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液体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0201发布日期:2018-12-11 19:44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液体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水培法培养苗期植物的培养装置,是一种植物水培养苗装置。



背景技术:

拟南芥、水稻、玉米、苜蓿和烟草等是植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材料,经常利用水培法培养植株做生理生化实验,如何将植物幼苗培养好,生长为大小基本一致、无绿藻污染、健壮的优质植株对实验很重要。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水培法培养装置为塑料盒,然后配上KT板,并在KT板上打孔。苗置于KT板的孔中。KT板轻可漂浮于液面上,或放于容器口上。但是,KT板如果漂浮于液面上,在搬移培养盒时,液体容易溢出到KT板上,影响苗的生长,且容易长藻。如果放于容器口上,因为KT板很轻,容易轻碰而发生移位,伤及苗根,如果放于室外易被风吹走。因为液体的浮力,幼苗的细小根系,容易吸附在KT板的下表面,造成不同苗根系之间相互缠绕,吸收营养液不均匀,影响苗的生长,导致培养的苗长势不均一。KT板易折断损坏,且不易灭菌。水培的塑料盒通常也需要用黑塑料膜重新包裹。为此,申请人发明了一种新型植物水培养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水培法培养植物幼苗的装置,该培养装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广泛用于实验室。

所述培养装置包含:

一种植物液培装置,包含不透光塑料培养板和不透光塑料培养盒。塑料板面均匀分布着上下突出的圆柱型管状装置的通孔,在通管内部有凸出环形支架,用于支持海绵。培养板的上边沿支架高于塑料板面约0.5cm,放置于不透光塑料培养盒敞口上。塑料板面分布的向下伸出长约1.5cm的圆柱型管状通孔,用于促使根系直立生长;向上伸出长为0-1.0cm的圆柱型管状通孔,根据培养植物的实际需求,填充海绵,用于固定植物直立生长。

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塑料板圆管内的环形支架上方填充海绵固定植株直立生长,下端管状结构,促使苗的根垂直向下生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苗的根部相互缠绕在一起生长,解决因浮力,幼苗的细小根系粘贴在培养板相互缠绕生长的问题。实验苗在该培养装置中吸收营养液中的元素更均匀,实用性强,特别适合于水培法植物生理生化实验。

其二,本实用新型培养盒和培养板为不透光的塑料材质,提供根系黑暗生长的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藻类的生长;上边沿支架高于塑料板面约0.5cm,营养液的液面约在环形支架的位置,解决了移动培养盒过程,营养液容易溢出容器的问题。采用塑料原料制作培养板盖具有硬度好,不易折断,可以高温灭菌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且不易被风刮走,不会触碰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方形塑料培养板结构示意图;

图2:方形塑料培养盒结构示意图;

图3:通管的剖面图A;

图4:通管的剖面图B;

图5:圆形塑料培养板结构示意图;

图6:圆柱形塑料培养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方形塑料培养板的剖面图;

图8:圆形塑料培养板的剖面图;

其中:1为培养板,2为培养盒,3为通管,4为环形支架,5为上边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和图2、图6,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液体培养装置包含不透光的方形或圆形塑料培养板1和不透光的方形或圆柱形塑料培养盒2。

如图7、图8和图3,不透光的塑料培养板1面均匀分布向下伸出总长为1.5cm左右的圆柱型通管3(适用于培养植株较小的苗,如拟南芥),管外径1.3-1.5cm。如图4,对于细长型需要固定直立生长水培植物如水稻和玉米等,在塑料培养板1面向上伸出长为0.5cm,向下伸出长为1.5cm的圆柱型通管3,管外径约1.5cm。对于生长较大的水培植物如烟草等,在塑料培养板1面向上伸出长为1.0cm,向下伸出长为1.5cm圆柱型通管3,管外径约2.0cm。在培养板1的通管3内向下约0.5cm凸出宽约0.15cm的环形支架4,植株的根系放于通管3内,在环形支架4上方填充海绵固定植株根系上方部位。塑料培养板1面向外延伸的上边沿支架5高于塑料培养板1面约0.5cm,上边沿支架5放置于培养盒2的敞口上。海绵既具有固定植株,又具有透气功能。培养板1的厚度约为0.15cm。营养液的液面约在环形支架4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可做一些变换,如改变管口外径大小和管状通孔的长度等,都应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