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反渗透膜袋的离体断肢保存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0344发布日期:2019-08-27 19:3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反渗透膜袋的离体断肢保存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反渗透膜袋的离体断肢保存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机械设备、交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与进步,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也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断肢、断指等。断肢的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切割性断离、辗轧性断离、挤压性断离、撕裂性断离和爆炸性高温滚筒引起的断离,大部分患者具有急症再植手术的适应征。离体断肢保存的最大意义是为断肢再植做准备,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而有一些患者却不具备断肢再植的条件,不得不承受由于失去某一部分肢体所带来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致使生活质量下降。这些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多是由于多发伤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路途遥远无法及时到达医院、多肢离断导致手术时间较长等原因所致的肢体坏死。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能够妥善保存离断的肢体,延迟其坏死时间,可等到情况允许时再进行断肢的再植。

20世纪30年代Allen首先提出临床上对于断肢的保存采用“干燥冷藏法”,干燥就是不要直接将断肢浸泡在各类液体之中,冷藏就是保持低温保藏,并且温度不可过低,应保持0℃-4℃,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并记录于外科学教材中。但是这种保存方法保存断肢的时间有限,无法应用于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断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器官保存液应用于断肢的保存,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得到非常好的结果,其保存时限较“干燥冷藏法”延长2倍以上。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将H2加入器官保存液中,发现这种保存液能大幅度地减轻移植物因长期冷缺血所致的损伤,改善移植物的后期恢复。一些研究人员将富氢UW液应用于大鼠肾脏的低温保存,发现H2加入UW液中可显著清除低温保存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产生抗氧化应激作用。因为H2分子量小,可以迅速透过生物膜性结构,弥散到胞质、线粒体和细胞核,所以这种清除作用是分布于整个细胞的。某些研究人员同样将富氢UW液用于大鼠肾脏保存,发现保存24小时后的移植物生存率在UW液组与富氢UW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当保存时间达到36小时时,UW液保存的移植物生存率仅为40%,而富氢UW液保存的移植物生存率达到了90%,证实富氢保存液对需要长时间保存的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在由事故发生现场到医院的过程中,对断肢保存的条件有限,通常是将断肢保存在器皿中实现保存,采用冰水混合物实现冷藏,但是无法对冷藏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控,无法保证对断肢的最佳冷藏效果,并且器皿无法对断肢进行较好的密封,断肢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达不到较好的保存需求,无法保证较长的保存时间,降低了断肢再植后的成活率或功能;并且现今的断肢保存器皿中并没有专门用于为存液提供氢气的简易设备或装置,单独往保存液中添加氢气并不方便,在保存液中本身富有的氢气被消耗完毕之后,还需往重新往保存液中添加氢气,一般而言需要一定的动力,不仅消耗了能源,也浪费了人们的时间,同时操作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反渗透膜袋的离体断肢保存袋,该保存袋结构简单,采用双层对断肢进行保存,内袋中的器官保存液保证了对断肢的保存效果,内袋和外袋之间的蓄冷层实现了对断肢的冷藏,并且可对冷藏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满足断肢保存的最大需求,并且将反渗透膜袋投入保存液中可直接为保存液提供足够的氢气,通过袋体将除水和氢气以外的物质分隔开,将对保存液的影响降到最低,延长氢气的释放时间,提高断肢再植的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反渗透膜袋的离体断肢保存袋,包括第一外袋、第二外袋、一个内袋和反渗透膜袋,第一外袋底部和第二外袋底部转动连接,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内袋位于第一外袋和第二外袋内部,内袋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一外袋、第二外袋内壁固定连接,内袋的两侧均通过第二连接体与第一外袋、第二外袋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袋顶部设有置入口,所述置入口边缘均固定在第一外袋、第二外袋内壁;所述内袋分别和第一外袋、第二外袋之间形成供放入蓄冷剂的蓄冷层;第一外袋和第二外袋顶部外壁均设有放入蓄冷剂的开口;所述内袋内壁帖有温度传感器,第一外袋外壁设有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温度显示器;第一外袋的底部设有带有排水阀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内袋连通;

所述反渗透膜袋位于内袋内部,所述反渗透膜袋包括袋体和加样反应体,所述袋体由内而外包括多孔支撑层和致密层,所述加样反应体由上而下依次包括氢化钙加样处、第一反应槽和第二反应槽,所述第一反应槽和第二反应槽均位于袋体内部,所述氢化钙加样处底端与第一反应槽顶部连通,顶端设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伸出袋体外侧;所述第一反应槽的底部与第二反应槽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反应槽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反应槽呈倒置圆台状且侧壁均匀布置有多个侧孔,所述第二反应槽呈长条状;所述袋体的顶部设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端部设有固定在第一外袋外壁的提环。

进一步的是,第一外袋顶部和第二外袋分别固定有用于封住置入口的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上设有两个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包括嵌入体和操作体,所述第一密封条上设有两个供嵌入体穿过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密封条上设有两个供嵌入体嵌入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壁设有用于固定嵌入体的卡槽;所述第一密封条内侧壁设有供牵引线通过的线槽,所述第一外袋外侧设有供提环悬挂的挂钩。

进一步的是,所述嵌入体侧壁设有用于卡在卡槽中的卡体,所述第二固定孔侧壁设有供卡体移动的限位孔;在将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进行固定时,嵌入体在第一固定孔中移动,嵌入体侧壁的卡体在第二固定孔中的限位孔中移动,转动操作体带动嵌入体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转动,同时带动卡体在限位孔中的转动,从而让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是,所述置入口的顶部嵌入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底部,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外侧均位于第一外袋和第二外袋的外部,内侧均位于置入口的内部。

进一步的是,为了方便开口的开闭,第一外袋和第二外袋的开口处均设有拉链。

进一步的是,为了方便对该保存袋的运输,该保存袋上设有两个背带,所述背带一端与第一密封条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外袋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蓄冷剂为蓝冰;蓝冰俗称环保冰,又叫蓄冷剂,蓝冰是一种高效的蓄冷载体,无毒,不会燃烧和爆炸,无腐蚀性,并且可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是,该保存袋在使用时,所述内袋中装有器官保存液;所述器官保存液主要还有乳糖酸,最主要是非渗透性阴离子,分子量相对较大,能够减轻冷藏时细胞出现的肿胀等问题,大幅度延长了断肢的保存时间和细胞的活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均为弹性面料。

进一步的是,所述多孔支撑层的孔径为0.5nm~2nm,其厚度大于100um,所述致密层的厚度为20nm,所述侧孔的孔径为0.5nm~2nm。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反应槽为柱状、U型状或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保存袋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外袋、第二外袋和内袋两层对断肢进行保存;在内袋中盛放用于保存断肢的器官保存液对断肢进行保存,通过两个外袋顶部的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可对内袋中的断肢及器官保存液进行密封,避免在对该保存袋进行运输时,因运输不平稳出现断肢或器官保存液倒出的情况,大大减少了外界对断肢的影响,加强了对断肢的保存效果,并且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之间的活动固定可方便对断肢进行拿取,十分便利,第一外袋和第二外袋连接在一起时十分稳定,减少因运输带来的晃动对断肢带来影响;内袋和两个外袋之间的蓄冷层用于放置蓄冷剂,通过蓄冷剂对内袋中的断肢进行冷藏,内袋与两个外袋之间进行封闭,保证较好的冷藏封闭空间;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对蓄冷层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将所检测的温度显示在温度显示器上,医务人员可根据温度显示器上显示的温度信息往蓄冷层中添加适量的蓄冷剂,保证断肢处于最佳冷藏范围中,满足断肢的最佳保存环境,延长断肢的保存时间和组织细胞活性,提高断肢再植后的成活率和功能;在对器官保存液进行更换时,通过外袋底部的排水管方便将内部的器官保存液排出,避免在更换保存液时对断肢带来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袋中设有用于释放氢气的反渗透膜袋,反渗透膜袋悬挂在带有保存液的内袋中,水进入发渗透膜袋中的加样反应体的内部与氢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透过侧孔和反渗透膜袋进入保存液中,达到富氢的效果;通过呈反渗透膜的袋体和带有侧孔的第一反应槽,将除水和气体以外的所有其它物质隔离起来,避免氢化钙和氢氧化钙透过袋体对保存液造成影响,使得保存液在富含氢的情况下,自身仍不会受到污染,保证保存液的效果;通过加样反应体可达到氢气缓释的目的,反渗透膜袋在投入水中时,水首先进入第一反应槽中,第一反应槽中的氢化钙与水快速反应,释放大量的氢气,随后只需要维持液体中氢的浓度即可,水在第一反应槽中反应完毕之后逐渐侵入第二反应槽中,由于第二反应槽中,由于第二反应槽中呈长条状,氢化钙与水的反应量较低且单位时间中释放的氢气较少,在达到缓释目的的同时,维持了液体中氢分子的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闭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5是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第一密封条的示意图;

图8是第二密封条的示意图;

图9是活动手柄的示意图;

图10是反渗透膜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加样反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袋;1-1、排水管;1-2、挂钩;2、第二外袋;3、内袋; 4、第一密封条;4-1、第一固定孔;4-2、线槽;5、第二密封条;5-1、第二固定孔;5-2、限位孔;5-3、卡槽;6、活动手柄;6-1、嵌入体;6-2、卡体;7、开口;7-1、拉链;8、背带;9、第一连接体;10、第二连接体;11、温度显示器; 12、致密层;13、多孔支撑层;14、氢化钙加样处;14-1、密封盖;15、第一反应槽;15-1、侧孔;16、第二反应槽;17、牵引线;17-1、提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一种带有反渗透膜袋的离体断肢保存袋,包括第一外袋1、第二外袋2、一个内袋3和反渗透膜袋,第一外袋1底部和第二外袋2底部转动连接,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内袋3位于第一外袋1和第二外袋 2内部,内袋3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体9与第一外袋1、第二外袋2内壁固定连接,内袋3的两侧均通过第二连接体10与第一外袋1、第二外袋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9和第二连接体10均为弹性面料;所述内袋3顶部设有置入口,所述置入口边缘均固定在第一外袋1、第二外袋2内壁;所述内袋3分别和第一外袋1、第二外袋2之间形成供放入蓄冷剂的蓄冷层,所述蓄冷剂为蓝冰;蓝冰俗称环保冰,又叫蓄冷剂,蓝冰是一种高效的蓄冷载体,无毒,不会燃烧和爆炸,无腐蚀性,并且可重复使用;第一外袋1和第二外袋2顶部外壁均设有放入蓄冷剂的开口7,在开口7处均设有拉链7-1;所述内袋3内壁帖有温度传感器,第一外袋1外壁设有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温度显示器11;第一外袋1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与内袋3连通,在排水管1-1的端部设有橡胶塞;

所述反渗透膜袋位于内袋3内部,所述反渗透膜袋包括袋体和加样反应体,所述袋体由内而外包括多孔支撑层13和致密层12,所述加样反应体由上而下依次包括氢化钙加样处14、第一反应槽15和第二反应槽16,所述第一反应槽15 和第二反应槽16均位于袋体内部,所述氢化钙加样处14底端与第一反应槽15 顶部连通,顶端设有密封盖14-1且密封盖14-1伸出袋体外侧;所述第一反应槽 15的底部与第二反应槽16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反应槽16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反应槽15呈倒置圆台状且侧壁均匀布置有多个侧孔15-1,所述第二反应槽16 呈长条状;所述袋体的顶部设有牵引线17,所述牵引线17的端部设有固定在第一外袋1外壁的提环1-2;所述多孔支撑层13的孔径为0.5nm~2nm,其厚度大于100um,所述致密层12的厚度为20nm,所述侧孔15-1的孔径为0.5nm~2nm;所述第二反应槽16为柱状、U型状或螺旋状;

第一外袋1顶部和第二外袋2分别固定有用于封住置入口的第一密封条4 和第二密封条5,所述置入口的顶部嵌入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的底部,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的外侧均位于第一外袋1和第二外袋2的外部,内侧均位于置入口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条4上设有两个活动手柄6,所述活动手柄6包括嵌入体6-1和操作体,所述第一密封条4上设有两个供嵌入体6-1穿过的第一固定孔4-1,所述第二密封条5上设有两个供嵌入体6-1嵌入的第二固定孔5-1,所述第二固定孔5-1内壁设有用于固定嵌入体6-1的卡槽5-3;所述嵌入体6-1侧壁设有用于卡在卡槽5-3中的卡体6-2,所述第一固定孔4-1侧壁设有供卡体6-2移动的限位孔5-2;在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进行固定时,嵌入体6-1在第一固定孔5-1中移动,嵌入体6-1侧壁的卡体6-2在限位孔5-2中移动,转动操作体带动嵌入体6-1在第一固定孔4-1和第二固定孔5-1中转动,同时带动卡体6-2转动至卡槽5-3中,从而让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密封条4内侧壁设有供牵引线17通过的线槽4-2,所述第一外袋 1外侧设有供提环17-1悬挂的挂钩1-2。

为了方便对该保存袋的运输,该保存袋上设有两个背带8,所述背带8一端与第一密封条4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外袋2底部固定连接。

该保存袋在使用时,所述内袋3中装有器官保存液;所述器官保存液主要还有乳糖酸,最主要是非渗透性阴离子,分子量相对较大,能够减轻冷藏时细胞出现的肿胀等问题,大幅度延长了断肢的保存时间和细胞的活性。

当人发生断肢或断指等事故时,首先对伤口进行处理和包扎,以防止大出血,然后对断肢进行处理,避免对断肢带来二次损害;转动两个活动手柄6,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分开,打开内袋3顶部的置入口,在内袋3中装适量的器官保存液,在器官保存液中放入反渗透膜袋,袋体和样本反应体均位于保存液中,然后将断肢放在内袋3中,通过器官保存液进行保存,将第一密封条4 和第二密封条5对齐,通过转动活动手柄6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进行固定,反渗透膜袋的牵引线17穿过线槽4-2,牵引线17端部的提环17-1挂在挂钩1-2处实现固定;然后打开两个开口7,分别往第一外袋1和内袋3之间、第二外袋2和内袋3之间放入蓝冰,此时温度传感器对内袋3中断肢所处的环境进行检查,并将检测的结果显示在温度显示器11上,医务人员通过温度显示器1 所显示的温度对蓝冰的数量进行控制,保证断肢处于最佳冷藏的温度范围中,满足断肢的最佳保存环境,延长断肢的保存时间和组织细胞活性,提高断肢再植后的成活率和功能;在保存完毕之后,直接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打开即可;在保存过程中需要对器官保存液进行更换时,通过排水管11将内部器官保存液直接排出,减小对断肢的影响,然后直接由置入口加新的器官保存液即可;

在使用反渗透膜袋时,首先打开密封盖14-1,往加样反应体中加氢化钙,直到第一反应槽15和第二反应槽16中均充满氢化钙;然后将该反渗透膜袋投在器官保存液中,然后将牵引线17穿过线槽4-2,牵引线17端部的提环17-1挂在第一外袋1外部的挂钩1-2上;

反渗透膜袋放在液体中后,水透过袋体进入反渗透膜袋中的加样反应体的内部与氢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透过侧孔15-1和反渗透膜进入保存液中,达到富氢的效果;通过呈反渗透膜的袋体和带有侧孔15-1的第一反应槽15,将除水和气体以外的所有其它物质隔离起来,避免氢化钙和氢氧化钙透过该反渗透膜袋对液体造成影响,使得保存液在富含氢的情况下,仍能不受到污染,保证自身原本的功能;加样反应体达到了氢气缓释的目的,反渗透膜袋被投入在水中时,水首先进入第一反应槽15中,第一反应槽15中的氢化钙与水快速反应,释放大量氢气;随着反渗透膜袋的投入,只需维持液体内氢气的浓度即可,水在第一反应槽中15反应完毕之后逐渐浸入第二反应槽16中,由于第二反应槽16呈柱状、U型状或螺旋状,氢化钙与水的反应量较低且单位时间中释放的氢气较少,氢化钙缓慢释放氢气,从而维持了液体中氢分子的浓度,达到缓释的目的;待氢化钙消耗完毕之后,直接通过牵引线17将该反渗透膜袋拉起即可,然后添加氢化钙或更换反渗透膜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