绿化可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配置来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平衡,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从而改善城市内大环境小气候的一种建设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附生植物构建的立体绿化结构,利用观赏性的附生植物在高大乔木的树干上生长形成一种立体绿化形式结构或者园林小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附生植物构建的立体绿化结构,所述立体绿化结构包括种植培养盆、设置在所述种植培养盆内中部的隔板、竖直固定在所述隔板上的树干、通过固定绳间隔固定在所述树干上的附生植物,所述隔板上开具有透水孔,所述隔板下的种植培养盆下部区域形成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灌溉软管,所述灌溉软管缠绕固定在所述树干上,并且所述灌溉软管上开具有出水孔。

优选地,所述水泵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树干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灌溉软管上沿长度方向每间隔10cm绕管开具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直径为5mm。

优选地,所述种植培养盆为陶盆、瓷盆或者硬度高的树脂盆。

优选地,所述种植培养盆的直径为30-50cm,高度为50-60cm。

优选地,所述种植培养盆的中间位置均匀设置有三个直径为2cm的固定孔,所述树干通过绳索与所述固定孔连接固定在种植培养盆上。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覆盖一层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上铺设有轻质种植营养土,所述轻质种植营养土内种植有耐湿的草本植物。

优选地,所述附生植物为蕨类植物或兰科植物。

优选地,所述蕨类植物为鸟巢蕨、鹿角蕨或肾蕨,所述兰科植物为蝴蝶兰、文心兰、石斛兰或铁皮石斛。

优选地,所述种植培养盆的底部设有转向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绿化结构充分利用园林废弃物枯的树干,并且附生植物种类多,成活率高,养护简单,立体景观效果好。此外,可利用树干的形状或者通过树干组合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绿化方式,还可以同时选择多种附生植物进行绿化,提高立体绿化结构的多样性和观赏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立体绿化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灌溉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树干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种植培养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附生植物构建的立体绿化结构,如图1~图4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地,所述立体绿化结构包括种植培养盆6、设置在所述种植培养盆6内中部的隔板7、竖直固定在所述隔板7上的树干4、通过固定绳5间隔固定在所述树干4上的附生植物3,所述隔板7上开具有透水孔,所述隔板7下的种植培养盆6下部区域形成储水腔9,所述储水腔9内设有水泵8,所述水泵8上连接有灌溉软管2,所述灌溉软管2缠绕固定在所述树干4上,并且所述灌溉软管2上开具有出水孔12。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附生植物构建的立体绿化结构,选取树皮厚、水分含量高的高大乔木的树干4,树干4为枯木,将附生植物3固定在树干4上,附生植物3在生长过程中不需特殊的管理措施,只需提供适宜的水分即可。如图3所示,所述树干4上间隔设置有浅槽,便于固定附生植物3的。将树干4固定在种植培养盆6中,种植培养盆6分为两层,树干4底部在上层固定,下层为储水腔9,储水腔9设有简易的抽水装置。利用固定绳5如稻草绳等将附生植物3自上而下缠绕固定;种植好后每天浇水1-2小时,保持树皮湿润,不需施用肥料与化肥,待附生植物3长出根系即可附生在树干上,摘除固定绳5即可。

如图1所示,储水腔9内水泵8连接的灌溉软管2绕树干4缠绕至树干4顶端,优选地,所述水泵8的控制开关1设置在所述树干4的顶部,以防止灌溉水造成控制开关1短路。如图2所示,所述灌溉软管2上沿长度方向每间隔10cm绕管开具出水孔12,所述出水孔12的直径为5mm。打开控制开关1,水分经灌溉软管2上的出水孔12缓慢渗透,自上而下湿润整个树皮并为附生植物3生长提供水分。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种植培养盆6为陶盆、瓷盆或者硬度高的树脂盆,其直径为30-50cm,高度为50-60cm。优选地,所述种植培养盆6的中间位置均匀设置有三个直径为2cm的固定孔11,所述树干4通过绳索与所述固定孔11连接固定在种植培养盆6上。在种植培养盆6的中间位置安装隔板7,材质为树脂板,通过树脂板上均匀打透水孔,孔直径为1-2cm,便于水分过多时回用。所述隔板7上覆盖一层土工布,然后固定树干4在种植培养盆6,树干4与种植培养盆6间的空隙填充种轻质种植营养土并种植耐湿的草本植物。由于整个装置较为庞大,不便于搬动,优选地,所述种植培养盆6的底部设有转向轮10,便于整个立体绿化结构整体移动,进行安放位置的调整。

优选地,所述附生植物3为蕨类植物或兰科植物。所述蕨类植物为鸟巢蕨、鹿角蕨或肾蕨,所述兰科植物为蝴蝶兰、文心兰、石斛兰或铁皮石斛,只需给它水分,根系会长在树干4上。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绿化结构充分利用园林废弃物枯的树干,并且附生植物种类多,成活率高,养护简单,立体景观效果好。此外,可利用树干的形状或者通过树干组合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绿化方式,还可以同时选择多种附生植物进行绿化,提高立体绿化结构的多样性和观赏性。

具体地,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绿化结构的构建方式进行说明,以松树树干,选取附生植物为铁皮石斛为例,构建立体绿化结构。

具体如下:选取直径为18cm、高度为1.5m的松树树干,利用绳子将树干与固定孔连接,固定在种植培养盆中,隔板上覆盖土工布,填充轻质营养土并种植绿萝;选取人工栽培生长18个月以上,植株高度大于20cm,根系发育完好的铁皮石斛苗作为种苗;树干自上而下间隔20cm为一层,每层种植30株铁皮石斛,用稻草绳靠近茎基部的根系自上而下螺旋状缠绕固定;提前将储水腔灌满水,种植好后打开控制开关,每天灌溉1-2小时,保持树皮湿润,不需施用肥料与化肥;待铁皮石斛长出根系即可附生在树干上,摘除稻草绳。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