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7470发布日期:2022-10-12 08:5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菌棚换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2.发菌棚能够用于培养食用菌,在发菌棚内通常设置若干个菌棒培养架,每一个培养架上均包括若干层放置板,每一个放置板上均放置若干菌棒;通过菌棒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培养。在对香菇进行培养时,由于香菇需要大量的新鲜空气,因此会通过换气设备将外界空气送入到发菌棚内。在反季节培养香菇时,由于外界的气温较低,直接通过换气设备将外界空气通入发菌棚内,容易刺激食用菌,会降低香菇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旨在解决反季节培养香菇时通过现有换气设备进行换气容易刺激食用菌、导致香菇产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提供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发菌棚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包括:
6.进风箱,设在所述进风口处,且所述进风箱的外周壁与所述进风口的内腔周壁接触;所述进风箱内具有第一过风通道,所述第一过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箱的内侧和外侧连通;所述第一过风通道靠近内侧的位置设有电热丝,用于加热所述第一过风通道内的空气;
7.过滤网,设在所述第一过风通道内,并横跨所述第一过风通道,用于加热进入到所述第一过风通道内的空气;以及
8.吸风动力结构,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吸风动力结构具有第二过风通道,用于排出发菌棚内的空气;
9.其中,所述过滤网的外周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一过风通道的内周壁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卡接部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进风箱上设有适于顶离所述卡槽内的所述卡接部的脱卡结构。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箱的外侧凸出所述进风口,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风通道凸出所述进风口的部分;
11.所述卡槽与所述进风箱的外侧壁连通,所述脱卡结构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按压部适于按压所述卡接部、以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分离。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压部通过第一连接绳与所述进风箱的外侧壁连接。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网的边缘位置设有通槽,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内侧,所述脱卡结构包括:
14.延伸部,设在所述通槽处,且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壁与所述通槽的内腔周壁固定连
接;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下方,且所述延伸部具有与所述通槽的轴线平行的连接孔;以及
15.第二连接绳,一端固定在所述卡接部的卡接端,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外侧;
16.其中,在拉动所述过滤网外侧的第二连接绳时,所述卡接部的卡接端向第一过风通道内运动、以使所述卡接部的卡接端与所述卡槽分离。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绳位于所述过滤网外侧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部。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处设有通槽,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内侧,所述脱卡结构包括:
19.连接杆,第一端穿过所述通槽并与所述卡接部的卡接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外侧;
20.其中,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通槽的部分与所述通槽铰接;在所述第二端向上运动时,所述卡接部的卡接端在所述第一端的驱动下向下运动、以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分离。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风动力结构包括:
22.第一风机,吸风口位于发菌棚内侧,排风口位于发菌棚外侧;
23.导风壳,位于所述发菌棚的内侧,并沿高度方向向上延伸;所述导风壳的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与所述吸风口连通,所述导风壳的顶部具有开口。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过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过风通道内均铰接有封闭板,且铰接位置位于所述封闭板的顶部;所述封闭板具有适于封闭所述第一过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过风通道的第一状态,以及在气压的作用下打开所述第一过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过风通道的第二状态。
2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闭板为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若干个。
26.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冬季对发菌棚进行通风时,吸风动力结构能够将发菌棚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抽出发菌棚外;此时发菌棚内的气压低于发菌棚外的气压,发菌棚外部的空气会从进风箱的第一过风通道进入到发菌棚内,实现发菌棚的换气。在空气进入到进风箱时,进风箱内的过滤网能够对空气的杂物进行初步过滤,电热丝能够空气进行加热,使得通入发菌棚的空气为预设温度范围内的热空气,进而减少对食用菌的刺激,便于提高香菇的产量。过滤网通过卡接部与进风箱卡接配合,便于将过滤网安装在进风箱内。通过脱卡结构能够将过滤网从进风箱上拆卸下来,进而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更换。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启动吸风动力结构后,发菌棚内的空气能够从第二过风通道排出,外部的空气能够从第一过风通道进入到发菌棚内,且电热丝能够对经过第一过风通道的空气进行加热,在换气后减少出现刺激食用菌的情况,便于提高香菇的产量。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的进风箱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31.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32.图5为图3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的脱卡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的第二连接绳部分的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的连接杆部分的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的导风壳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37.图10为图9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发菌棚;11、进风口;12、出风口;2、进风箱;21、第一过风通道;22、卡槽;23、导向条;3、过滤网;31、卡接部;311、卡接端;32、连接框;321、导向槽;33、通槽;4、吸风动力结构;41、第一风机;42、导风壳;43、第二过风通道;5、脱卡结构;51、按压部;52、延伸部;521、连接孔;53、第二连接绳;54、限位部;55、连接杆;6、封闭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一种香菇发菌棚换气装置,发菌棚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香菇发菌棚1恒温换气装置包括进风箱2、过滤网3以及吸风动力结构4;进风箱2设在进风口11处,且进风箱2的外周壁与进风口11的内腔周壁接触;进风箱2内具有第一过风通道21,第一过风通道21的两端分别与进风箱2的内侧和外侧连通;第一过风通道21靠近内侧的位置设有电热丝(图中未示出),用于加热第一过风通道21内的空气;过滤网3设在第一过风通道21内,并横跨第一过风通道21,用于加热进入到第一过风通道21内的空气;吸风动力结构4设在出风口12处;吸风动力结构4具有第二过风通道43,用于排出发菌棚1内的空气;其中,过滤网3的外周壁上设有卡接部31,第一过风通道21的内周壁上设有适于与卡接部31卡接配合的卡槽22;进风箱2上设有适于顶离卡槽22内的卡接部31的脱卡结构5。
41.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冬季对发菌棚1进行通风时,吸风动力结构4能够将发菌棚1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抽出发菌棚1外;此时发菌棚1内的气压低于发菌棚1外的气压,发菌棚1外部的空气会从进风箱2的第一过风通道21进入到发菌棚1内,实现发菌棚1的换气。在空气进入到进风箱2时,进风箱2内的过滤网3能够对空气的杂物进行初步过滤,电热丝能够空气进行加热,使得通入发菌棚1的空气为预设温度范围内的热空气,进而减少对食用菌的刺激,便于提高香菇的产量。过滤网3通过卡接部31与进风箱2卡接配合,便于将过滤网3安装在进风箱2内。通过脱卡结构5能够将过滤网3从进风箱2上拆卸下来,进而便于对过滤网3进行更
换。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香菇发菌棚1恒温换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启动吸风动力结构4后,发菌棚1内的空气能够从第二过风通道43排出,外部的空气能够从第一过风通道21进入到发菌棚1内,且电热丝能够对经过第一过风通道21的空气进行加热,在换气后减少出现刺激食用菌的情况,便于提高香菇的产量。
43.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网3的边缘位置固定设有连接框32,连接框32的外周壁与第一过风通道21的内周壁接触。第一过风通道21的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设有导向条23,连接框32上设有与导向条23滑动配合的导向槽321。通过上述设置,在将过滤网3安装在第一过风通道21时,能够对过滤网3进行导向,因此便于将过滤网3推至预设位置。卡接部31具有弹性,在将过滤网3推至预设位置后,卡接部31的卡接端位于第一过风通道21的卡槽22中,因此能够将过滤网3固定在第一过风通道21内。
44.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过风通道21设置过滤网3,能够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减少进入到发菌棚1内的大块杂物。在进风箱2的内侧也可以设置空气净化设备,对空气进行进一步净化。空气净化设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吸风动力结构4包括第一风机41和导风壳42;第一风机41的吸风口位于发菌棚1内侧,排风口位于发菌棚1外侧;导风壳42位于发菌棚1的内侧,并沿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导风壳42的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与吸风口连通,导风壳42的顶部具有开口。导风壳42可以固定在发菌棚1的内侧壁上。在进行换气时,启动第一风机41,发菌棚1内的空气可以从第二过风通道43排到发菌棚1外;由于导风壳42的开口设在顶部,因此发菌棚1内的空气先向上运动,然后再从导风壳42的开口进入到导风壳42内部。通过上述过程,能够使进入到发菌棚1内的热空气先向上运动,然后再排出,便于更好的进行换气。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进风箱2的外侧凸出进风口11,过滤网3位于第一过风通道21凸出进风口11的部分;卡槽22与进风箱2的外侧壁连通,脱卡结构5包括按压部51,按压部51的一端位于卡槽22内;按压部51适于按压卡接部31、以使卡接部31与卡槽22分离;按压部51通过第一连接绳(图中未示出)与进风箱2的外侧壁连接。在过滤网3上的杂物较多时,需要对过滤网3进行更换;操作人员通过按压部51按压卡槽22内的卡接部31,能够使卡接部31滑离卡槽22,进而便于将过滤网3从进风箱2上拆卸下来。由于按压部51通过第一连接绳与进风箱2连接,因此能够减少按压部51出现丢失的情况。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过滤网3的边缘位置设有通槽33,卡接部31位于过滤网3的内侧,脱卡结构5包括延伸部52和第二连接绳53;延伸部52设在通槽33处,且延伸部52的外周壁与通槽33的内腔周壁固定连接;延伸部52位于卡接部31的下方,且延伸部52具有与通槽33的轴线平行的连接孔521;第二连接绳53的一端固定在卡接部31的卡接端311,另一端穿过连接孔521并位于过滤网3的外侧;其中,在拉动过滤网3外侧的第二连接绳53时,卡接部31的卡接端311向第一过风通道21内运动、以使卡接部31的卡接端311与卡槽22分离。第二连接绳53位于过滤网3外侧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部54。在需要拆卸过滤网3时,操作人员通过拉动限位部54,能够使第二连接绳53驱动卡接部31的卡接端311滑离卡槽22,进而便于将过滤网3从第一过风通道21中取出。
4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延伸部52位于卡接部31的下方,且第二连接绳53穿过连接孔
521,在拉动第二连接绳53时,第二连接绳53能够对卡接部31提供向下的拉力,进而使卡接部31的卡接端311与卡槽22分离。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过滤网3的边缘处设有通槽33,卡接部31位于过滤网3的内侧,脱卡结构5包括连接杆55;连接杆55的第一端穿过通槽33并与卡接部31的卡接端311连接;连接杆55的第二端位于过滤网3的外侧;其中,连接杆55位于通槽33的部分与通槽33铰接;在第二端向上运动时,卡接部31的卡接端311在第一端的驱动下向下运动、以使卡接部31与卡槽22分离。卡槽22位于第一过风通道21的顶部,卡接部31位于过滤网3的顶部。连接杆55与过滤网3铰接处的轴线垂直于第一过风通道21的侧壁,因此在向上转动连接杆55的第二端时,能够使连接杆55的第一端驱动卡接部31的卡接端311向下滑动,进而使卡接部31的卡接端311与卡槽22分离。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第一过风通道21和第二过风通道43内均铰接有封闭板6,且铰接位置位于封闭板6的顶部,因此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进而封闭第一过风通道21和第二过风通道43;封闭板6具有适于封闭第一过风通道21和第二过风通道43的第一状态,以及在气压的作用下打开第一过风通道21和第二过风通道43的第二状态。封闭板6为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在启动吸风动力结构4时,第一过风通道21和第二过风通道43上的封闭板6在气压的作用下能够打开第一过风通道21和第二过风通道43,进而便于换气。在不换气时,封闭板6能够封闭第一过风通道21和第二过风通道43,减少进入到发菌棚1内的杂物。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