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洛哌丁胺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2385发布日期:2020-01-24 13:05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盐酸洛哌丁胺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杀菌活性化合物,特别涉及盐酸洛哌丁胺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农业关系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命脉,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植物病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为了控制作物的病害,杀菌剂有着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杀菌剂的药害问题和病原菌对其抗药性都在逐年加重,并且其长期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我国农业要向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必须研发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境友好型的杀菌剂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随着人类对环境、生态的关注日趋增加,解决抗性、增强植物免疫能力、安全高效、与环境兼容性好则成为了杀菌剂产品发展的方向。

盐酸洛哌丁胺,中文别名:氯苯哌酰胺;盐酸氯苯哌酰胺;洛哌丁胺盐酸盐;洛派丁胺;盐酸洛派丁胺;盐酸洛派汀胺;盐酸洛哌丁胺d6。英文名称:loperamidehydrochloride;英文别名:lopemid;lopemin;loperyl;pj185;r18553;suprasec。分子式c29h34cl2n2o2;分子量513.5;cas号34552-83-5:分子结构式为:

盐酸洛哌丁胺,熔点223-225℃,闪点9℃,溶于水。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可以作为止泻药,或者是长效抗腹泻药物,多用于治疗急、慢性痢疾。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可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张力,因此可抑制大便失禁和便急,也可用于肛门直肠手术的病人。与肠壁的高亲和力和明显的“首过代谢”,使其几乎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在临床上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症状。由于使用浓度极低,在通常使用条件下是安全无毒的。

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盐酸洛哌丁胺对农业植物病原菌抑制作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盐酸洛哌丁胺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毒力测定,证明了盐酸洛哌丁胺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盐酸洛哌丁胺作为杀菌剂,其高效、低毒,适合于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盐酸洛哌丁胺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菌亚门真菌和鞭毛菌亚门。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中盐酸洛哌丁胺的有效使用浓度为3.0mm-5.0mm。

进一步的:所述半知菌亚门真菌包括: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花生立枯病菌,烟草靶斑病菌,棉花黄萎病菌,花生黑斑病菌,马铃薯枯萎病菌,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苜蓿根腐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进一步的:所述子囊菌亚门真菌包括蓝莓枝干溃疡病菌,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烟草赤星病,苹果腐烂病菌,葡萄溃疡病,梨腐烂病菌。

进一步的:所述鞭毛菌亚门真菌为烟草黑胫病菌。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中盐酸洛哌丁胺的浓度为5.0mm时,盐酸洛哌丁胺对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花生立枯病菌、烟草靶斑病菌、棉花黄萎病菌、花生黑斑病菌、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苜蓿根腐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烟草赤星病、苹果腐烂病菌、葡萄溃疡病、梨腐烂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17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在97%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为花生,番茄,蓝莓,玉米,黄瓜,马铃薯,小麦,棉花,番茄,苜蓿,苹果,烟草,葡萄和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对植物植物病原菌的防治方面,目前现有的技术主要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但是化学杀菌剂容易造成有害生物抗药性、有害生物再猖撅和农药残留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随着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呼声日益提高,绿色杀菌剂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防治方法,许多绿色杀菌剂已相继问世,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效果。而盐酸洛哌丁胺是一种可降解、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抗药性差、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畜安全,能够保证农产品及果蔬的高品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研究和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2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3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花生立枯病菌抑菌实验结果;

图4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烟草靶斑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5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6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花生黑斑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7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马铃薯枯萎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8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9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0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苜蓿根腐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1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2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蓝莓枝干溃疡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3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4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5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烟草赤星病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6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7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葡萄溃疡病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8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梨腐烂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图19是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实验材料

盐酸洛哌丁胺购买的自sigma公司。称取5.135g盐酸洛哌丁胺于100ml的蒸馏水中,配成0.1m的母液,过滤除菌4℃保存待用。

本实验中植物病原菌保存在4℃冰箱,采用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简称pda)。

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自来水1000ml,自然ph。

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200g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煮沸15-20分钟),用八层纱布过滤于烧杯中,根据实验需要加15-20g琼脂,加入20g葡萄糖,搅拌均匀,充分溶解后稍冷却补足水至1000ml,分装后121℃灭菌20分钟,冷却后备用。

二、实验方法

采用生长速率法。

1、先将19种植物病原菌在pda平板上26℃培养4d左右待用。

2、将pda培养基加热溶化,冷却至45-50℃,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洛哌丁胺制成含0、3.0、4.0和5.0mm药液的培养基,并分别倒入培养皿中冷却。

3、以无菌操作手续,用打孔器在培养4d的各菌株菌丝边缘(生长状况尽量一致)打取圆形菌饼(直径0.60cm),再用接种针挑至含药平板中央,然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25℃)中培养。

4、于处理后不同时间观察测定菌丝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得直径并处理数据,计算抑制率并拍照。

抑制率(%)=(对照菌丝直径-处理菌丝直径)/对照菌丝直径×100。

每个处理重复3次。

三、盐酸洛哌丁胺对19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

1.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蓝莓拟茎点枝枯病是蓝莓上一种重要的枝干病害。寄主范围较广,主要有落叶松属、桃、梨属、越橘属、建始槭等植物。

2.小麦赤霉病菌:赤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可引起穗腐,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和方式的改变,小麦赤霉病不断蔓延扩展,常常造成小麦减产、品质降低,且受侵染的小麦籽粒中含有真菌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严重疾病。该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能侵染大麦、燕麦、水稻、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鹅冠草等禾本科杂草,此外,还可侵染大豆、棉花、红薯等作物。

3.花生立枯病菌:花生立枯病在花生各生育期均能发生,主要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发病,造成叶片枯萎、腐烂,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发生在北方和长江流域花生产区。

4.烟草靶斑病菌:该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形成病斑,病斑坏死部分易碎形成穿孔,发生严重时病斑连片,并且病害流行速度较快,因此对烟草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该病菌的寄主范围广泛,不仅可以侵染烟草,在自然情况下可侵染200多种植物,包括玉米、高粱、棉花、麦类、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和甜菜、茄子、番茄、龙葵、尊麻以及矮牵牛等。此外,该病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侵染32科的188种植物。

5.棉花黄萎病菌: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是轮枝菌属的大丽轮枝菌。该病原菌的寄主范围极广,国外报道可为害38科660种植物,其中农作物184种,杂草153种。我国经鉴定,寄主植物至少20科80种,大田作物包括棉花、向日葵、茄子、辣子、番茄、烟草、马铃薯、甜瓜、西瓜、黄瓜、花生、菜豆、绿豆、大豆、芝麻、甜菜等。该病菌能使寄主植物产生黄萎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黄萎病防治困难,现有的防治手段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常规的遗传育种等都无法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6.花生黑斑病菌:花花生黑斑病俗称“黑疸”、“黑涩”,为国内外花生产区最常见的叶部真菌病害,在花生整个生长季节皆可发生,但其发病高峰多出现于花生的生长中后期,故有“晚斑”病之称。常造成植株大量落叶,致荚果发育受阻,产量锐减。该病菌只侵害花生,迄今尚没有发现其他寄主。病菌主要以子座、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子囊果在病残体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壳、种子上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来源。在条件适宜时病菌菌丝直接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产生的病斑首先出现在靠近土表的老叶上,在收获前可造成几乎所有叶片脱落。

7.马铃薯枯萎病菌:该菌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可引起茄科、瓜类、香蕉、豆科、棉及花卉等多种植物枯萎病的发生。寄主被尖孢镰刀菌侵染后,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导致维管束褐变,植株萎蔫枯死,球茎和根腐烂,植株生长衰弱等。马铃薯枯萎病是近年来对马铃薯造成危害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在很多地区已有发生,尤其在马铃薯重荏地发生程度更为严重,直接影响了马铃薯产量及其经济效益。

8.黄瓜棒孢叶斑病菌:该病菌寄主范围广泛,传播方式多样。近几年经调查发现,由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引起的黄瓜、番茄等蔬菜的叶斑病在中国的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等11个省市区大面积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9.番茄灰霉病菌:番茄灰霉病是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的常见病害,是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发生普遍。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和大量的烂花、烂果,直接影响产量。该病菌是一种寄主范围很广的兼性寄生菌,能侵染多种水果、蔬菜和花卉。

10.苜蓿根腐病菌:又称镰孢根腐病,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根部产生水渍状褐色坏死斑,严重时整个根内部腐烂,仅残留纤维状维管束,病部呈褐色或红褐色。湿度大时,根茎表面产生白色霉层(即为分生孢子)。由于根部腐烂病株易从土中拔起,且发病植株随病害发展,地上部生长不良,叶片由外向里逐渐变黄,最后整株枯死。苜蓿根腐病是苜蓿常见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尤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严重发生,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和北京等地区。

11.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又称拟眼斑病、黑霉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在不同品种上其症状变化极大。该病菌寄主范围较广,可以寄生于番茄、辣椒的果实上,还可以寄生在水稻、高粱、小麦和一些草坪上,使得这些植物发生病害。玉米弯孢叶斑病是近年来我国华北、东北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由于该病是突发性病害,发生蔓延迅速,严重时叶部病斑密集成片,重病地块病株率及病叶率高达100%,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

12.蓝莓枝干溃疡病菌:引起蓝莓枝干溃疡病的病原菌-葡萄座腔菌属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真菌,所导致的树木溃疡病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病害。其危害的寄主很广,达45个属(阔叶树40个属、针叶树5个属),对林果木危害严重,可引起桉树、杨树、苹果、石榴、桃树、草决明、杨梅、板栗等寄主植物的枝干溃疡枯萎死亡、干腐、流胶等症状。

13.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炭疽病菌引起的一种叶部病害,主要危害苹果的嘎拉、金冠、乔纳金、秦冠等品种,造成苹果树大量落叶和果实严重腐烂,树势严重削弱,导致次年绝产。富士、红星等品种高度抗病,发病的嘎拉和相邻未发病的富士苹果树在果园内对比非常明显。苹果炭疽菌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并导致大量落叶。

14.苹果轮纹病菌:苹果轮纹病又名粗皮病、轮纹烂果病,是苹果枝干部和果实上的重要生物灾害,常引起苹果枝干树皮粗糙、局部性坏死和果实腐烂。患病植株坐果率低,导致树体衰弱和产量减少,甚至绝产毁园。近年来,随着易感品种富士苹果的大面积栽培,苹果轮纹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危害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苹果生产中的严重病害,严重威胁着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5.烟草赤星病菌:烟草赤星病是危害我国烟草生产的真菌性病害,不仅能使烟叶质量下降和叶片残缺毁坏,还能降低其工业使用价值,感病烟叶由于烟叶成分不一而使烟草的口感下降。烟草赤星菌寄主范围较广,除烟草外,还可侵染棉花、花生、大豆、番茄、桃、李、小麦等多种植物,引起斑点、根腐病等症状。

16.苹果腐烂病菌:苹果树腐烂病是苹果树最主要、最严重的枝干病害。该病除了侵染枝干外还可以侵染果实,造成枯枝、死树,严重时造成毁园,从而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苹果树腐烂病菌拥有比较广泛的寄主植物,危害包括苹果、楼桃、桃和梨等在内的常见果树。

17.葡萄溃疡病菌:葡萄溃疡病是葡萄容易得的一种病。葡萄溃疡病主要是由葡萄座腔菌属的真菌引起的。葡萄溃疡病引起果实腐烂、枝条溃疡,果实出现症状是在果实转色期,穗轴出现黑褐色病斑,向下发展引起果梗干枯致使果实腐烂脱落,有时果实不脱落,逐渐干缩;在田间还观察到大量当年生枝条出现灰白色梭形病斑,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横切病枝条维管束变褐;有时叶片上也表现症状,叶肉变黄呈虎皮斑纹状;也有的枝条病部表现红褐色区域,尤其是分支处比较普遍。

18.梨腐烂病菌:梨腐烂病又名烂皮病,主要危害梨树的主枝和侧枝,导致梨树势衰弱,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该病具有发生区域广、发病率高、难以控制的特点。在我国梨主产区均有发生,尤以新疆、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发生严重。发病严重的梨园,树体病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造成大量死树或毁园。

19.烟草黑胫病菌:该病菌可危害烤烟、晾烟、晒烟、香料烟、白肋烟等所有栽培烟草,引起烟草黑胫病。在平均气温达22℃,多雨年份及低洼潮湿地区,烟草黑胫病发生蔓延很快,1-2周内可使整个烟田毁灭,破坏性极强,大田侵染后常造成烟株整株死亡。烟草黑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也是世界性的烟草主要病害之一。

本发明中盐酸洛哌丁胺对19种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抑菌作用检测结果见表1。

表1对19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4d)

注:试验中每个处理设三次重复,表中数据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从表1中可知,随着盐酸洛哌丁胺浓度的升高,其对19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盐酸洛哌丁胺浓度为5.0mm时,其中对19种植物病原菌抑制率均在94%以上。尤其对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花生立枯病菌、烟草靶斑病菌、棉花黄萎病菌、花生黑斑病菌、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苜蓿根腐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烟草赤星病、苹果腐烂病菌、葡萄溃疡病、梨腐烂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17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在97%以上,可对其进行有效防治。

盐酸洛哌丁胺对19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图片如图1-19所示,当培养基中盐酸洛哌丁胺含量在5.0mm时,和对照相比,只有马铃薯枯萎病菌的菌丝有微弱生长,其它病菌基本没有生长,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很少,或虽有菌丝生长,但与对照相比,菌丝生长较弱,说明盐酸洛哌丁胺起到了很好的抑制效果。综上所述,盐酸洛哌丁胺很有潜力应用于植物病原菌的防治中。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