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式可降解地膜及地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352发布日期:2018-08-14 17:2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环式可降解地膜及地膜组件。



背景技术: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70年代初,中国部分地区曾利用废旧普通农膜对蔬菜、棉花等作物进行小面积栽培试验,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经济、技术原因未能得到推广。1978年农牧渔业部通过对外科技交流,从日本引进一整套的地膜覆盖技术,包括作业方法、专用地膜和覆盖机械。经过几年的消化吸收,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人力和物质条件,并与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通过对覆盖效应及其对作物生育的影响,以及作物生理生化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覆盖栽培环境相对稳定效应”的理论,并总结出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覆盖栽培技术的经验。

基于上述地膜的广泛使用,在进行烟株种植时,地膜依然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常规种植步骤如下:4月中旬左右等待降雨后,将地膜覆盖在烟墒上;5月上旬左右打井器打井并移栽烟苗,这里所说的打井是在完整的地膜上开设通孔;5月底,待烟苗高于井窑2-3cm时,用细土填满井体;6月中旬左右,普通地膜需要在烟苗周围开设直径为30cm的大孔,便于雨水淋入,并用土壤覆盖防止地膜下面杂草丛生。然而,采用现有的地膜时,既费时费力,耗费的精力也很大,亟需一种能够节省种植流程的新型地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式可降解地膜,能够在种植烟株的流程中,节省人力物力,进而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式可降解地膜,包括平面铺设的薄膜主体,在所述薄膜主体上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薄膜区域,每个所述第三薄膜区域外周环绕设置有第二薄膜区域,所述薄膜主体沿所述第二薄膜区域向外的部分设置为第一薄膜区域;

所述第三薄膜区域与所述第一薄膜区域均为不可降解薄膜,所述第二薄膜区域为可降解薄膜;

所述第二薄膜区域上还涂覆有识别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薄膜区域与所述第二薄膜区域临界的位置采用热压方式连接,热压成型后的热压线的宽度为1.5cm-2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薄膜区域与所述第二薄膜区域临界的位置采用缝合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薄膜区域上方设置有粘贴区域,所述粘贴区域上设置有标识层,所述标识层上标注有名称、日期和成长周期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薄膜区域、所述第二薄膜区域和所述第三薄膜区域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薄膜区域的间距为50cm-60cm。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主体的宽度为90cm-110cm。

进一步地,所述可降解薄膜采用氧化-生物双降解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环式可降解地膜,薄膜主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不可降解的第三薄膜区域,第三薄膜区域为圆孔结构,在第三薄膜区域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可降解的第二薄膜区域,在第二薄膜区域的外侧均设置为不可降解的第一薄膜区域,且薄膜主体的结构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设置为方形结构、圆形结构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均可;同时,在可降解的第二薄膜区域上还设置有识别层,所述识别层可以为带有不同颜色的图层,根据烟株的品种不同,可以使用不同图层颜色,使用不同图层颜色的第二薄膜区域可以用来区分不同品种,在后期品种保育的时候更为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环式可降解地膜,采取部分材料为可降解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可降解部分与常规部分颜色有差异,使得打井移栽环节,各井窑间距一致,横竖间距均等分布,方便实施;后续需要撕30cm大孔再用土壤覆盖即揭膜培土的阶段为用工量最大阶段,许多烟农想要节省工时或是操作不规范并没有撕30cm大孔,会因地膜阻隔雨水淋入烟株窝内少,出现肥料不溶解,烟株根系生长于膜上等现象,影响烟株发育;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环式可降解地膜后,于盖膜后两个月第二薄膜区域能够自行降解,即30cm大孔不需费力打孔,在地膜上自动形成直径30cm左右的空洞问题即可解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环式可降解地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环式可降解地膜沿图1的A-A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薄膜区域;2-第二薄膜区域;3-第三薄膜区域;4-粘贴区域;5-黏胶层;6-热压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环式可降解地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环式可降解地膜沿图1的A-A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各标号代表的结构如下:1-第一薄膜区域;2-第二薄膜区域;3-第三薄膜区域;4-粘贴区域;5-黏胶层;6-热压区。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环式可降解地膜,包括平面铺设的薄膜主体,在薄膜主体上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薄膜区域3,每个第三薄膜区域3外周环绕设置有第二薄膜区域2,薄膜主体沿第二薄膜区域2向外的部分设置为第一薄膜区域1;第三薄膜区域3与第一薄膜区域1均为不可降解薄膜,第二薄膜区域2为可降解薄膜;第二薄膜区域2上还涂覆有识别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三薄膜区域3为直径为10cm-13cm的圆孔结构;第二薄膜区域2为宽度为8cm-10cm的圆环结构;优选的,第三包膜区域的直径为12cm;优选的,第二薄膜区域2的宽度为9cm;即,第二薄膜区域2的外圆直径的优选尺寸为30cm,但第三薄膜区域3的形状不仅限于上述的圆孔结构,还可以为方形结构、多边形结构或其它的不规则结构,这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来设定;同时,本实施例的第二薄膜区域2也不仅限于上述的圆环结构,还可以是方形环状结构或其它不规则的环状结构,而第一薄膜区域1的形状完全取决于上述的薄膜主体的形状和第二薄膜区域2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具体的,不管第一薄膜区域1、第二薄膜区域2和第三薄膜区域3的形状如何,第一薄膜区域1与第二薄膜区域2临界的位置采用热压方式连接,形成如图2所示的热压区6,热压成型后的热压线的宽度为1.5cm-2cm;第三薄膜区域3与第二薄膜区域2临界的位置采用缝合方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环式可降解地膜的第一薄膜区域1与第二薄膜区域2之间不仅限于上述的热压方式连接,还可以采用缝合或粘接的方式连接;本实施例的环式可降解地膜的第二薄膜区域2与第三薄膜区域3之间不仅限于上述的缝合方式连接,还可以采用热压或粘接的方式连接;或者,在第一薄膜区域1、第二薄膜区域2和第三薄膜区域3的相邻两个区域之间设置有环形夹扣,环形夹扣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环形夹扣的一面设置有环形槽状结构,环形槽状结构的两个内侧面固定连接相邻两个区域的边缘,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且环保,环形夹扣的降解周期与第三包膜区域的降解周期相同。

可选的,第三薄膜区域3上方设置有粘贴区域4,粘贴区域4上设置有标识层,标识层上标注有名称、日期和成长周期的信息。如图2所示,粘贴区域4与第三薄膜区域3之间设置有黏胶层5。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烟苗种植的不同要求,可以为实验用种植或生产用种植,当需要对烟苗的相关信息进行标注时,即在第三薄膜区域3的上方粘贴有标识层,将烟苗的相关信息标注在该标识层上,方便烟农在进行地膜铺设时的一一对照,避免出现错误。

具体的,第一薄膜区域1、第二薄膜区域2和第三薄膜区域3的厚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种植的需要,三个薄膜区域的厚度相同,方便地膜的收集。

具体的,相邻的两个第三薄膜区域3的间距为50cm-60cm。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第三薄膜区域3的间距为55cm。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土壤的湿度、营养分布和观察方便度,设置间距为55cm是最佳设置。

具体的,薄膜主体的宽度为90cm-110cm。

优选的,薄膜主体的宽度为100cm,方便卷起并规整。

具体的,可降解薄膜采用氧化-生物双降解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核心技术是在聚乙烯地膜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纳米降解助剂,通过自然界中光、热的作用,将大分子量聚乙烯氧化降解为小分子量聚乙烯,再由土壤中常见的微生物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和腐殖质被作物利用,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如果地膜全部为可降解材料,那在相同的周期内薄膜主体全部降解,烟苗在成长过程中就无法利用地膜保温保水,不利于烟株的正常成长。烟株移栽时间一般为4月底,温度较低,在烟株处设置有地膜可以增加土温,同时刚刚移栽的烟苗需水量较大,地膜盖在地面上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采用部分可降解材料,即能节省烟株种植过程的人力和物力,还能节约整体的生产成本,加快生产效率。

或者,薄膜主体上设置多排多列的第三薄膜区域3(图中未示出),各个第三薄膜区域3之间设置有安全间距,安全间距根据烟墒的不同规格而设定。

采用本实施例的环式可降解地膜,薄膜主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不可降解的第三薄膜区域3,第三薄膜区域3为圆孔结构,在第三薄膜区域3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可降解的第二薄膜区域2,在第二薄膜区域2的外侧均设置为不可降解的第一薄膜区域1,且薄膜主体的结构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设置为方形结构、圆形结构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均可;同时,在可降解的第二薄膜区域2上还设置有识别层,识别层可以为带有不同颜色的图层,根据烟株的品种不同,可以使用不同图层颜色,使用不同图层颜色的第二薄膜区域2可以用来区分不同品种,在后期品种保育的时候更为方便;同时,不可降解的区域与可降解的区域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采用本实施例的环式可降解地膜,采取部分材料为可降解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可降解部分与常规部分颜色有差异,使得打井移栽环节,各井窑间距一致,横竖间距均等分布,方便实施;后续需要撕30cm大孔再用土壤覆盖即揭膜培土的阶段为用工量最大阶段,许多烟农想要节省工时或是操作不规范并没有撕30cm大孔,会因地膜阻隔雨水淋入烟株窝内少,出现肥料不溶解,烟株根系生长于膜上等现象,影响烟株发育;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环式可降解地膜后,于盖膜后两个月第二薄膜区域2能够自行降解,即30cm大孔不需费力打孔,在地膜上自动形成直径30cm左右的空洞问题即可解决。

采用普通地膜时,6月需要在烟株周围撕30cm打孔是因为夏季降雨,烟株生长需要水分,而假如没有撕开地膜就会阻隔雨水淋入土壤,使得部分肥料无法溶解和烟株无法吸收到足够水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