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迷你葱蒜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8292发布日期:2018-12-08 05:2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迷你葱蒜园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大蒜种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家庭小批量种植大蒜迷你型立体蒜园。

背景技术

葱是一种常用的蔬菜,常用切成葱花作为调味配料,蒜苗也是一种常用的蔬菜或做饭菜的配料,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但是,葱蒜作配料时实际应用中其总体用量少,天天去菜市场少量购买显得烦琐又不方便,若离菜市场远更是如此。由于长出蒜苗的蒜头也是一种常见的炒菜配料,还可以长时间保存,容易得到,于是有些喜欢自已动手的人就想自己种点蒜,但是一般在城市的家庭,房子空间相对比较小,一般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种植,于是就些发明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开发出一些适用于城市家庭的阳台,庭院,屋顶等小规模自用的无公害叶、芽蔬菜生产的迷你菜园,如申请(专利)号为cn200820140148.5、申请公布号为cn201345810y、申请日为2008.10.15、申请公布日为2009.11.18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迷你菜园,其特征在于,上部为保护层,中间为育苗层,下部为基质层,最下层为保水层,整体由苗盘承装。但这种结构的迷你菜园存在一些缺陷:(1)功能相对单一,没有兼顾到家庭装饰的需要;(2)结构不够科学,仅用平面空间作为种植区,种植区面积有限,没有考虑到其它外侧空间,空间利用不够充分;(3)没有外部储水功能,不能充分收集雨水或灌溉时的余水,将其充分利用;(4)没有保湿措施,需要频繁浇水,忘记浇水时,容易发生干旱的情况,如遇到外出没人看管时,花盆还可能发生缺水枯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迷你菜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空间充分利用的家用迷你葱蒜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方案是:

一种家用迷你葱蒜园,它包括作为葱苗和蒜苗种植载体的瓶形缸,瓶形缸为回旋体结构,瓶形缸主体由上下两部分扣合而成,分别为作为葱苗种植载体的上瓶缸和作为蒜苗种植载体的下瓶缸,上瓶缸扣合在下瓶缸上;其特征在于,

上瓶缸呈直立且开口端朝下的半个鸡蛋形结构,上瓶缸顶端部设有兼作浇水入口、通风透气和种植较大株植物的透气孔口,上瓶缸底部设有上缸底,上缸底中央位置设有供花木树干穿过的外通孔,外通孔设有与外通孔相通的隔离空心柱,上缸底在外通孔外围设有若干环外通孔分布的漏水孔;上缸底衔接有连接下瓶缸的连接扁环,连接扁环伸入到下瓶缸上端部内侧;

下瓶缸呈高脚缸结构,下瓶缸内设有将下瓶缸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空间的滤水隔板,下瓶缸的上部分空间为放置泥土的栽培区,下瓶缸的下部分空间为保存余水的储水区,下瓶缸的下半部内壁设有将储水区内的水向栽培区内壁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渗水层;储水区顶部设有溢水孔;栽培区内壁纵向设有若干限位槽,滤水隔板边缘衔接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卡块;滤水隔板上设有内隔漏缸,内隔漏缸位于滤水隔板中央位置并将下瓶缸的栽培区分割成内外两部分,分别为内种植区和环种植区;内隔漏缸的壁部分布满均匀排列的渗透孔;

下瓶缸的栽培区和上瓶缸均设置有若干向内倾斜设置的种植孔,种植孔直径为10mm~20mm,种植孔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上瓶缸和下瓶缸的侧面上,种植孔外衔接有防止瓶形缸内的泥土外溢的孔嘴;种植葱蒜时,将葱头或蒜头从种植孔种到瓶形缸内的泥土中;种植孔在下瓶缸的栽培区和上瓶缸上形成立面种植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和说明,前述溢水孔由盆外向盆内倾斜设置;毛细孔渗水层主要由沙积石构成;毛细孔渗水层由储水区延伸栽培区中部;下瓶缸的储水区高度为25cm~35cm。适当的尺寸参数可以保证下瓶缸的栽培区有足够的空间作储存水。浇水时,多余的水分通过滤水隔板过滤后,流入储水区储存起来,同时避免养分流失。储水区的水带着养分通过毛细孔渗水层的毛细管的作用下,将水分提升渗透到栽培区的泥土中,使之保持湿润;储水区储满水后,积水能及时从溢水孔排出,防止下瓶缸的栽培区因积水而发生烂根;同时,向内倾斜的溢水孔还可以兼作向储水区加水的注水孔。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不用浇水,还可避免因浇水过量植物烂根坏死;也可以防止放在室外时在雨天产生积水。储水区起到收集多余的水分而不会导致浇水时多余的水溢出到外面,避免污染环境,造成浪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和说明,前述上瓶缸的连接扁环外壁和下瓶缸的内壁均衔接有若干段横向设置的弧形锁紧条,弧形锁紧条呈断续的虚线状结构,连接时,上瓶缸和下瓶缸通过彼此对应的弧形锁紧条上下卡合配合,纵向锁定彼此的相对位置;下瓶缸的顶部外侧衔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缸耳,缸耳内设有悬挂孔。家用迷你葱蒜园可制作成大小不同和各种规格,对于体积不大的家用迷你葱蒜园,需要时可以通过缸耳进行悬挂放置。上瓶缸通过连接扁环避开弧形锁紧条套进下瓶缸后,旋转一定角度即通过彼此对应的弧形锁紧条上下卡合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总说明,设置内隔漏缸的目的在于,提高家用迷你葱蒜园兼容性,可以把内隔漏缸当作花盆使用,在内隔漏缸内填上疏松的花土或砂土,花木通过透气孔口、隔离空心柱和外通孔种植在内隔漏缸内。内隔漏缸可以将花木与上瓶缸泥土隔开,防止花木影响上瓶缸上种植的葱的生长环境。向内倾斜设置的种植孔和孔嘴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上瓶缸和下瓶缸内的泥土向外溢出。通过侧面种植孔的设置,将有限的平面空间向立体方向扩展,大大增加了种植面积。由于立面种植区的是按空间分层设置的,自然可以种植葱蒜2种不同的蔬菜,可以根据葱蒜的特性,分别配备不同的种植泥土,有利科学配置。另外,透气孔口、外通孔、漏水孔具有浇水时过水的作用,便于水分以较快的速度流入到下瓶缸内的泥土中。上瓶缸和下瓶缸的连接结构,便上瓶缸和下瓶缸可以合为一个整体来使用,也可以分离使用,上瓶缸和下瓶缸分离使用时,在下瓶缸顶部可以形成一个平面种植区,搭配比较灵活。种植孔也可以作为浇水孔。

作为上述家用迷你葱蒜园的一种应用,下面结合其中一种典型应用情况进行说明:上瓶缸填充上适于种植葱苗的泥土,种植孔中塞进葱头并陷入到泥土中,葱苗则从种植孔中长出来;在下瓶缸的环种植区内填充上适于种植蒜苗的泥土,种植孔中塞进蒜子并陷入到泥土中,蒜苗则从种植孔中长出来;如此,葱苗和蒜苗看起来是生长在外缸的侧面。也可以通过透气孔口种一些装饰性的小型花卉如富贵竹或其它小型观赏树木。因此,家用迷你葱蒜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偏好来灵活应用。当葱苗和蒜苗成长之后,即可在需要时随时进行收割,需要多少收割多少,新鲜又方便,割了还会长,不用担心持续性,有趣又实用。

由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优点是:瓶形缸由上瓶缸和下瓶缸上下两节构成的双层立体空间,加上下瓶缸内部设置的内隔漏缸,形成了多维度结构,整体结构科学、紧凑、新颖,构思巧妙,充分考虑功能在实际应用的兼容性,空间充分利用,种植功能多;双层立体空间可保证葱蒜两种种植物也可以互不影响,各自在适当的泥土环境中生长;下瓶缸设置的储水区可收集浇水时的余水,尽可能避免发生环境卫生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现象,充分利用毛细孔渗水层能将水分提升的原理,使栽培区的泥土保持湿润,将浇水时产生的泥水带走的微量养分可回馈到泥土中,促进种植物的生长;合理使用可大幅减少浇水的次数,泥土的保湿效果好;遇到短期外出没人看管时,将储水区注满水,避免种植物因发生缺水枯死的情况发生。环保性能突出,巧妙利用立面种植区来种植易生长的蒜苗,将有限的平面空间向立体方向扩展,大大增加了种植面积,给日常生活的炒菜或做简易饭菜的配料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创造性好,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使用非常方便,适用于家庭使用,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家用迷你葱蒜园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下瓶缸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分解图。

图7为家用迷你葱蒜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标记说明:1-瓶形缸,2-下瓶缸,3-上瓶缸,4-内隔漏缸,5-连接扁环,6-弧形锁紧条,7-花木,8-蒜苗,9-葱苗;11-种植孔,12-孔嘴,13-渗透孔,15-透气孔口;21-毛细孔渗水层,22-溢水孔,23-滤水隔板,24-限位槽,25-限位卡块,26-缸耳,27-悬挂孔,28-栽培区,29-储水区,31-上缸底,32-漏水孔,33-外通孔,34-隔离空心柱,35-内种植区,36-环种植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7,由图可知,一种家用迷你葱蒜园,它包括作为葱苗9和蒜苗8种植载体的瓶形缸1,瓶形缸1为回旋体结构,瓶形缸1主体由上下两部分扣合而成,分别为作为葱苗9种植载体的上瓶缸3和作为蒜苗8种植载体的下瓶缸2,上瓶缸3扣合在下瓶缸2上;其特征在于,

上瓶缸3呈直立且开口端朝下的半个鸡蛋形结构,上瓶缸3顶端部设有兼作浇水入口、通风透气和种植较大株植物的透气孔口15,上瓶缸3底部设有上缸底31,上缸底31中央位置设有供花木7树干穿过的外通孔33,外通孔33设有与外通孔33相通的隔离空心柱34,上缸底31在外通孔33外围设有若干环外通孔33分布的漏水孔32;上缸底31衔接有连接下瓶缸2的连接扁环5,连接扁环5伸入到下瓶缸2上端部内侧;

下瓶缸2呈高脚缸结构,下瓶缸2内设有将下瓶缸2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空间的滤水隔板23,下瓶缸2的上部分空间为放置泥土的栽培区28,下瓶缸2的下部分空间为保存余水的储水区29,下瓶缸2的下半部内壁设有将储水区29内的水向栽培区28内壁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渗水层21;储水区29顶部设有溢水孔22;栽培区28内壁纵向设有若干限位槽24,滤水隔板23边缘衔接有与限位槽24匹配的限位卡块25;滤水隔板23上设有内隔漏缸4,内隔漏缸4位于滤水隔板23中央位置并将下瓶缸2的栽培区28分割成内外两部分,分别为内种植区35和环种植区36;内隔漏缸4的壁部分布满均匀排列的渗透孔13;

下瓶缸2的栽培区28和上瓶缸3均设置有若干向内倾斜设置的种植孔11,种植孔11直径为10mm~20mm,种植孔11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上瓶缸3和下瓶缸2的侧面上,种植孔11外衔接有防止瓶形缸1内的泥土外溢的孔嘴12;种植葱蒜时,将葱头或蒜头从种植孔11种到瓶形缸1内的泥土中;种植孔11在下瓶缸2的栽培区28和上瓶缸3上形成立面种植区。

参见图2~图6,进一步地,前述溢水孔22由盆外向盆内倾斜设置;毛细孔渗水层21主要由沙积石构成;毛细孔渗水层21由储水区29延伸栽培区28中部;下瓶缸2的储水区29高度为25cm~35cm。

参见图2、图5、图6,进一步地,前述上瓶缸3的连接扁环5外壁和下瓶缸2的内壁均衔接有若干段横向设置的弧形锁紧条6,弧形锁紧条6呈断续的虚线状结构,连接时,上瓶缸3和下瓶缸2通过彼此对应的弧形锁紧条6上下卡合配合,纵向锁定彼此的相对位置;下瓶缸2的顶部外侧衔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缸耳26,缸耳26内设有悬挂孔27。

使用参考:(1)参见图7,为了兼顾多数家庭的装饰性,在内隔漏缸4内填上疏松的花土或砂土,花木7通过透气孔口15、隔离空心柱34和外通孔33种植在内隔漏缸4内;在上瓶缸3的种植孔11种植葱苗9,在下瓶缸2的栽培区28的种植孔11种植蒜苗8,形成层次分明的集观赏、葱蒜一体的迷你菜园。

巧妙地在瓶形缸1上设置向内倾斜设置的种植孔11,用来种植葱苗9和蒜苗8,巧妙地解决了迷你菜园技术缺陷,具有下面的特点,(1)功能相对较多,兼顾到家庭装饰的需要;(2)结构够科学,种植区空间增加,充分利用平面空间和立面空间作为种植区,考虑到外侧空间的科学使用,空间利用充分;(3)具有储水功能,能充分收集雨水或灌溉时的余水,将其充分利用;(4)具有保湿措施,不需要频繁浇水,偶尔忘记浇水时,也不担心发生干旱的情况,如遇到外出没人看管时,花盆还可以提前注满水,避免发生缺水枯死的现象。

根据上述说明书及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形,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