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306发布日期:2019-03-30 07:5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稻田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节肢动物是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功能组成成分,按照其食性或在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营养地位,常将其分为捕食性、寄生性、植食性、腐生性与杂食性功能团。植食性功能团内的节肢动物种群常是农作物的害虫,是防治对象,而捕食性与寄生性功能团内的节肢动物种群,则是害虫的天敌,能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关系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保护农作物,是开展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的关键生物因子。

稻田蜘蛛与稻田捕食性昆虫是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中最主要的捕食性天敌,具有存活周期长、活动范围较大、生态位分布广等特征。稻田蜘蛛的物种丰富度非常高,种群数量大,它们生活习性复杂,从地面、植株基部、茎秆到叶面,常分布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游猎型、有的结网型、也有的穴居型,它们在稻田生境中行动敏捷,捕食量大,能全方位地控制各类小栖境与生活习性的水稻害虫。同时蜘蛛的体型与个体大小也因种类不同而差异显著。稻田蜘蛛与昆虫常成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指示生物,也是环境或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生物。

开展对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就是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尽量准确地获得节肢动物的全息数据。目前,文献报道或已知的研究中,主要是采用吸虫器法,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田间样品、将样品用药品保存液浸泡保存、清洗后用手工清捡靶标节肢动物来获得,或者一些如弹尾虫等小型节肢动物用筛网初步分离的方法,也有少数研究直接在田间用目测法获得数据。这些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吸虫器法吸取样品后,用化学药品保存后需手工清捡,倾倒废弃保存液时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手工清捡时因为用镊子等工具会产生标本特征损伤不利于种类鉴定的问题、以及费工费时的不经济的问题;二是用筛网初步分离的方法仅适用于微孔密网分离小型节肢动物如弹尾虫等,不适用于蜘蛛、大型昆虫等大型节肢动物分离;而直接在田间用目测法获得数据的方法对观测者要求非常高,必须非常专业与熟悉,且对相对小型与行动活泼的节肢动物不易准确观测与计数、造成实验误差偏大的问题。

稻田是中国中部与南方地区的一类重要作物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剧,如大量施用化肥、除草剂、农药等,以及农业生产历与耕作方式的改变、生境的单一化与破碎化,毫无疑问地影响到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从而引起农业生态系统中天敌与害虫多样性发生改变。要了解景观多样性、生境异质性、水稻生产活动与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利用食物链与食物网关系,探究具生态环保性及可持续性的农业害虫的综合治理途径与策略,极需要一种适于大型节肢动物自主快速无损、经济性好的分离装置,特别是这种分离装置适用于对分离后的稻田大型捕食性节肢动物能实现天敌的环境再释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适合大型节肢动物的快速自动活体分离的装置与方法的难题,提出一种自主的、快速高效的、容易实现、无须大量使用保存液浸泡处理样品、能广泛应用的大型节肢动物的快速自动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内有隔板将其隔成上分离室与下分离室,上分离室内设置光热生发器和样品室,样品室下部设有分离柱,下分离室中设有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上分离室底部通过分离通道与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室分为上部中空圆柱室和下部的漏斗室,分离柱安装于漏斗室的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上有隔板孔,漏斗室的底部接分离通道后穿过隔板孔,所述隔板孔可设置单个或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室顶部套接顶盖,顶盖的顶面为细密透气透光而大型节肢动物不能通过的网膜结构。网膜的网孔大小以节肢动物不能通过与逃逸、并通风透光为宜。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柱为倒杯状结构,杯壁上具柱孔。柱孔为大型节肢动物能无损主动迁移、快速通过的圆形孔结构,而样品中的杂质杂草则留存于样品室中。

作为优选,所述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顶部用软木塞封闭,软木塞具有换气通道与分离通道插孔,所述换气通道为中空管道结构,两端粘贴细密透气但大型节肢动物不能通过的网膜结构,分离通道插孔用于套插分离通道。所述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最好为玻璃质地透明的广口瓶或广口三角瓶。所述网膜的网孔大小以节肢动物不能通过与逃逸、但通风换气为宜。如果不需要活体再释放环境,也可通过该通道加入麻醉剂或保存液。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通道下端具有闭锁器。所述闭锁器由多片倒三角形或锥形的极轻薄型薄片结构组成,整体呈自由分离但相接的闭锁状态。当有节肢动物通过时因重量作用而自动打开,为节肢动物进入保存库但不可逆向上行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光热生发器安装在上分离室顶壁,通过外接电源线与电源相连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离箱设有厢门,箱门通过活页夹安装于分离箱的厢壁上,厢门下部设通风观察窗,厢门边缘与上分离室壁上对应位置具磁碰,分离箱顶部外壁上具提手。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箱为方形或圆形结构,其内可放置单个或多个套接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包括分离箱、光热生发器、分离柱、样品室、分离通道与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所述分离箱用于安放样品室、分离通道与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的混合装置,所述样品室用于盛放待分离的节肢动物样品,其上部为中空圆柱室,下部为漏斗室。所述光热生发器提供光强与热量,利用节肢动物避强光与避高热的习性,主动向弱光、向适温环境迁移,通过分离柱的柱孔,经分离通道快速主动地迁移向处于弱光、适温的下分离室的节肢动物活体保存库中,彻底实现大型节肢动物与样品杂草杂质的主动、快速无损分离,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其分离柱的设置,让大型节肢动物主动、快速无损通过柱孔结构与分离通道,进入下面的节肢动物活体保存库。闭锁器可阻止节肢动物倒爬回样品室,达到了大型节肢动物的完全自主、快速无损活体的分离的目的,解决了常规的需要浸泡处理样品后手工清捡标本的麻烦,也避免了因手工清捡标本时工具对标本造成残损所致的种类鉴定困难的问题,所获大型节肢动物活体标本信息完整无损。

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所述的节肢动物活体保存库,设置了换气通道,保障自主迁移分离进入保存库的节肢动物,处于活体活动状态。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归类计数后,释放于环境。也可以在换气通道中放入沾有少许挥发性麻醉剂的纤维材料,使活体标本处于轻度麻醉状态,减少其活动,完成分类计数后,再释放于环境。对于保护天敌节肢动物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性与环境友好性。

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所述节肢动物活体保存库,不用样品浸泡液或保存液,自主分离进入保存库的节肢动物,没有样品杂质,身体清洁,标本完整,不需手工清捡,节省人力,样品处理后没有产生废弃的保存液进入环境,经济实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适用新型的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的重要部件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箱;11-分离室隔板;12-隔板孔;13-上分离室;14-下分离室;15-箱门;16-活页夹; 17-通风观察窗;18-磁碰;19-提手;2-光热生发器; 21-外接电源线;3-分离柱;31-柱孔;4-样品室;41-圆柱室;42-漏斗室;5-分离通道;51-闭锁器;6-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61-软木塞;62-换气通道;63-分离通道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大型节肢动物快速活体分离及可再释放装置,包括分离箱1;分离箱中间偏下的位置装分离室隔板11;将分离箱隔成上分离室13与下分离室14;上分离室顶壁上设有光热生发器2;分离柱3粘接于样品室4的漏斗室42的中部;分离通道5上端与漏斗室42底部无缝连接,分离通道5穿过隔板孔12后,套插入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6的分离通道插孔62形成套接混合分离装置,该套接混合分离装置整体平置安放于分离箱中。所述光热生发器2通过外接电源线21与电源相连供电。所述样品室4的顶盖43装有大型节肢动物不能通过与逃逸的有孔网膜,所述分离柱3的柱孔31为大型节肢动物可自主快速迁移安全通过的圆形孔道结构,同时分离柱3将样品中的杂质杂草阻滞于样品室4中;所述闭锁器51为有大型节肢动物通过时自动打开放行,无节肢动物通过时自动闭锁阻止节肢动物逆行的结构。所述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6通过软木塞61控制开口,通过换气通道62保持保存库内的空气流通以使进入的节肢动物存活,或通过换气通道62可滴加标本保存液或在换气通道中放入沾有少许麻醉剂的纤维材料使保存库中的节肢动物进入轻度麻醉以减少其活动。所述分离箱1可以为方形或圆形结构,其内可放置单个或多个套接分离装置。

分离室隔板11具隔板孔12;可以是中央位置设单个或再在中央的隔板孔外围加多个隔板孔12。分离室隔板11材质为2mm左右厚度的实木板或复合木板。分离室隔板11构成下分离室的弱光与适温环境。

所述的分离柱3、样品室4与分离通道5的套接结构穿过分离室隔板11上的隔板孔12平置于上分离室中。

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6平置于下分离室中。

分离通道5穿过隔板孔12插入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6的分离通道插孔62形成套接混合分离装置,整体平置安放于分离箱中。

箱门15通过活页夹16固定在箱体上,并通过磁碰18可闭合分离箱1。箱门15的下部有通风观察窗17,分离室顶壁上有提手19。

光热生发器2,连接于上分离室13的顶壁,提供分离所需光强与热量;所述外接电源线21与电源相连接,为光热生发器2提供电源。

样品室4,盛放待分离的节肢动物样品,且将样品均匀轻放于圆柱室41与分离柱3之间,所述大型节肢动物因躲避强光与高热,自动迁移并通过分离柱3的柱孔31进入分离通道5,经过闭锁器51后进入到活体节肢动物保存库6。该分离装置在光与热的作用下,加速大型节肢动物的自主分离,可避免大量使用乙醇等保存液浸泡处理样品、事后倾倒废弃保存浸泡液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也避免了手工清捡样品造成的标本损坏所致的种类鉴定困难及费时费工等经济性差的问题。

样品室4的顶盖43的网膜材质可以是金属的如铜网、铁纱网或致密的白色绢网等,用于阻止节肢动物从顶部逃逸。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