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94663发布日期:2019-10-18 20:55阅读:18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牛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小型奶牛品种娟姗牛及头部较小的安格斯肉牛开展牦牛的杂交改良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并且杂交一代犏牛的难产率显著降低,犊牛的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适应性及后代生产性能均有良好的表现。

青海省农区及半农半牧区饲养着大量当地土种黄牛及与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与黄牛的杂交后代,多年来犏牛生产技术方案主要由两种,一种是利用当地黄牛等杂交后代作为母本,大部分母本牛在自然发情后,采用牦牛吸管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后生产犏牛,仅有一小部分母牛在经过诱导发情处理后实施人工授精杂交生产犏牛;一种是采用牧区放牧牦牛作为母本,采用黄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的细管冻进行人工授精。采用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其杂一代犏牛的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给农牧区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传统的犏牛生产方法由于引进的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体型较大,在利用牦牛作为母本生产犏牛过程中容易造成难产,作为母本牦牛在传统饲养条件下,由于受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限制,营养体况较差,牦牛自然发情率低,人工授精生产犏牛过程中,授配牦牛数量较少,开展此项工作生产生产成本投入高、效果不明显,犏牛生产及推广存在较大的难度,不适合实施规模化技术示范与推广;而近年来由于肉牛价格的持续攀升,利用当地黄牛作为母本,引进安格斯肉牛或西门塔尔肉牛进行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改良,其杂交后代经济效益显著,然而,采用当地黄牛或杂种牛作为母本生产犏牛生产成本投入过大,经济效益一般。因此,第二种犏牛生产方法基本上在生产中逐渐取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包括:

(1)分群管理:对经产不带犊母牦牛群进行独立封闭的草场分群放牧,远离种公牛群;对经产不带犊母牦牛(干吧牛)组群进行独立封闭的草场放牧,草场要求交通便利,保证车辆在下雨天气的通行;距离人工授精保定圈舍较近,便于适时输精及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有充足的水源,远离种公牛群;人员成本低,母牛受胎率高。

(2)营养调控:每年12月至次年5月对母牦牛进行补饲,当年产犊母牦牛的补饲量为每天1.0kg/头,隔年产犊母牦牛的补饲量为每天0.5kg/头;对产犊后的母牦牛采用犊牛培育料+青干草+放牧饲养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育;

(3)发情鉴定:在母牦牛群中放入试情公牛,观察试情公牛的爬胯情况并通过直肠检查母牦牛卵巢卵母细胞的发育情况;

(4)人工授精:每年6-8月进行。

进一步地,培育料+优质青干草+放牧饲养结合的模式具体为:在牧草丰富季节,放牧不补饲;在冬春季节补饲和青干草,带犊母牛每天1kg/头补饲料,不带犊母牛不补饲或每天补饲0.5kg/头补饲料。

进一步地,补饲料为全价娠母牛料,每千克包括粗蛋白>15wt%,粗脂肪≥2.5wt%,粗纤维≤10wt%,粗灰分≤9wt%,钙0.6-1.8wt%,赖氨酸>0.7wt%,淀粉>40wt%,va6000-8000iu,vd32000-3000iu,ve40-60iu,vb540-50iu,铜15-18mg,铁50-250mg,锌30-40mg,锰30-40mg,硒0.1-0.3mg。

进一步地,发情鉴定之后对当年产犊母牦牛注射激素诱导发情。对隔年产犊母牛不需激素诱导。

进一步地,诱导发情的具体处理方式为:

a.处理第0天,注射gnrh100μg/头;

b.处理第7天,注射pg2mg/头;

c.处理第9天,注射gnrh100μg/头;

d.注射2天后,进行发情鉴定。

进一步地,试情公牛的处理方式为:选择三岁未去势未成年公牛,利用公牛体侧裙毛,将试情布缝织在体下阴茎出口前10厘米并向后兜住,两侧系绳于公牛背部固定,作为试情公牛;或选择三岁未去势未成年公牛进行阴茎移位手术,使得阴茎出口移位至侧面,作为试情公牛;成年公犏牛无需处理,直接作为试情公牛使用。另外,患卵泡囊肿的母牦牛也可做试情牛。

进一步地,牛群中试情公牛只数与母牛只数的比例为1:12-20。

进一步地,人工授精具体为:每头母牦牛进行至少两次人工授精,20d用b超检查怀孕情况,30d后直肠检查进行怀孕诊断。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分群管理、营养调控、发情鉴定以及人工授精,促使母牦牛在发情季节恢复发情周期,达到发情配种受胎效果;

2、本发明制定适合不同繁殖体况母牦牛的补饲标准及高效繁殖模式,提高牦牛发情率和犏牛受胎效果,加快犏牛生产力度,推动犏牛高效养殖的技术和产业化发展;

3、本发明对当年以及隔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均有较大提高,具有良好的繁殖、生产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一种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包括:

(1)分群管理:对经产不带犊母牦牛群进行独立封闭的草场分群放牧;

(2)营养调控:每年12月至次年5月对母牦牛进行补饲,当年产犊母牦牛的补饲量为每天1.0kg/头,隔年产犊母牦牛的补饲量为每天0.5kg/头;对产犊后的母牦牛采用犊牛培育料+青干草+放牧饲养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育;

(3)发情鉴定:在母牦牛群中放入试情公牛,观察试情公牛的爬胯情况并通过直肠检查母牦牛卵巢卵母细胞的发育情况;

(4)人工授精:每年6-8月进行。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包括:

组织经产母牦牛100头,(登记打耳标,有网围栏的建议打双耳标且详细登记牦牛体貌特征),犏牛初生重较牦牛大,为了避免难产造成母牛损失,建议选择无生殖疾病的干吧母牛。单独分群饲喂,独立草场,远离夏季牧场的种公牛群,牧草丰美、水源充足。(具体数量根据草场和养殖规模决定)

选择三岁淘汰未去势公牛4头作为试情公牛,缝织试情布。利用公牛体侧裙毛,将试情布缝织在体下阴茎出口前10厘米处向后兜住,两侧系绳,栓在背部打结拴牢,该试情布的关键是阴茎前缝织处必须缝严,以免阴茎通过;该试情公牛在项目结束后立即淘汰,安装试情布后容易引起阴茎感染,造成其他母牛传染。

人工授精时间一般选择7月初开始,具体时间视当地草场情况决定,牦牛体况好转,毛色光亮,公牛骚动跟随母牛。(补饲母牛可适当提前)

每年12月至次年5月对母牦牛进行补饲,当年产犊母牦牛的补饲量为每天1.0kg/头,隔年产犊母牦牛的补饲量为每天0.5kg/头;对产犊后的母牦牛采用犊牛培育料+青干草+放牧饲养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育:在牧草丰富季节,放牧不补饲;在冬春季节补饲和青干草,带犊母牛每天1kg/头补饲料,不带犊母牛不补饲或每天补饲0.5kg/头补饲料。

补饲料为可在市场上购买到的全价娠母牛料,所述补饲料为全价娠母牛料,包括粗蛋白>15wt%,粗脂肪≥2.5wt%,粗纤维≤10wt%,粗灰分≤9wt%,钙0.6-1.8wt%,赖氨酸>0.7wt%,淀粉>40wt%,va6000-8000iu,vd32000-3000iu,ve国际单位40-60iu,vb540-50iu,铜15-18mg/kg,铁50-250mg/kg,锌30-40mg/kg,锰30-40mg/kg,硒0.1-0.3mg,且含nsp酶、脂肪酶等。

可采用激素处理诱导发情作为补充措施,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发情峰值以诱导母牦牛发情。由于注射激素容易造成流产,在注射前必须对母牛进行怀孕诊断。

当年产犊母牦牛采用“gnrh-pg-gnrh”同期发情处理方案,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具体为:处理第0天,注射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00ug/头,第7天注射pg(氯前列烯醇)2mg/头,第9天,注射gnrh100ug/头,注射2天后,根据母牦牛的发情时间与症状,试情公牛的爬胯情况并通过直肠检查卵巢卵母细胞的发育情况,牦牛同期发情处理及直肠检查均采用牦牛保定综合操作栏实施保定,采用安格斯肉牛种公牛或娟姗牛细管冻精实施人工授精操作。

选择草场就近的圈舍,早8点,晚6点准时收牧,收牧过程和收牧后30分钟注意观察试情公牛的表现,对可疑母牛保定直肠检查确定母牛发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人工授精。每头牛必须进行两次输精,风雨无阻。两次输精后的牦牛及时转移至夏季牧场和种公牛群合群管理,对未受胎母牛本交补配。

每年每一个生产点,一般利用30-40d时间进行人工授精,为了不影响整群的受胎率,配种后的母牛及时转移至大群中。有效减少对分群草场的压力,提高公牛比例,从而提高公牛识别母牛的发情。

准备专人1名专职放牧,负责放牛和收牛,负责在放牧时母牛异常情况观察,及时汇报管理人员。人工授精保定人员2人,配种时间必须到位不得因天气原因迟到早退。

人工授精必须严格依据《散养牛人工授精造作规程》执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2013年修订)。不得因环境因素减少操作步骤,造成产道感染和降低受胎率。作好详细登记记录,登记内容包括耳号、体貌特征、年龄、发情表现,直检情况,卵巢发育情况、卵泡大小、输精部位等。冻精建议选择娟姗牛和安格斯等小型牛冻精。

人工授精后40天进行怀孕诊断,并做好记录,为后期的分群管理作好准备。

实验例

通过本发明的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进行犏牛生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1、当年产犊母牦牛生产安格斯犏牛实验

表1当年产犊母牦牛生产安格斯犏牛实验效果表

a,b表示同列不同上标的值差异极显著(p<0.01)

由上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本发明的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分别为67.50%、61.67%、56.67%和95.59%,分别提高38.33%、35.83%、35.83%和11.59%,差异极显著(p<0.05)。

2、隔年产犊母牦牛生产安格斯犏牛实验

表2隔年产犊母牦牛生产安格斯犏牛实验效果表

a,b表示同列不同上标的值差异极显著(p<0.05)

由上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本发明的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8.00%、83.00%、78.00%和96.16%,分别提高23.95%、25.76%、34.49%和7.25%,差异显著(p<0.05)。

3、当年产犊母牦牛生产娟姗犏牛实验

表3当年产犊母牦牛生产娟姗犏牛实验效果表

a,b表示同列不同上标的值差异极显著(p<0.01)

由上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本发明的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2.22%、70.00%、66.67%和93.75%,分别提高46.67%、32.22%、43.33%和15.49%,差异极显著(p<0.05)

4、隔年产犊母牦牛生产娟姗犏牛实验

表4隔年产犊母牦牛生产娟姗犏牛实验效果表

a,b表示同列不同上标的值差异极显著(p<0.05)

由上表4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本发明的牦牛高效繁殖生产犏牛的方法,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分别为75.33%、70.00%、65.33%和95.96%,分别提高18.67%、18.00%、22.00%和6.09%,差异显著(p<0.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