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喂食的土猪品种改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67262发布日期:2019-04-20 05:3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喂食的土猪品种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feed)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饲料作为土猪生长过程中必要的食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的土猪喂食用饲料在喂食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技术中的土猪喂食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土猪在喂食过程中一般喂食购买的饲料对其进行喂食,由于吃食的影响导致土猪的品种相差不大,因此养殖的土猪在肉质口感上也相似,影响人们的食用。

2、目前猪用的喂食饲料内掺有的添加剂与化学物质导致土猪生长速度过快,从而影响土猪的身体质量,不利于土猪的正常生长,同时也影响人们食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喂食的土猪品种改良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喂食的土猪品种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以重量千分比计算,按以下配方采购原料;

水:500-800,瓜类:400-450,米糠:300-400,红薯叶:50-100,青菜叶:50-100,玉米面:50-80,麦麸皮:0-80,秸秆粉:0-80,养殖益生菌液:0-5,食盐:0-5;鱼粉:0-5,维生素预混料:0-5,微量元素预混料:0-5,海产品:0-3。

s2、幼期土猪饲养方法:先将等量的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分别投入清理筛中,对其中的泥块麻绳进行清理,然后再将原料分别投入永磁筒中,将其中的铁块铁钉进行清理,再将水倒入带有搅拌器的蒸锅内蒸煮,待温度达至60度后将米糠、玉米面、麦麸皮等量倒入蒸锅内蒸煮,蒸煮的温度为90-100度,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分别加入养殖益生菌、鱼粉、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和海产品并进行持续性搅拌,蒸煮10-15分钟后制得幼猪饲料,此时饲料为散土形态,并采用上述幼猪饲料对幼猪进行连续喂养,具体为每日每5小时喂食一次,每头猪一次喂食10-15斤,直至土猪体重到达40kg。

s3、成长期土猪饲养方法:将等量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采用s1中方法对其内部掺杂的杂质进行清理,然后将水倒入带有搅拌器的蒸锅内蒸煮,待温度达至60度后将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等量倒入蒸锅内蒸煮,蒸煮的温度为90-100度,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分别加入养殖益生菌、鱼粉、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和海产品并进行持续性搅拌,蒸煮15-20分钟后制得猪饲料,此时饲料为散土形态,并采用上述饲料对土猪进行持续喂养,具体为每日每6小时喂食一次,每头猪一次喂食15-20斤,在喂食主食后两个小时喂食瓜类。

s4、成熟期土猪饲养方法:将将等量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采用s1中方法对其内部掺杂的杂质进行清理,然后将红薯叶和青菜叶切碎,再将水倒入带有搅拌器的蒸锅内蒸煮直至温度达至60度,然后将切碎后的红薯叶和青菜叶倒入水中蒸煮,蒸煮10分钟后将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等量倒入蒸锅内蒸煮,蒸煮温度为90-100度,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分别加入养殖益生菌、鱼粉、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食盐和海产品并进行持续性搅拌,蒸煮25-35分钟后制得猪饲料,此时饲料为散土形态,并采用上述饲料对土猪进行持续喂养,具体为每日每8小时喂食一次,每头猪一次喂食20-25斤,在喂养主食后一个小时喂食瓜类,直至出栏,出栏前停止喂食瓜类。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应过60-70目,且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三者总质量与水质量比为1:0.5;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应过50-60目,且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四者总质量与水质量之比为1:0.7;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应该40-50目,且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四者总质量与水质量之比为1:0.6。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筛具体为圆筒清理筛。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红薯叶和所述青菜叶两者切碎尺寸为2-3cm。

进一步地,所述海产品具体为海带或者紫菜中的一种,所述海带或者紫菜的切碎尺寸为1-3cm,所述海产品投入方式为隔日投放。

进一步地,所述瓜类包括南瓜5-10份、红薯5-10份、玉米2-8份,所述南瓜、红薯和玉米均切成边长为2cm的丁状。

进一步地,步骤s1中饲料水分不小于95%,相对密度在9.3~9.5,步骤s2中的饲料水分不小于90%,相对密度在9.0~9.3,步骤s3中的饲料水分不小于85%,相对密度在8.3~8.5。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的转速为500r/min,且搅拌器为桨式搅拌器或者锚式搅拌器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计量配料过程中用到配料秤,所述配料秤至少设置有五个。

进一步地,所述饲料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每批的质量,蒸锅机内的残留率不大于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法采用生活中可常见的原料通过一定的配比制作成土猪饲料,避免传统采用购买的猪饲料对土猪进行喂食,优化土猪品种,能在猪各个生长时期满足其需求的营养物质,且能根据其生长阶段发展对饲料的粗细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各个时期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分别能进行补充,为土猪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2、本方法在通过在饲料配方中加入瓜类,绿色安全,能加快土猪胃部的消化,还能提高土猪的免疫能力,还能降低土猪猪肉的油腻感,细而不腻,还能确保了人们食用的肉食品安全,经济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喂食的土猪品种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以重量千分比计算,按以下配方采购原料;

水:500-800,瓜类:400-450,米糠:300-400,红薯叶:50-100,青菜叶:50-100,玉米面:50-80,麦麸皮:0-80,秸秆粉:0-80,养殖益生菌液:0-5,食盐:0-5;鱼粉:0-5,维生素预混料:0-5,微量元素预混料:0-5,海产品:0-3。

s2、幼期土猪饲养方法:计量配料过程中用到配料秤,所述配料秤至少设置有五个,配料称主要为原料的质量配比提供条件,先将等量的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分别投入清理筛中,对其中的泥块麻绳进行清理,然后再将原料分别投入永磁筒中,将其中的铁块铁钉进行清理,清理筛具体为圆筒清理筛,去除粉末形态的原料内的杂质,再将水倒入带有搅拌器的蒸锅内蒸煮,搅拌器的转速为500r/min,且搅拌器为桨式搅拌器或者锚式搅拌器中的任意一种,搅拌器主要起到将加入蒸锅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提高饲料形态的均匀性,避免饲料结节成块,便于土猪进食,待温度达至60度后将米糠、玉米面、麦麸皮等量倒入蒸锅内蒸煮,蒸煮的温度为90-100度,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分别加入养殖益生菌、鱼粉、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和海产品并进行持续性搅拌,其中养殖益生菌为1份,鱼粉为3份,维生素预混料为3份,微元素预混料为2份,海产品为1份,在幼猪生长时期,鱼粉是动物性蛋白,可促进该生长,改善饲料利用率,加快幼猪时期生长,蒸煮10-15分钟后制得幼猪饲料,此时饲料为散土形态,饲料水分不小于95%,相对密度在9.3~9.5,在幼猪喂食过程中保证了食物中的含水量,从而避免幼猪进食过快影响饲料口感,保证幼猪能持续进食,避免幼猪厌食影响其生长,采用上述幼猪饲料对幼猪进行连续喂养,具体为每日每5小时喂食一次,每头猪一次喂食10-15斤,直至土猪体重到达40kg,所述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应过60-70目,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较为细腻,能快速溶于水中,缩短饲料生产时间,且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三者总质量与水质量比为1:0.5,使得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三者能与水进行充分混合,避免水量过多导致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三者呈流体浆状,避免饲料粘附在喂食槽内影响幼猪进食量,且饲料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每批的质量,蒸锅机内的残留率不大于0.8%,避免浪费,保证饲料利用率。

s3、成长期土猪饲养方法:将等量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采用s1中方法对其内部掺杂的杂质进行清理,然后将水倒入带有搅拌器的蒸锅内蒸煮,待温度达至60度后将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等量倒入蒸锅内蒸煮,蒸煮的温度为90-100度,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分别加入养殖益生菌、鱼粉、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和海产品并进行持续性搅拌,其中养殖益生菌为3份,鱼粉为2份,维生素预混料为2份,微元素预混料为2份,海产品为1.5份,由于成长阶段的猪进食量较大,饱食后可能会引起胃胀,此时的养殖益生菌则可以有效提高土猪肠胃蠕动,加快消化吸收,避免浪费,同时海产品能够有效满足土猪对矿物质的需求,有效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加重体重,蒸煮15-20分钟后制得猪饲料,此时饲料为散土形态,饲料水分不小于90%,相对密度在9.0~9.3,此时的土猪为成长期的猪,食量较大,若饲料水分较大则会造成土猪胃部的饱胀感,从而影响土猪的进食量,并采用上述饲料对土猪进行持续喂养,具体为每日每6小时喂食一次,每头猪一次喂食15-20斤,在喂食主食后两个小时喂食瓜类直至土猪体重到达60kg,瓜类包括南瓜6份、红薯7份、玉米5份,所述南瓜、红薯和玉米均切成边长为2cm的丁状,给成长期的土猪喂食瓜类蔬菜,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不受粗糙食物刺激,加快胃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对上皮组织的生长分化、维持正常视觉和促进骨骼发育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同时还能增强土猪的年以功能,增强其抵抗力,所述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应过50-60目,此时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较为粗糙,随着土猪不断的生长,逐渐成熟的胃部能对较为粗糙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进行消化,且能满足其每日的食物需求量,且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四者总质量与水质量之比为1:0.7,保证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四者能与水充分混合,保证饲料的湿度,蒸锅机内的残留率不大于0.8%,避免浪费,保证饲料利用率。

s4、成熟期土猪饲养方法:将将等量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采用s1中方法对其内部掺杂的杂质进行清理,然后将红薯叶和青菜叶切碎,所述红薯叶和所述青菜叶两者切碎尺寸为2-3cm,避免尺寸较大影响土猪的进食速度,再将水倒入带有搅拌器的蒸锅内蒸煮直至温度达至60度,然后将切碎后的红薯叶和青菜叶倒入水中蒸煮,蒸煮10分钟后将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等量倒入蒸锅内蒸煮,蒸煮温度为90-100度,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分别加入养殖益生菌、鱼粉、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食盐和海产品并进行持续性搅拌,其中养殖益生菌为4份,鱼粉为2份,维生素预混料为3份,微元素预混料为2份,海产品为1.5份,随着土猪进食量的逐渐增大,养殖益生菌比重较大,能有效促进土猪胃部对饲料的吸收,提高饲料的吸收率,蒸煮25-35分钟后制得猪饲料,此时饲料为散土形态,饲料水分不小于85%,相对密度在8.3~8.5,保证饲料内带有水分,避免饲料过于干燥影响其进食速度,并采用上述饲料对土猪进行持续喂养,具体为每日每8小时喂食一次,每头猪一次喂食20-25斤,在喂养主食后一个小时喂食瓜类,瓜类包括南瓜8份、红薯8份、玉米6份,直至出栏,出栏前停止喂食瓜类,其中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应该40-50目,且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四者总质量与水质量之比为1:0.6,蒸锅机内的残留率不大于0.8%,避免浪费,保证饲料利用率。

实施例2,一种基于喂食的土猪品种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以重量千分比计算,按以下配方采购原料;

水:500-800,瓜类:400-450,米糠:300-400,红薯叶:50-100,青菜叶:50-100,玉米面:50-80,麦麸皮:0-80,秸秆粉:0-80,养殖益生菌液:0-5,食盐:0-5;鱼粉:0-5,维生素预混料:0-5,微量元素预混料:0-5,海产品:0-3。

s2、幼期土猪饲养方法:计量配料过程中用到配料秤,所述配料秤至少设置有五个,配料称主要为原料的质量配比提供条件,先将等量的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分别投入清理筛中,对其中的泥块麻绳进行清理,然后再将原料分别投入永磁筒中,将其中的铁块铁钉进行清理,清理筛具体为圆筒清理筛,去除粉末形态的原料内的杂质,再将水倒入带有搅拌器的蒸锅内蒸煮,搅拌器的转速为500r/min,且搅拌器为桨式搅拌器或者锚式搅拌器中的任意一种,搅拌器主要起到将加入蒸锅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提高饲料形态的均匀性,避免饲料结节成块,便于土猪进食,待温度达至60度后将米糠、玉米面、麦麸皮等量倒入蒸锅内蒸煮,蒸煮的温度为90-100度,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分别加入养殖益生菌、鱼粉、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和海产品并进行持续性搅拌,其中养殖益生菌为1份,鱼粉为3份,维生素预混料为3份,微元素预混料为2份,海产品为1份,在幼猪生长时期,鱼粉是动物性蛋白,可促进该生长,改善饲料利用率,加快幼猪时期生长,且维生素预混料和微元素预混料能为幼猪提供生长必须的供给,有助于幼猪健康生长,蒸煮10-15分钟后制得幼猪饲料,此时饲料为散土形态,饲料水分不小于95%,相对密度在9.3~9.5,在幼猪喂食过程中保证了食物中的含水量,从而避免幼猪进食过快影响饲料口感,保证幼猪能持续进食,避免幼猪厌食影响其生长,采用上述幼猪饲料对幼猪进行连续喂养,具体为每日每5.5小时喂食一次,每头猪一次喂食8-13斤,直至土猪体重到达40kg,所述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应过60-70目,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较为细腻,能快速溶于水中,缩短饲料生产时间,且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三者总质量与水质量比为1:0.5,使得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三者能与水进行充分混合,避免水量过多导致米糠、玉米面和麦麸皮三者呈流体浆状,避免饲料粘附在喂食槽内影响幼猪进食量,且饲料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每批的质量,蒸锅机内的残留率不大于0.8%,避免浪费,保证饲料利用率。

s3、成长期土猪饲养方法:将等量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采用s1中方法对其内部掺杂的杂质进行清理,然后将水倒入带有搅拌器的蒸锅内蒸煮,待温度达至60度后将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等量倒入蒸锅内蒸煮,蒸煮的温度为90-100度,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分别加入养殖益生菌、鱼粉、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和海产品并进行持续性搅拌,其中养殖益生菌为2份,鱼粉为2份,维生素预混料为2份,微元素预混料为2份,海产品为1份,由于成长阶段的猪进食量较大,饱食后可能会引起胃胀,此时的养殖益生菌则可以有效提高土猪肠胃蠕动,且鱼粉能够土猪加重体重,蒸煮15-20分钟后制得猪饲料,此时饲料为散土形态,饲料水分不小于90%,相对密度在9.0~9.3,此时的土猪为成长期的猪,食量较大,若饲料水分较大则会造成土猪胃部的饱胀感,从而影响土猪的进食量,并采用上述饲料对土猪进行持续喂养,具体为每日每6.5小时喂食一次,每头猪一次喂食12-15斤,在喂食主食后两个小时喂食瓜类直至土猪体重到达60kg,瓜类包括南瓜7份、红薯6份、玉米6份,所述南瓜、红薯和玉米均切成边长为2cm的丁状,给成长期的土猪喂食瓜类蔬菜,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不受粗糙食物刺激,加快胃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对上皮组织的生长分化、维持正常视觉和促进骨骼发育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同时还能增强土猪的年以功能,增强其抵抗力,同时瓜类还能在猪肉内沉积一些不一样的风味,吃猪肉时减少油腻的口感,所述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应过50-60目,此时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较为粗糙,随着土猪不断的生长,逐渐成熟的胃部能对较为粗糙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进行消化,且能满足其每日的食物需求量,且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四者总质量与水质量之比为1:0.7,保证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四者能与水充分混合,保证饲料的湿度,蒸锅机内的残留率不大于0.8%,避免浪费,保证饲料利用率。

s4、成熟期土猪饲养方法:将将等量的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采用s1中方法对其内部掺杂的杂质进行清理,然后将红薯叶和青菜叶切碎,所述红薯叶和所述青菜叶两者切碎尺寸为2-3cm,调节饲料口味,避免单一伟大影响土猪进食量,避免尺寸较大影响土猪的进食速度,再将水倒入带有搅拌器的蒸锅内蒸煮直至温度达至60度,然后将切碎后的红薯叶和青菜叶倒入水中蒸煮,蒸煮10分钟后将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等量倒入蒸锅内蒸煮,蒸煮温度为90-100度,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分别加入养殖益生菌、鱼粉、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食盐和海产品并进行持续性搅拌,其中养殖益生菌为5份,鱼粉为3份,维生素预混料为4份,微元素预混料为4份,海产品为2.5份,随着土猪进食量的逐渐增大,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增加各项营养比重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蒸煮25-35分钟后制得猪饲料,此时饲料为散土形态,饲料水分不小于85%,相对密度在8.3~8.5,保证饲料内带有水分,避免饲料过于干燥影响其进食速度,并采用上述饲料对土猪进行持续喂养,具体为每日每8小时喂食一次,每头猪一次喂食20-25斤,在喂养主食后一个小时喂食瓜类,瓜类包括南瓜10份、红薯份、玉米8份,瓜类不仅能加快土猪胃部对饲料的消化及吸收还能降低土猪肉质的油腻性,增加口感,直至出栏,出栏前停止喂食瓜类,其中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应该40-50目,且米糠、玉米面、麦麸皮和秸秆粉四者总质量与水质量之比为1:0.6,蒸锅机内的残留率不大于0.8%,避免浪费,保证饲料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