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育苗培育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9047发布日期:2018-07-03 20:1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柠檬育苗培育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柠檬种植领域,特别是柠檬种植育苗培育墒。



背景技术:

柠檬性喜温暖,耐阴,不耐寒,也怕热,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适宜的年平均气温17~19℃,年有效积温(≥10℃)在5500℃以上,1月平均气温6~8℃,极端最低温高于~3℃。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日照时数1000小时以上。适宜栽植于温暖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地,柠檬最适宜土壤pH值是5.5~7.0之间。植株生长较快,植株高达3~6米,需肥量较大,一年多次抽梢、开花、结果,常因管理好坏而产量差异较大。

柠檬扦插极易生根,且能短期成苗,方法简单。柠檬扦插育苗以5月最好,管理得法4-5个月可出圃。9月也可进行,但秋季空气湿度较低,需注意水分调控。若用塑料薄膜覆盖,增温保湿,春、冬季扦插也可。在整理后的平整的地面上铺上塑料膜,在塑料膜上铺上一层用柠檬叶子段、煤炭灰、树叶、猪粪、麦草段、中药渣混合而成的有机种植层。这样的农场设计结构,由于地面上设置了塑料膜,就造成了整个种植层的透气性不足,虽然很好的解决了虫害问题,但是又避免了益虫对于种植层土壤的疏松效果。同时,现在由于为了提高柠檬的经济价值,会引入新的品种来进行种植,但是这个多数只能采用种子进行育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种植密度合理、生长繁育良好、出苗率和成活率高、便于向种植户推广和普及,同时又能保证柠檬种植过程中长期供肥问题,减少操作频率,获得更好的保水保肥的柠檬育苗培育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柠檬育苗培育墒,包括地坑、柠檬枝叶层、有机肥层、土层和种植坑,地坑为土地向下挖土,坑深30-50cm的方形凹坑;在地坑上铺设一层3-6cm的柠檬枝叶层,在柠檬枝叶层铺设13-20cm的有机肥层,最终在有机肥层上方覆上杀菌土层,土层离地坑上边缘2-10cm;土层表面分布有若干个种植坑,种植坑大小为2-6平方厘米,相邻种植坑间距为16-21cm;种植坑上方设置有补肥层,补肥层高度与地坑边缘持平。

地坑是直接现成的土地向下深挖出来的凹地,之后对底部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在地坑上铺设柠檬枝叶,柠檬枝叶层这样就会形成一点的间隙,再将有机肥层附着在柠檬枝叶上,压实有机肥以后,但是有机肥层与地坑之间还设置有柠檬枝叶的间隙,保证有机肥中微生物的生长,之后在有机肥层设置杀菌土,灭菌就保证了种植尽可能减少虫害,在土层内设置种植坑便于种植柠檬种苗,种植后依然进入覆土,覆土以后,土层低于地坑边缘,这样再用补肥层填充这部分,这样补肥层就持平地坑边缘.这样很好解决浇水或者下雨天,补肥层的营养流失。

更优方案为,地坑上方的的柠檬枝叶层内设置水管网,水管网一端与补水管接通,一端出口位于出水管处。这样设置可以直接通过水管网对柠檬枝叶层和有机肥层进行补水,有效促进柠檬根茎的生长,同时由于雨季水量过大,地坑内的部分水也会顺着水管网流到出水管处及时排出,一举两得。

更优方案为,地坑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挖取地坑时候在底部设置出水管,避免雨季大量水分囤积在底部泡住柠檬根茎,造成损失。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处理,及时排放水分。

更优方案为,补肥层上方铺设保水层,保水层由玉米秆铺设而成。铺设玉米秆以后, 玉米秆自身会吸水形成保水,同时玉米秆又覆盖着补肥层的水分,减少阳光造成的水分损失,同时玉米秆腐败以后本身也是很好的有机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柠檬种子生长的根茎就在有机肥层和补肥层的包裹下进行生长,同时由于土层的束缚,根茎的生长更为接近于自然状态,柠檬根茎营养成分更高,柠檬为了获得营养成分就会想有机肥层和补肥层生长。同时有机肥层的肥力足够保证柠檬苗移栽前的肥料,这样一次处理以后减少有机肥层的更换频率,降低劳动强度,平时只要在土层取出柠檬再补肥层进行适当的肥料补充。底部在有机肥层与柠檬枝叶层和水管网,有效保证了有机肥的发挥作用,提高了营养吸收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避免了土地板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出水管和水管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柠檬育苗培育墒,包括地坑1、柠檬枝叶层2、有机肥层3、土层4和种植坑5,地坑1为土地向下挖土,坑深30-50cm的方形凹坑;在地坑1上铺设一层2-5cm的柠檬枝叶层2,在柠檬枝叶层2铺设13-20cm的有机肥层3,最终在有机肥层3上方覆上杀菌土层4,土层4离地坑1上边缘2-10cm;土层4表面分布有若干个种植坑5,种植坑5大小为2-6平方厘米,相邻种植坑5间距为16-23cm;种植坑5上方设置有补肥层6,补肥层6高度与地坑1边缘持平。

所述补肥层6上方铺设保水层7,保水层7有玉米秆铺设而成。铺设玉米秆以后, 玉米秆自身会吸水形成保水,同时玉米秆又覆盖着补肥层的水分,减少阳光造成的水分损失,同时玉米秆腐败以后本身也是很好的有机肥。

地坑1是直接现成的土地向下深挖出来的凹地,之后对底部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在地坑上铺设柠檬枝叶,柠檬枝叶层这样就会形成一点的间隙,再将有机肥层附着在柠檬枝叶上,压实有机肥以后,但是有机肥层与地坑之间还设置有柠檬枝叶的间隙,保证有机肥中微生物的生长,之后在有机肥层设置杀菌土,灭菌就保证了种植尽可能减少虫害,在土层内设置种植坑便于种植柠檬种苗,种植后依然进入覆土,覆土以后,土层低于地坑边缘,这样再用补肥层填充这部分,这样补肥层就持平地坑边缘.这样很好解决浇水或者下雨天,补肥层的营养流失。

当种植几年以后,再对底部的有机肥进行更新,同时底部的柠檬枝叶也会腐败形成有机肥,保证了整个生态的可持续生产。柠檬根据被两层肥料所包裹住,充分保证了柠檬生长的肥料需求,补肥层可以很好的进行平时补充,与底部的有机肥层相互相成供给养料。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地坑1底部设置有出水管8。挖取地坑1时候在底部设置出水管8,避免雨季大量水分囤积在底部泡住柠檬根茎,造成损失。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处理,及时排放水分。

所述地坑1上方的的柠檬枝叶层2内设置水管网9,水管网9一端伸出土壤与补水管接通,一端出口位于出水管8处。这样设置可以直接通过水管网对柠檬枝叶层和有机肥层进行补水,有效促进柠檬根茎的生长,同时由于雨季水量过大,地坑内的部分水也会顺着水管网流到出水管处及时排出,一举两得。

水管网一端接入到气管,这样在水量过大的可以通过水管网吹气进行,排出里面的水分,同时也保证根部的呼吸。

柠檬的根茎就在有机肥层和补肥层的包裹下进行生长,同时由于土层的束缚,根茎的生长更为接近于自然状态,柠檬根茎营养成分更高,柠檬为了获得营养成分就会想有机肥层和补肥层生长。同时有机肥层的肥力足够保证柠檬苗移栽前的肥料,这样一次处理以后减少有机肥层的更换频率,降低劳动强度,平时只要在土层取出柠檬再补肥层进行适当的肥料补充。底部在有机肥层与柠檬枝叶层设置水管网,有效保证了有机肥的发挥作用,提高了营养吸收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避免了土地板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