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7050发布日期:2018-12-28 18:4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温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大棚降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温毡。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萌发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的发达农业。其主要特征是:

1.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由顺应自然变为自觉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由凭借传统经验变为依靠科学,成为科学化的农业,使其建立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2.把工业部门生产的大量物质和能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以换取大量农产品,成为工业化的农业。

3.农业生产走上了区域化、专业化的道路,由自然经济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商品化、社会化的农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的低产出率(一年一到两季最多三季)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而现代农业具有的高产出率(一年五到六季甚至更多)、低成本、集中化管理和品质稳定等多个特点,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本、技术和市场的青睐。

现代农业中最具特点之一的就是大棚。大棚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这种大棚一般覆盖的面积为1-3亩,制作工艺成熟,造价低,管理方便。但是在使用中需要对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多个参数进行控制,否则极易造成棚内高温、高湿危害或者病害的大规模发生。

夏季高温对蔬菜生长具有反作用,尤其是大棚内通风不畅,管理不当时蔬菜减产严重,因此一般采用遮阳和加强通风并举的控制方式。遮阳能够降低大棚温度,但是会阻碍蔬菜的光合作用,因此如何在降低大棚温度的同时保证蔬菜的生长速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铺设方便,能够降低大棚温度的降温毡。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温毡,包括基体和均布在基体上表面上的多面体。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体为矩形或者等腰三角形。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多面体为正四面体。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多面体由一个底面和与底面的边数量相同的侧面组成;

所述底面的形状为正多边形;

所述侧面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与正多边形的边的长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体的下表面上设有魔术贴。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体上设有连接孔。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与基体的边的数量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体的材质为塑料。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多面体的材质为玻璃。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铺设方便。本实用新型中的基体形状为矩形或者等腰三角形,每一块的形状和尺寸都相同,通用性强,方便拼接,拼缝宽度小。

本实用新型的基体采用塑料制作,多面体采用玻璃制作。这两种材料的密度小,制作成的降温站重量轻,方便运输和铺设。塑料和玻璃的透光性较好,能够给大棚内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

夏日阳光充足的时候,一部分阳光穿过基体照射到大棚内,保证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另一部分阳光照射在多面体的侧面后发生反射,这部分被反射的阳光不进入大棚。进入大棚的阳光变少,相应的大棚内温度也会下降。这样,既能够保证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又能够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阳光照射在基体和多面体上时,基体和多面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基体和多面体温度升高时,会加热附近的空气。空气温度升高后上升,该处压强下降,附近的低温空气补入。大棚外的空气流动加强,能够使大棚外的空气温度下降,间接的使大棚内的温度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非常方便。可以通过魔术贴直接贴在大棚顶面上或者通过连接孔直接固定在大棚顶面上的连接杆上。安装过程的简化能够缩短施工时间,也方便后期更换,能够降低大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多面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多面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体、2多面体、31底面、32侧面、4魔术贴、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温毡,包括基体1和均布在基体1上表面上的多面体2。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体1为矩形或者等腰三角形。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多面体2为正四面体。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多面体2包括一个底面31和与底面31的边数量相同的侧面32;

所述底面31的形状为正多边形;

所述侧面32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与正多边形的边的长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体1的下表面上设有魔术贴4。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体1上设有连接孔5。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孔5的数量与基体1的边的数量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基体1的材质为塑料。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多面体2的材质为玻璃。

首先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安装方式,下面分别对两种安装方式做介绍:

第一种:这种安装方式中基体1通过魔术贴4粘在大棚的表面上。魔术贴4由毛面和勾面组成,出厂时,将毛面或者勾面固定在基体1上,同时将配套的勾面或者毛面一并送到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将配套的勾面或者毛面固定到大棚表面上,然后将基体1直接粘到大棚表面。这种安装方式每一块降温毡都时独立的,方便更换,能够有效的降低后续的更换成本。

第二种: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在建设大棚时在大棚表面上增加额外的固定杆,基体1上开着连接孔5,铺设时将连接孔5对准固定杆后套上去即可。基体1为矩形时,矩形的四个角上都开有连接孔5;有基体1为等腰三角形时,等腰三角形的三个个角上都开有连接孔5,能够最少的连接孔5将基体1固定。这种安装方式简单,但是只适合在无风地区使用。

接着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多面体2均布在基体1的上表面上,多面体2之间互不接触。这样,一部分阳光能够穿过基体1进入大棚,给光合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另一部分阳光照射在多面体2的侧面32上发生折射。折射后的阳光照射到相邻的多面体2侧面32上,经过多次折射后,这部分阳光返回到大气中。这样能够在保证光合作用的同时降低大棚温度。

阳光照射到基体1和多面体2上时,二者温度上升。高温的基体1和多面体2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低温空气。位于基体1和多面体2周围的低温空气被加热后上升,压强下降,四周的低温空气补入。这样大棚四周的空气流动加强,能够起到降温和加强空气流动的双重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